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實踐教學建筑工程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加大實訓室的硬件環境建設
實訓車間內應掛各種制度要求和實訓項目的操作過程圖解,有條件可配備多媒體教學設備,以便教師采用模像直觀教學模式,演示建筑現場拍攝的錄像和教學課件,與學生的作業成果和操作準確性進行直觀比較。同時應根據建筑施工安全要求配置必要的防護設施和用品,確保實訓的安全進行,保護師生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做到符合教學需要、符合學校發展需要,技術先進、經濟合理。
2、帶領學生認識身邊建筑的基本構造
初中生的生活經驗較少,不具備基本專業知識,沒到過工地,剛接觸建筑專業,直接灌輸理論或要求學生動手是非常難的。上課之前可帶學生參觀學校的建筑物、實驗室、實訓場,或結合課程內容到工地進行見習,學校在實訓基地建設中也應購建各種建筑構造、結構構件實際模型,以便學生在教學中學。參觀見習應由專業教師帶隊并進行講解,要求學生做好記錄,對部分參觀內容以圖形予以表述,設計相關問題讓學生思考討論,培養學生查資料的能力。
3、老師制作各類建筑模型
建筑是創造空間的專業,其產品是三維立體的,各種構件也是三維的,且有多種層次,結構構件或材料組成往往是被隱蔽的,在實際建筑成品是不能直接觀察,學生在教學中接觸的教學內容多以文字、圖片等形式展現,這大多是二維平面形式,不容易形成立體形像,空間想象能力難于得到煅煉,模型制作恰可彌補這一缺陷。教師可把教學中的各種構件、系統要求學生畫出圖紙,制成立體模型。材料可用硬紙板、鐵絲、線、軟木條、薄膠合板,經濟且利用剪刀、美工刀、鋼尺、大頭針容易制作。如建筑制圖中的三維空間、基本形體、組合形體可用硬紙板制作,建筑結構中桁架用軟木條制作,梁、板、柱用鐵絲作鋼筋、紙板作為模板,甚至整個結構體系也可制作模型。施工技術、技能操作前要求學生用模型進行預演。在模型制過程中,學生通過材料預算、決算,構件合理選取、連接,充分理解建筑的強度、剛度、穩定性、經濟性。
4、積極采用多媒體教學
建筑工程是一個復雜的體系,要在口頭上講述清楚是不可能的,或是依靠黑板去描繪,也是非難的,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給教師教學帶來極大的便利,利用多媒體技術對文本、聲音、圖形、圖像、動畫等的綜合處理及其強大交互式特點,制作的各種教學計算機輔助教學課件,能充分創造出一個圖文并茂、有聲有色、生動逼真的現場施工環境,為專業教師教學的順利實施提供形象的表達工具,能有效地使學生對一些抽象的實驗、試驗過程和現場才能看到的操作過程更好地理解,激發學習興趣,真正地改變傳統教學手段單調模式,使學習落到實處。在建筑專業教學中,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技術展示各種圖紙、詳圖,也可把一些施工操作過程拍攝成錄像在課堂上播放,或用動畫的方式演示一些構件的破壞過程,在課堂講解時更容易讓學生理解。
5、注重頂崗實習的效果,實現“雙證制”,加強學生職業能力考核
在加大專業實習教學的基礎上,實踐教學體系中引入“雙證制”,即在獲取文化素質證書(含英語、計算機、普通話等級證)的前提下,學生畢業前還應獲取土建施工員、土建造價員、材料員、質檢員等職業資格證書和鋼筋工、混凝土工、抹灰工建筑技能上崗證書。為畢業生順利走向工作崗位,并且在較短時間內能夠頂崗打下良好的基礎。
6、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采取派出進修,引進等多種形式,提高專職教師隊伍的專業理論水平和學歷層次。建立一支具有較高教學水平和豐富實踐經驗的“雙師型”師資隊伍,一方面鼓勵在職專業教師通過參與產學研究、專業實踐能力培訓,參加注冊執業資格考試等形式,提高現有教師隊伍的“雙師”素質;另一方面要求教師利用寒暑假時間深入施工現場,每年在施工企業鍛煉最少保證達到兩個月。
二、小結
總之,當前職業學校只有構建科學合理的實踐教學體系,并通過對技術應用性、實用性及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和崗位技能的訓練,才能更好地適應市場需求,緊貼行業發展趨勢,抓住機遇,謀求發展。
作者:王苗苗 單位:淮陰商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