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大體積混凝土的工程運用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本文作者:王路 單位:新疆額爾齊斯河流域開發工程建設管理局
一、引言
工程上現行的大體積砼一般認為是一次澆筑量大于1000m3或者砼結構實體最小尺寸等于或大于2m,而且混凝土澆筑需考慮溫度控制措施和由水化熱作用形成的混凝土內外溫度差所產生的溫度應力而帶來的裂縫開展的混凝土結構?,F代建筑中時常涉及到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如高層樓房基礎、大型設備基礎、水利大壩等,其主要的特點就是體積大,表面系數比較小,水泥水化熱釋放比較集中,內部溫升比較快。很明顯如果混凝土內外溫差較大時,會使混凝土產生溫度應力裂縫,影響結構安全和正常使用,因而必須從根本上分析它,合理解決溫度應力并控制裂縫開展以來保證其施工質量。隨著大體積混凝土的不斷應用,我們必須加強對其工程特性分析及施工技術創新和改進,使其更好的服務工程建設。
二、大體積混凝土的設計及施工要領
大體積砼基礎的工程設計首先是必須滿足一般混凝土設計規范及生產工藝的要求,其次大體積砼的設計還應特別注意下面幾點:第一點就是大體積砼的設計強度等級最好是在C35附近,要配置一定合理的構造鋼筋來承受溫度應力及控制溫度裂縫開展;第二點如果巖石類地基上修建大體積砼時,于砼墊層上設計滑動層是要特別注意的,與此同時在工程的設計時要盡可能地減少大體積砼的外部約束,設置工程的水平施工縫,這主要是基于砼澆筑過程中對溫度裂縫控制的標準要求。在大體積砼工程正式施工前,應提前計算澆筑砼體的溫度、溫度應力及收縮應力,準確得出施工階段的升溫最大值,內外的溫差及降溫速率的控制指標,初步制定溫度控制的技術措施。根據以往工程的經驗砼的入模溫度絕熱溫升值最大值小于50℃,內外的溫差小于35℃,降溫速率一般為2.5℃/d。最好提前了解近期的氣象情況,做好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工作。施工模板上的應用要注意大體積砼的施工模板宜采用鋼質、木質或鋼木混合使用的模板。
三、工程應用分析
1.工程基本概況
本文討論工程是常態混凝土雙曲中厚拱壩,該水庫為典型的峽谷型水庫,壩址位于布爾津河干流河段出山口以上4km的V型峽谷內。壩頂高程649m,建基面高程555m,最大壩高94m,壩頂厚10m,壩底厚27m,厚高比為0.287。該拱壩為高壩,構成上、下游壩面的曲線多變,體型復雜。兩岸基巖裸露,地形坡度50°~60°。由于壩址區兩岸岸坡陡峭,施工道路、臨建設施布置較為困難。兩岸壩肩和纜機平臺施工,特別是開挖高差和難度大,制約施工進度,增加施工成本投入。工程所在地地理位置緯度高,太陽輻射量小,加之受準噶爾盆地古爾班通古特沙漠的影響。氣溫年較差懸殊,日較差明顯。由于工程地處嚴寒地區,氣候條件嚴酷,為保證工程質量防止危害性裂縫的產生,為實現對山口水利樞紐拱壩工程高質量、高標準的建設要求,對大壩混凝土的溫控措施提出了嚴格要求:高溫季節澆筑溫度要求8℃~12℃,低溫季節混凝土澆筑溫度不宜低于3℃,壩體封拱溫度為6℃~8℃。
2.工程施工重點和難點分析
