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職業院校會計電算化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會計電算化》課程與其他課程無法有效銜接的必要性
每門專業課程在進行技能培養時所選擇的實訓案例和企業案例都各不相同,也就是說沒有一個案例是能應用于會計專業的各門專業課程中的,再由于學生自身理解力和教學時間要跨越三年教學年度的原因,到了《會計電算化》課程中的時候,學生對于每一步的操作技能的理解僅能停留在操作過程的層面上,無法將其于其他專業課程中的理論知識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將《會計電算化》與其他專業課程進行深度融合,導致了《會計電算化》課程成為獨立于其他專業課程的操作技能培養課。
二、實現《會計電算化》課程與其他專業課程有效銜接的措施
鑒于《會計電算化》課程在會計專業課程的重要性,實現《會計電算化》與其他專業課程的有效銜接就顯得尤為重要,那么如何實現《會計電算化》課程與其他會計專業課程的有效銜接呢?
1.從觀念上改變財務人員對會計電算化的認識
隨著會計電算化在企業各個領域的廣泛應用,財務人員對財務軟件的專業需求已經不僅僅體現在軟件的操作上,更多的是體現在各類財務知識在財務軟件的有效應用上,財務人員只有認識到以上內容,才能從思想上改變自己對會計電算化的認識,把對會計電算化的學習從單純的財務軟件操作轉移到各類財務知識在財務軟件的應用上。也只有這樣才轉變職業院校的專業教師的教學理念,有效推動《會計電算化》課程與其他專業課程的有效銜接。
2.從多方面培訓入學提高《會計電算化》課程教師的專業水平
職業院校應大力提高對專業教師專業教學水平的培養。可以從多方面、多角度人學,提高專業教師的專業教學水平。主要有以下手段:
(1)建立專業教師培訓制度職業院校應建立專業教師培訓制度,要求并鼓勵教師外出學習、培訓、下企業實踐。職業院校的教師教訓渠道有多種,如近幾年我國教育部門進行的國培項目、各類學會針對專業教育改革項目進行的專項培訓、教師脫崗的企業實踐等都為教師了解目前職業教育最前沿的問題提供了途徑,職業院校應加大力度提倡鼓勵教師通過各類渠道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
(2)鼓勵教師企業兼職會計專業教師必須時刻了解企業會計制度在企業財務中的應用情況,而單純的教師培訓并不具備長效性,因此,會計專業教師企業兼職是最有效的長期了解企業財務應用情況的手段。企業兼職有利于教師掌握企業財務情況的第一手資料,更有利于教師將企業實際業務應用于課堂,在教學中能更好地結合企業需求有針對性地對專業知識進行選擇,而不同崗位的企業兼職更有利于教師專業知識的系統性,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
(3)引專家進課堂,Xt教師進行普及性專業教育因為培訓成本和教學需要的限制,職業院校不可能實現隨時派教師外出培訓,也不可能實現所有教師都具備企業兼職的條件。那么對專業教師的普及性教育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聘請行業專家進課堂,由行業專家將目前最前沿的財務知識和企業需求情況對教師進行普及性教育,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
3.建立企業案例庫,實現各門專業課程企業案例應用的統一性
案例的重復出現,有利于學生對同一案例在不同課程中的對比性了解,也有利于學生將不同課程的專業知識進行有效融合,而在《會計電算化》課堂上的體現主要有:
(1)相同的案例在《會計電算化》和其他專業課堂上的重復出現,使得學生在進行財務軟件操作訓練的同時,與其他各門專業課程的專業知識進行有效融合,起到了既鞏固以前所學知識又充分掌握該知識點在財務軟件中的有效應用,為將來就業奠定了堅實的理論與技能基礎。
(2)相同案例的應用,提高了《會計電算化》課程教師的備課效率,避免了《會計電算化》課程教師脫離企業實際編制《會計電算化》訓練題的情形的出現,實現了一套題多門課程應用的良性循環。
(3)相同案例的應用實現了課堂與企業實際業務零距離銜接。因為建立的是企業案例庫,因此,原則上所選擇的案例均來自企業真實業務,或與企業真實業務基本接近,這就有利于學生在課堂上直接接觸企業業務,實現了課堂與企業業務的零距離接觸,減少了學生就業的二次教育時間,能更好更快地適應企業財務工作環境。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會計電算化》課程與其他專業課程的有效銜接已經成為職業院校會計專業《會計電算化》改革的必然趨勢,是提高學生直接就業的有效手段,因此,職業院校的《會計電算化》教師應在今后的教學中更加注重《會計電算化》課程與其他專業課程的有效銜接。
作者:鄭敏 單位:黑龍江商業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