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網絡時代大學生在線學習課程設計路徑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滲透了社會的各領域,其中就包括互聯網技術與傳統教育的融合。從社會發展的角度來看,互聯網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促進了教學改革工作的深入推進,在豐富傳統教學資源的同時,也實現了課堂教學模式的創新。由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在線學習的理論與實踐———課程設計的視角》一書從在線學習入手,對在線學習的相關理論進行介紹,并提出在線學習模式下的課程設計思想,為網絡時代當代大學生在線學習課程設計提供指導。
該書共分為九個章節,第一章著重介紹了在線學習基礎理論知識;第二章論述了在線學習的環境設計思想、設計原則、設計要素等相關內容;第三章詳細講述了在線課程設計與開發模式;第四章則論述了在線學習需求分析方法等;第五章從分解宏觀學習目標和在線學習任務分析方面入手,講述了在線學習任務如何設計;第六章從整體上分析了在線教學策略的設計;第七章對在線學習的內容設計進行了詳細描述;第八章介紹了在線學習活動的設計;第九章講述了在線課程實施,并以翻轉課堂為例進行分析。以慕課為例的新型在線學習課程在世界范圍內迅速興起,給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由在線學習推動的新興教育模式,也使高等教育產生了根本性變化。教學實踐者對在線課程和在線學習的關注度日益提高,針對網絡時代背景下傳統教學模式的改變,大學生在線學習課程設計的具體路徑包括以下幾點。首先,豐富在線學習課程資源。
傳統課堂教學是以教學大綱為依據,相關教學資源多來自于教材,但教學資源長期得不到更新,導致大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顯著降低。針對這一情況,大學生在線學習課程設計中應中分利用互聯網的開放性和及時更新性,按照教學大綱中的相關要求,在互聯網中選擇合適的教學資源,以實現在線學習課程設計中教學資源的持續更新,激發大學生對在線學習的興趣。該書講述了如何設計在線學習內容,教學者可通過豐富的教學內容,改變傳統課堂教學的枯燥狀態,激發大學生參與在線學習課程的積極性。其次,基于生態學理論的大學生在線學習課程設計模式創新。現代教學生態理論中強調學生是課堂教學生態的主體。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掌握著絕對的主動權,學生只能夠被動接受教學中的內容,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互動,這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在線學習的推廣應用,使課程設計更加多樣化,慕課、微課堂等在線學習模式為大學生提供了更多選擇,同時,促進了大學生的課堂教學生態主體地位的確定,提升了大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觀能動性。例如,體育專業在線學習課程設計中,學生可以根據個人情況選擇對應的體育項目,并能夠結合網絡視頻、圖片、音頻等相關資源進行在線學習,此外,學生還可以通過互動平臺進行交流,提高在線學習質量。
最后,明確在線學習課程設計的最終目標。網絡時代當代大學生在線學習課程設計是以創新課程內容與教學模式為核心,突出大學生在線學習能力的培養,使其能夠充分利用互聯網資源進行自我學習,并養成終身學習的良好習慣。因此,在線學習課程設計目標為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養成,并按照教學大綱要求完成對應知識點的學習,實現個人基礎理論知識體系的不斷完善,并能夠通過在線學習強化對理論與實踐關系的認識。
該書中的第一章對在線學習的基礎理論進行了分析,認為獨立學習與自主學習是在線學習過程中大學生必備的素質之一,因此,在線課程設計應當符合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獨立學習能力養成的要求,并將此作為在線學習課程設計的最終目標。綜上,《在線學習的理論與實踐———課程設計的視角》一書不僅可以作為教育技術專業學生的教材,也可以為在職教師和培訓相關人員提供參考。同時還有助于輔助教學者開展在線課程,提高教學效果,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作者:吳曉云 單位:湖北文理學院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