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電視劇《戀愛先生》的價值取向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內容摘要】作為“先生系列”的第二部作品,電視劇《戀愛先生》延續了現實主義的定位和高品質的創作水準,不僅是一部都市情感大戲,更有對諸多社會現象和熱點問題的現實觀照、深度探討和著力挖掘。
【關鍵詞】價值取向;創作思維;創作態度;焦點話題
長久以來,電視劇作為中國觀眾最為熟悉的電視文化產品和具有強大影響力的藝術載體,承擔著極為重要的社會文化功能,是社會主義新時代文化自覺、文化自信和文化立國最為直觀的體現和表達方式之一。一部優秀電視劇的價值取向,不僅應該具有向內提升文化凝聚力的維度,更應該有向外提升文化軟實力的維度。近年來,伴隨著中國電視劇產業的快速發展和日漸成熟,不同風格、類型、題材的電視劇作品不斷出現,其中不乏精品力作。在豐富多元的電視劇家族中,現實題材電視劇因為密切關注現實人生,最為貼近時代生活、最懂得普通人的情感需求而成為國產劇的主力軍,幾乎占據整個電視劇市場的半壁江山,其價值取向也成為熒屏上電視劇最重要的審美趨向標。電視劇《戀愛先生》由曾經拍攝過《虎媽貓爸》的姚曉峰執導,靳東、江疏影、辛芷蕾等主演。該劇講述了同時擁有高端牙科診所醫生和戀愛顧問雙重身份的斜杠青年程皓、“撩妹高手”張銘陽以及都市白領企業高管鄒北業三個遭遇不同情感問題的男人,在經過一番努力后,最終找到適合自己的另一半并收獲成長的情感故事。《戀愛先生》作為“先生系列”的第二部作品,延續了現實主義的定位和高品質的創作水準,不僅是一部都市情感大戲,更有對諸多社會現象和熱點問題的現實觀照、深度探討和著力挖掘。該劇自2018年初在東方衛視、江蘇衛視雙平臺開播以來,一直占據著電視劇排行榜的前列。沒有高大上的主題,也不是時下最流行的題材,甚至都沒有充分進行前期預熱和宣傳就匆忙上線的《戀愛先生》,能夠成為2018年的一個爆款劇目,除了“老干部”(演員靳東)強大的號召力外,還靠什么贏得了觀眾和市場?
一、立足現實,關注當下的創作思維
在商業利益的驅動下,我國電視劇市場一度充斥著無厘頭的穿越劇、架空歷史背景的古裝劇、飽受非議的抗戰神劇、脫離現實生活的虛構類玄幻劇等,這類作品不少是感官娛樂功能有余,正確健康的審美功能不足,很難經受得住時間和市場的檢驗。也正因為此,秉承現實主義創作思維的現實題材劇就成為電視劇市場的主力軍。現實主義講究在“真實”與“典型”的建構上發掘社會的痛點或亮點,在創作中既要完成對生活真實、藝術真實、本質真實等多個維度的平衡和把握,也要披露本質,并最終實現或批判、或贊美的價值指向。由此,當下的現實題材電視劇創作,多致力于呈現時展中普通大眾的生活,講述時代洪流中小人物的堅守與妥協,以觀眾熟悉和感興趣的話題或熱點展開敘事,完成創作者對社會現實的藝術觀照,滿足觀眾的收視期待和自我認知、反思與成長等時代主題。電視劇《戀愛先生》以新時代三個男人的情感糾葛為線索展開敘事,卻又不拘泥于幾對男女單純的情感沖突,而是將視角擴展到諸多社會現象和焦點話題上,展開較為深入的探討和挖掘,并試圖給出自己的解決之道。如劇中以相當的篇幅,對程皓之父程洪斗作為“空巢老人”的生活圖景進行了較為細膩的展現。程洪斗獨居,不善與人溝通,不會做飯,每日只能依靠超市速食度日。與兒子每周一次的聚餐也多是相對無言,稍不順意,父子二人便爭吵起來。