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中國建筑經濟發展對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建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然性
建筑行業是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生產和經營是一個系統化較強的過程。建筑行業的生產主要是以建筑安裝工程的施工為基礎,強調為社會提供所需的建筑物,構筑物及各種設備的安裝工作。同時依靠生產可以滿足人們的各種建筑需求,其中包括:影劇院、運動場、商場、醫院等。城市建筑是建筑行業發展的重點,其象征著社會和人類文的進步,同時也是經濟發展的基墊,但近年來城鄉發展十分迅速,房屋建設規模逐步擴大,使得建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得到了廣泛的空間,所以說建筑行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其可持續發展的狀態也是必然的。2010年,我國房地產開發投資以達48267億元,比上年增長33.2%,其中,商品住宅投資34038億元,增長32.9%,占房地產開發投資的比重為70.5%,其中全國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屋施工面積達40.55億平方米,比上年增長26.6%;房屋新開工面積16.38億平方米,增長40.7%;房屋竣工面積7.60億平方米,增長4.5%,其中,住宅竣工面積6.12億平方米,增長2.7%。
二、我國私營建筑經濟發展的主要對策
1、利用國有建筑企業資本向市場經濟轉變
我國國有建筑企業應進行資本結構的優化,使國有資產向大企業并攏,并吸納非國有經濟的社會資本,以此來放大國角資本的功能,同時為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把國有資產向國資控股或國有獨資模式發展,使得國有建筑企業具有市場經濟效能,能夠參與市場經濟的直接競爭。另外,國有建筑企業的資本還可以逐步的淡出國有建筑企業,把企業改為私有建筑企業,以順應激列的市場競爭。
2、強化私營建筑企業的自主自強意識
私營建筑企業應以市場經濟為出發點,突出自主自強的意識,以此來促進企業在改革中的發展。私營建筑企業要明確公有制經濟和私有制經濟的特點,逐步提高認識,統一思想,切實的發揮私營建筑企業的優勢,利用市場經濟這一特殊機遇,把私營建筑企業做大做強,同時要打破束縛私營經濟發展的種種制約,做好企業在市場經濟的發展策略。同時加強企業的自身管理,以管理要效益,以改革促發展,使企業步入健康發展的軌道。
3、私營建筑企業的指導與監督
私營建筑企業需要政府部門的幫助和支持,同時政府也要做好私營企業的指導與監督工作,以使其穩定的、可持續的發展。在指導與監督過程中政府有義務,有責任參與企業在工商、稅務、城管、工程質量、安全監督、審計等方面的管理,充分的利用現有政策消除企業自身存在的管理漏洞,例如:偷稅、漏稅、質量不合格、偷工減料等,通過政府的指導與監督,幫助建筑企業良性發展。
三、提高建筑經濟效益的具體措施
1、完善行業標準
我國的建筑行業正處于大規模發展階段,行業標準是確保穩定發展的重要指標之一,要想提升建筑經濟的整體效益就需要在建筑標準上下功夫,在研究、論證、實踐、檢驗的過程中,逐步的制定適合我國經濟發展的建筑行業標準,并予以頒發,以此來推動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同時建筑標準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具體的劃分,其中包括:方法標準、產品標準、內控標準、質量標準、監理標準等,通過不同的標準劃分,來監督建筑行業的各個領域和環節,確保建筑能夠滿足社會和人們的生產生活需求。
2、優化建筑的節能模式
優化建筑節能,提高建筑經濟效益受建筑節能工程初期投入成本高的影響,建筑企業對建筑節能還存在認識上的偏差。從長遠利益考慮,節能建筑在能量功率方面會創造出非??捎^的經濟效益,與節能建筑的一次性投資性比,建筑節能收益卻是一長期的持久的過程。除此之外,就建筑的規劃設計而言,節能建筑節省了鍋爐供熱設備和采暖系統建設的投資,并且在建成使用后可以節約能源支出,節約運行管理費用,進而降低建筑投資成本,實現建筑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