(1)前期纜機平臺和壩肩開挖工期緊、難度大根據招標文件要求,左右岸壩肩、纜機平臺的開挖必須在截流前完成。根據施工進度計劃,截流時間為2009年9月21日,在開工二個月內需完成29.7萬m3開挖工程量,開挖強度較高,同時工作面峽窄,上、下層交叉影響大,安全隱患大。(2)左右壩坡山勢陡峭,施工道路布置難度極大目前現場未有上左右岸壩頭和纜機平臺的施工道路,工程開工后必須立即修筑,由于左右壩肩山勢陡俏,施工道路布置難度極大。(3)高緯度、高溫差條件下的混凝土施工鑒于本工程所處地理位置的環境,拱壩壩體結構的特殊性,以及招標文件對壩體溫度控制的高要求,這些都對我們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解決壩體混凝土溫升控制,確保溫差有效受控,預防和減少裂縫產生是本工程施工必須面對和解決的重大技術問題。除了高溫外,低溫季節成品及半成品混凝土保護問題直接影響到混凝土的品質,也是本工程施工需重點關注的問題和難點之一。(4)如何保證纜機的運行效率由于壩體混凝土大部分采用纜機吊運入倉方式,且混凝土持續高強度施工,因此如何保證纜機的運行效率將關系到壩體混凝土的澆筑強度,從而影響施工總進度計劃。最后,混凝土澆筑不僅持續高強度施工,而且在澆筑過程中需要進行蓋重固灌、鋼襯安裝、表深孔施工等,對混凝土的澆筑影響較大,同時因深孔、壩頂等混凝土及相關深孔鋼襯制作安裝、閘門和啟閉設備等金結安裝要跟上,造成了本工程工期緊、強度高、干擾大的特點,必須選擇先進的施工工藝、倉塊的合理安排和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予以解決。
3.工程施工技術方案簡述
原材料選用低水化熱水泥,施工的石子采用含泥量不大于1%的直徑為5~31.5mm碎石,砂子采用含泥量不大于3%的中砂,采用優質粉煤灰,取用HF-53抗裂的泵送劑,泵送劑的摻量約為水泥總用量的8.5%。混凝土的拌制、運送和相關的準備工作限于篇幅在此不做詳細敘述。工程的混凝土澆筑采用大體積砼施工中常用的拖式泵,施工過程中不應留有工程施工縫,由西向東分層進行砼澆筑。但是注意分層的厚度要小于500mm,泵管輸送方向要依據砼澆筑的速度及間隔時間進行即時調整。根據施工經驗最好于基礎內德固定架上設置砼澆筑厚度的標識,以便控制其澆筑厚度。根據本工程的現場攪拌站情況,基礎底座工程澆筑共分三層,每層時間約為8h。在砼澆筑的整個過程中必須安排工程專業人員進行看筋、看模工作,要是發現問題及時進行檢修和調整。作者在本工程施工過程中發現,大體積砼的澆筑過程的砼表面泌水現象非常嚴重。發現這一問題時采取的措施是引導水流向較底處進行排除,用人工集中排出積水。由于基礎得澆筑高度大,導致產生相應的較大沉降量,因此澆筑后沿基礎鋼筋網片出現了裂縫。所以工程施工時對澆筑的混凝土進行二次振搗和抹壓來減少裂縫的出現,即澆筑完混凝土后在初凝前在表面再進行細致的振搗,用木抹子壓一遍,稍許時間后再進行一次抹壓,并做好養護工作。大體積砼在澆筑時在表面及模板內側1m范圍內均勻撒摻量為5kg/m3鋼纖維,振搗抹壓密實,這一施工做法可以防止混凝土表面產生裂縫。
混凝土振搗時插入點應均勻布置,要做到快插慢拔?;炷翝仓?,混凝土接近初凝之前進行二次振搗,在最后凝結之前的一段時間內,使用工具對混凝土的表面進行二次的壓光,這樣可以避免混凝土的表面形成干裂縫混凝土應連續進行澆筑,保證基礎混凝土連續一次澆筑完。為了消除所有施工的安全隱患,安排工程人員對混凝土的施工機械要提前進行檢查。施工管理人員注意分二班一倒實施混凝土施工,使得白、夜班的人員充足,絕對不應出現一班連續施工。
四、結論
大體積混凝土工程的施工階段所產生的溫度裂縫,第一方面是由于混凝土得內部因素,即其所產生的內外溫差所造成的;第二方面是混凝土的外部因素,即砼結構的外部約束和混凝土各質點間的約束,阻止了混凝土的收縮變形,這樣一來混凝土抗壓強度較大,而這時的受拉應力卻很小,所以形成的溫度應力一旦超過混凝土能承受的抗拉強度時,就會出現裂縫??傊炷潦┕?、設計方面和其本身的影響以及環境都會造成,施工方面的因素約占80%。因此廣大的工程人員應著重加強施工技術方面的研究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