在程皓女友羅玥的開導和積極督促下,程洪斗逐漸打開心結,主動追求心儀已久的楊老師,不料,楊老師意外身故,剛剛開始的黃昏戀變成泡影,程父重陷空巢危機,再次失去對生活的熱情和精氣神。該劇在讓人們對空巢老人的境遇深表同情之余,更多的是以一種溫情、理解的視角去關懷這一群體。同時,與其相呼應,劇中羅玥媽媽的人物設置,也傳達出創作者對“空巢老人”該如何生活的思考和建議。同樣是獨居老人,羅媽媽卻選擇了與程父迥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她樂觀積極、時尚新潮,不僅敷面膜會保養,還用直播與他人分享自己的生活趣味。此外,該劇還對其他老人跳廣場舞、去健身房等健康積極的生活方式進行了一種掃描式的巡展,將夕陽生活的別樣美麗展現得生動而又充實。《戀愛先生》不僅關注到當下社會“空巢老人”這一獨特群體,更為“空巢老人”該如何生活、怎樣活得更有意義、更有質量和價值進行了一次科普講解,極具社會現實意義。話題性一直是現實題材電視劇創作的重要取向之一。話題性的打造主要有三種方式,即講述話題故事、塑造話題角色、引發話題討論。具有話題性的電視劇所引發的話題效應對電視劇傳播的影響力是直接而顯著的。《戀愛先生》的創作就呈現出明顯的話題意識,如劇中對程皓事業和精神低谷期的表現,主要圍繞一起患者拔牙隱瞞病史、手術中麻藥過敏導致腦組織損傷并部分喪失語言能力的醫療事故展開。患者兒子帶領親屬大肆醫鬧的同時,還使用微博賬號曝光程皓的私人診所并稱其為黑心醫生,致使程皓被網絡人肉搜索,遭受了嚴重的網絡暴力。這起醫療事故因為與“醫鬧”和“網絡暴力”密切相關,因而具有明顯的話題性。劇中的這一情節立足生活現實,運用藝術手法呈現社會本真,引發觀眾對如何解決醫鬧、如何面對網絡暴力以及醫生的職業道德等問題的熱議和深思,正如羅伯特•麥基所說:“故事并不是對現實的逃避,而是一種帶領我們去追尋現實的載體,努力去挖掘混亂人生的真諦。”①話題性的創作取向進一步拓展了該劇的社會現實意義。
二、注重情感挖掘,真誠表達創作態度
“創作成敗的決定因素不是題材,而是作家藝術家的創作態度和思想藝術水平。”②現實題材電視劇的創作也是如此。從指導思想上來講,能否準確把握時展的精神脈搏,將時代精神賦予人們的心理感知進而外化于視聽語言,以合理的劇情設計、角色設置完成對藝術真實、生活真實和本質真實的平衡把握,在富有時代氣息和煙火味兒的故事呈現中映射社會、時代與命運,深入挖掘時代變遷中個體的命運、情感和價值選擇,實現和觀眾心理的融合與互通,這些成為決定一部現實題材作品成敗的關鍵。電視劇《戀愛先生》的創作態度無疑是真誠的:首先,該劇圍繞當下都市生活、職場生涯展開,跳出了單一愛情離合的狹小格局,將觀眾視線中“三男兩女”五個角色編織進一張融合了都市情感、五味雜陳的關系網中,婚姻、愛情、友情、親情等各種關系彼此牽連,展示了都市青年人情感經歷的復雜性和豐富性,在剪不斷、理還亂的情感糾葛中探討當代年輕人的婚姻觀、愛情觀和價值觀,印刻出年輕人不斷成長和走向成熟的軌跡,揭示出具有時代共性和典型意義的社會倫理價值與精神圖譜。其次,作為一部探討“婚姻、戀愛”問題的都市劇,該劇的幾個主要角色對待感情各有特點,辨識度鮮明:斜杠青年程皓、真誠倔強的刺猬女孩羅玥、頗有幾分游戲人生意味的浪蕩公子張銘陽、有仇必報的昔日校花顧遙……迥然不同的人物形象也代表著不同視角對當代婚姻與愛情的多維探討和解讀。再次,該劇的情感刻畫是飽滿且真摯的。不少觀眾認為,劇中男女主人公程皓和羅玥的愛情講述缺乏典型性,除了“山中修行”一段有些浪漫情節外,整體劇情敘述太過平淡、簡單,既缺少轟轟烈烈的激情,又少了幾分唯美情調。