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生態文明下的林業管理及可持續發展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林業資源是國家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在林業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而且在我國的生態平衡和環境治理中也具有特殊意義。為了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必須加強林業管理。從生態文明的角度出發,對林業管理和可持續發展戰略進行了研究。
1林業發展的意義
整個生態系統的建設和發展都離不開林業資源這一基礎內容,林業資源的發展不僅可以防止水土資源流失,還可以對濕地資源進行保護,更重要的是可以確保自然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因此,對林業資源進行保護和管理已成為必然,對森林生態資源進行合理保護、開發和利用,可以對生態農業和林業發展和建設起到促進作用。在我國開展的生態文明建設工作中,一定要加強森林生態資源建設管理的現代化與科學化,合理管控林業資源開發,彰顯林業建設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獨立地位。
2林業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2.1林業管理理念滯后
對于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整體規劃和實施而言,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在其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對林業資源進行合理開發和保護,維護物種多樣性,對于國民經濟發展和森林資源景觀建設非常重要。目前,我國的市場經濟正經歷著從現有的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的巨大轉變。由于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過于追求利益化,對林業資源和林產品進行過度開發,未對林業資源保護工作引起重視,導致我國林業資源越來越匱乏,不利于林業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
2.2缺乏健全的生態補償機制
生態補償制度的建立主要是為了實現在長久條件下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由于有限的林業資源與無限的發展需求是相違背的。現在急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如何提高資源的利用率,避免林業資源的不合理應用而造成浪費。但是,結合當前我國林業資源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林業資源利用中生態補償機制不健全,單一、區域差異、環境保護和生態補償等生態補償路徑仍然存在,不利于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2.3科技水平不高
在林業工程發展過程中,科學技術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據相關統計數據可知,在我國林業生態資源建設中,科技資本投入在總投入中占比還不足3%。因此,我國林業生態資源建設發展速度緩慢,相較于其他發達國家,有核心技術競爭力較弱、缺乏自主創新能力、科技資源利用率不高、科技水平不高、缺乏高素質林業技術人才、科技成果轉化率不高、在林業科學技術研發方面投入的資金過少等問題。缺乏健全的科技運行技術管理機制,實際生產和科技水平發展情況不符,嚴重阻礙了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2.4森林面積減少
雖然我國森林資源豐富,森林總面積占世界之首,但是人均森林面積卻非常少,相較于其他國家而言處于劣勢。盡管每年苗木種植量大,但樹木的長期生長和過度砍伐以及過度開發和管理對環境構成了重大威脅,因此許多森林資源正處于枯竭的邊緣。林業資源的不合理利用和開發,導致水土流失發生率增加,土地資源生產力降低,這些因素都會對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3基于生態文明林業管理的持續發展策略
3.1轉變林業管理觀念
在林業經營過程中,為了實現林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必須轉變林業經營理念,在良好的理念下,可以實現多種經營目標,保證林業經營工作的質量。首先,林業管理部門應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來認可現代林業管理的理念,讓更多的人對當前林業管理的價值有正確認識,提高其參與林業種植活動的積極性,為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基礎保障;其次,地方林業相關管理部門可以通過講座、張貼宣傳標語等形式,加強林業資源重要性以及林業資源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的宣傳工作,提高公眾的認知程度,摒棄傳統林業資源管理觀念,提高林業管理工作實效性。
3.2加強監督,完善相應制度
林業生態資源的建設和管理與相關部門的監督和相關法律的約束是分不開的。針對當前我國林業資源開發不合理、過度浪費等問題,首先,各地方林業管理部門應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合理規劃有限的林業資源,優化林業資源配置,保證林業生態資源管理工作的開展有法可依,實現依法開發和經營,促進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其次,基于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成立專門的監督組,在林業資源管理中對林區實行分區域管理,實行個人責任制。如此可以切實提高森林資源管理工作實施的有效性,進而可以提高林業資源的合理利用率,減少資源的不合理開發和浪費。
3.3引進現代化技術及人才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在林業管理的現階段,不應局限于傳統的體力勞動。林業管理過程中應及時引進先進技術,比如林業工程建設中的育苗技術。首先,可以通過天氣預報系統,預測最佳播種時間,待時間確定后用直升機進行播種,實現大范圍林區播種育苗。相較于傳統人工育苗方式而言,直升機播種育苗的效率更高,且成本低。因此,在當前的林業管理過程中,應大力提倡引進先進技術。此外,在林業生態資源經營管理中,專業技術人員作為確保管理工作有效實施的基礎因素,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當前我國林業資源管理最為緊迫的一項工作就是引進專業技術人員,提高林業管理工作有效性,降低林業資源病蟲害發生機率,將不必要的經濟損失降到最低。
3.4加強監管伐木的力度
當前我國林業資源的不合理開發以及過度砍伐導致森林面積日益減少,不利于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因此,為了維護森林資源多樣性以及森林面積,加強森林管理已成為必然工作。林業部門應對采伐區的管理工作落實監管,定期檢查采伐區,杜絕過度采伐,嚴懲違反采伐制度的行為。其次,必須檢查樹木的質量,嚴格控制采伐程序,并建立樹木保護系統。除了合理調節采伐量外,還應合理培育苗木,使林區的樹苗保持恒定的生態平衡。
4結語
在社會經濟發展中過程中,由于經濟發展需求,對林業資源進行不合理開發和利用,造成資源的過度浪費,進而給生態文明建設造成一系列問題,對林業生態資源的可持續發展造成一定阻礙,不利于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因此,各地區林業管理部門應樹立正確管理理念,加大管理力度,實現林業資源的合理開發,提高利用率,通過建立健全的規章制度,對環境效益和經濟
參考文獻:
[1]林壽珣.林業生態保護的可持續發展及實現策略闡釋[J].綠色科技,2018(3).
[2]孫麗函.以生態文明為基礎的林業管理與可持續發展探析[J].山西農經,2017(2):77.
[3]陳學福.生態文明下林業發展的可持續性探究[J].現代園藝,2018,368(20):176.
[4]彭陳鳳.生態文明視角下的林業管理及可持續發展[J].農民致富之友,2018,(23):183.
[5]杜小勇.生態文明視角下的林業管理及可持續發展分析[J].農業與技術,2018,38(12):171-172.
作者:于洋 單位:河北省塞罕壩機械林場總場北曼甸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