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應用題教學課程改革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根據數學教學的總體目標和數學應用題的教學價值,數學應用題的教學目標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加強“三基”教學,正確處理知識、技能和方法的關系,幫助學生牢固地掌握數學知識。
(二)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擴大學生的視野,增強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培養學生理解和把握數學之外的生活世界的能力。
(三)提高學生運用數學語言的能力,加強文字語言、符號語言、圖形語言的轉換。
(四)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思維能力,形成正確的數學觀。
(五)使學生具有優良的思維方式,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發展其創造能力。
二、高中數學應用題的教學策略
(一)提供數學知識的現實背景
弗賴登塔爾的“現實數學”思想認為,數學來源于現實,也必須扎根于現實,并且應用于現實,數學教育如果脫離了那些豐富多彩而又復雜的背景材料,就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在例習題教學中,教師必須在教法和學法上多下工夫,注重用數學解決學生身邊的問題、注重學生的親身實踐,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引進生活中學生能夠觀察到的數學問題,創設逼真的、問題豐富的環境,讓數學學習拋錨在一種反映知識在真實生活中運用的境域之中,拉近數學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從而激發學生濃厚的興趣,吸引學生更加主動地投入課堂,愉悅地去面對和克服一切困難,為課堂教學取得良好效果奠定基礎,不斷地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二)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數學模型
對于應用題教學,有些教師總是急于給學生“掃清障礙”,甚至明確地指出這是一個什么問題、這些問題中有哪些量、它們之間的關系如何……把“實際問題數學化”這一步“掐”掉了。又如傳統的數學應用題一般都處理的相當“數學化”,且有比較明顯的編造痕跡,往往“把數學結果回歸到現實生活中去加以檢驗”這一步忽略了或留于形式。倘若只是讓學生“套”模式,每一個應用題都只是做“半個”,那么學生熟練的還是“中部”,一遇到生疏的問題情境,還會“無從下手”。因此教師應把具有現實生活的原汁原味的應用題展現給學生,讓學生從實際問題中發現并抽象出數學問題,建立數學模型,使學生從重復性的“練”中擺脫出來,把精力花在高層次思維的訓練上。
(三)重視數學與日常生活、其他學科的聯系
正象夸美紐斯所說的:“人們學習的每件事都應該是充滿著聯系的”。數學也是具有相互聯系的,在強調數學內部聯系的同時,也必須重視數學與外部的聯系。我們應該多用數學的眼光去發現生活,把握時機將課堂上的數學知識延伸到實際生活中,向學生介紹數學在日常生活、其他學科中的廣泛應用,鼓勵學生注意數學應用的事例,開闊他們的視野,使學生們認識到數學原來就是自己身邊的現實世界,是認識和解決我們生活和工作中問題的有力武器,以加強“數學源于現實”的思想教育。從知識的掌握到知識的應用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沒有充分的、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是不會形成的,應用能力很難提高。教學中應該注重從具體的事物提煉數學問題,引導學生用數學知識來解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問題,這有助于學生數學應用意識的形成,能力的提高。
(四)加強課外實踐,帶著數學知識走進生活
著名的數學華羅庚先生曾說過:“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筆者認為,在應用題的教學中,要增強學生對數學應用的認識,加強應用題教學,作為教師要有意識地收集、整理一些適應本地生活、生產需要的實際應用性問題,注意收集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實際素材組織教學活動,增加實習作業和探究性活動,找到向實際問題過渡的滲透點,善于引導學生從生活中抽象出數學問題,在數學教學中引進生活里學生能夠觀察到的數學問題。
三、總結
應用題教學重在培養學生的理解和把握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能力,引導學生關心社會發展,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參與意識。啟發學生積極思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應用題教學要貼近課本,貼近生活,突出對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考查,使枯澀難懂的應用題在現實生活中能夠找到原形。促使學生在枯燥難懂的習題中找到簡潔的途徑,樹立信心。從基本的簡單的應用題學習中,讓學生嘗到一點甜頭,感受成功的喜悅,讓他們在潛意識中與數學應用題建立一種親密的感情,培養學生樂于運用數學語言進行交流的習慣。使數學教育真正服務于生產和生活實際,實現數學的應用價值,并使學生切實領悟數學的應用價值,達到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能力,為培養出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創新型人才提供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