而筆者卻恰恰認為,這正是該劇最為真誠之處。作品用人物情感經歷自身的精彩展現去吸引觀眾,而不是為了吸引眼球故意設置或激情、或浪漫的情節,呈現低俗的感官刺激。生活本如此,平淡現真情。盡管該劇在整體設計方面存在太多的“巧合”,在職業特色描寫方面略顯粗糙,還有無處不在的廣告植入等問題,但筆者認為,該劇最大的成功還是對情感的準確刻畫。除了愛情,這部劇對當下的戀愛、婚姻、家庭中出現的各類情感問題和困惑都有不同程度的呈現。如以程皓為代表的在大城市打拼奮斗,表面光鮮卻時常倍感孤單和凄涼的“都市孤獨青年”問題,以鄒北業為代表的不善溝通和表達的都市白領一族的情感困惑,以顧遙為代表的高學歷女性該如何平衡和選擇愛情、婚姻與社會角色的問題等。除去年輕人自身的情感問題之外,該劇還觸及父子情、母女情等。劇中,程皓父子之間那種深沉的愛、羅玥母女間像姐妹般嘰嘰喳喳的親情,都讓觀眾印象深刻,很多細節展現頗為真實、感人。《戀愛先生》以幾對年輕人的愛情糾葛為線索,用類型化的故事情節,描摹各類人群的成長軌跡,對當今社會年輕人復雜多樣的情感問題和生存困惑予以觀照,讓觀眾產生共鳴,進而反思自己的愛情觀、婚姻觀和價值觀,甚至對生命意義進行追問和深省。影像真實有效反作用于生活真實,電視劇的現實意味得到進一步擴展。
三、透視生活本質,寓莊于諧的輕喜劇化創作傾向
作為一部著眼于都市生活的現實題材電視劇,《戀愛先生》力圖通過幾個典型人物,描摹出生活于一、二線城市,背負較大生活、工作壓力的白領人群,映射現實生活。與正劇相比,輕喜劇風格顯然更符合在時代與社會的重壓下疲于忙碌的年輕白領一族。這也是為什么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國產電視劇偏愛輕喜劇式表達和敘事的重要原因之一。電視劇《戀愛先生》采用一種輕喜劇方式展開敘事,劇中人物樂此不疲的“互懟”,或開懷、或感動、或沉思,于一種輕松愉悅、詼諧幽默的狀態下完成對自己和他人的重新認知。這種輕喜劇化表達,主要建立在以下幾個維度上:首先是典型人物——程皓形象的成功塑造。該角色有“金牌牙醫”和“網紅戀愛專家”的雙重身份,同時擁有人前高傲、人后羞澀的雙重性格,這種雙重性給了故事情節足夠的延展空間,再加上演員靳東的成功演繹,使程皓這一角色立體、豐富和飽滿。同樣,江疏影飾演的外表強勢、內心脆弱的羅玥,倪大紅飾演的程洪斗,李乃文飾演的油腔滑調但本質并不壞的醫生張銘陽,還有略帶陰郁氣質、遭受了情感背叛和婚姻破裂后一心想報復的顧遙等,都是較為成功的形象。演員的出色表演成為該劇吸引觀眾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次,時尚性與哲理性兼具的語言。該劇在表現形式上尤其是語言上,力求規避“家長里短”,其臺詞對白既有生活化的熟悉、親切感,又不乏陌生化的形象性,有些還富有生活的哲理性,甚至被觀眾奉為“戀愛金句”。如第一集一開始,程皓在主持自己作為戀愛顧問促成的一場婚禮上說:“男人和女人就像人的上牙和下牙,注定要共生,卻未必契合,婚姻就像矯正器,看似給對方上了一個箍,過程中還要經歷痛苦,可是,雙方一定會完美地走在一起。”這些臺詞首先契合了程皓的牙醫身份,同時將婚姻關系中男女雙方需經歷磨合才能最終走向幸福的過程,描述得詼諧幽默而又生動深刻;又如“從前車馬很慢、書信很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如今飛機、高鐵一日三乘,微信、郵件光速回復,一次愛一個人就叫忠誠”等,既有語言本身的時尚性、個性化,也有其哲理思考,聽來十分耐人尋味。再次,符合觀眾審美想象的幸福圓滿結局。電視劇“這種大眾藝術,能夠通過明星演繹發生在身邊的似曾相識或陌生的故事,讓觀眾在觀賞的瞬間產生共同的生活體驗和社會想象,從而激發出一種生長于當下社會現實沃土而又能指向未來人生愿景的活的思想。”③該劇劇情在最后理想化的設置中,所有人物都突破了自我性格缺陷,所有傷害都被治愈,有情人終成眷屬,這便滿足了生活在重壓之下卻仍然向往詩和遠方的都市人的情感需求,給予他們心靈的愉悅。圓滿的結局實現了沖突的消解和主題的升華,有效增強了受眾的自我投射和心理期待,引導他們在直面自我和現實生活的同時,保持樂觀向上的積極態度。此外,該劇在場景設置、服裝造型、鏡頭語言、情節設計等方面也都凸顯出簡潔、時尚、主觀化的輕喜劇色彩,契合了年輕觀眾的審美趣味。
四、聚焦成長,倡導真心真情的核心創作旨趣
作為大眾藝術,電視劇更像是一面“鏡子”將現實世界和影像世界隔離開來,觀眾可以透過這面“鏡子”實現對自我和他人的認知。相較于其他類型的電視劇,現實題材電視劇的鏡像意義尤其值得重視和關注。劇情一開始,劇中所有人物都有著顯而易見的性格缺陷——“斜杠青年”程皓是處理他人情感問題頭頭是道的“戀愛先生”,卻始終處理不好自己的感情問題,無法走出校園時代的“暗戀”情結,與父親程洪斗的相處也是問題百出;“刺猬女孩”羅玥獨立上進外表強大,實際上內心柔弱,面對愛情缺少理性判斷過于天真;“撩妹達人”張銘陽熱衷于追求異性,但內心空虛無聊;昔日“校花”顧遙因為婚變、報復心膨脹;企業CEO鄒北業事業成功卻有社交障礙,為愛不停編織善意謊言,終至失敗……然而,隨著劇情的展開,程皓開始從自己的暗戀經歷中反思,在分析他人情感問題的過程中不斷自我剖析和成長,堅守真心換真情的態度,實現了人格上的重大轉變;羅玥在與程皓的不斷“互懟”中,告別“被小三”的情感欺騙,積極大膽地追求真愛;鄒北業在羅玥的幫助下最終選擇在喬伊林出國前將真實的自己和盤托出;引發觀眾頗多議論的顧遙最終也放下過去重新開始,牽手張銘陽走向幸福和美好。《戀愛先生》以一種陽光的輕喜劇基調,對當代都市白領的生活和情感世界加以呈現,聚焦青年人的成長蛻變歷程,讓觀眾在這面“鏡子”中既看到他人的人格養成,也看到自己成長的方向。只有真心付出的人,才是感情的真正贏家。這是該劇傳達出的最為核心和重要的價值取向。結語作為大眾藝術典型代表的電視劇,擔當著引導社會和教育人民的重要功能,同時又具有強大的傳播力和感染力,在重視作品思想性和高雅審美性的同時,更應透過平凡無奇的人物和生活,揭示時代的困惑和苦惱,抓住當代人的精神敏感區,挖掘和彰顯人生的真諦。盡管在劇情設計、情節設置等方面,《戀愛先生》還存在諸多弊端,如情節巧合過多、真實性值得商榷、節奏拖沓等,但該劇嚴肅的創作態度,對現實問題的深切觀照和對美好人生愿景的憧憬與向往等,無不具有積極意義。
注釋:
①[美]羅伯特•麥基:《故事:材質、結構、風格和銀幕劇作的原理》,周鐵東譯,中國電影出版社2001年版,第15頁。
②李準:《創作態度是電視劇成敗的決定因素》,《文藝報》2011年12月28日第4版。
③王一川:《〈戀愛先生〉:情節空漏下的反思型人格塑造》,《中國電視》2018年第5期。
作者:王蘭俠 單位: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