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小議建筑工程專業實訓基地的建構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近年來,建筑工程技術發展迅速,技術革新更是日新月異,而院校實訓設施因資金投入有限,更新速度遲緩,許多社會實踐已經淘汰的設備在實訓室中仍大量存在和使用。例如在建筑工程測量中的經緯儀,在實際工作中已經大量被全站儀代替,但在大部分的工程測量實訓基地中經緯儀仍是主要的實訓設備。
1按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合理規劃實訓基地。按照培養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養要求,實訓基地必須對應學生工作的崗位進行規劃和建設,能模擬生產主要過程,創造真實的職業環境,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提高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同時還應能配合課程的教學,將復雜變簡單,抽象變具體,將工作任務與學習任務融為一體,真正做到工學結合。因此,實訓基地的建設必須按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進行合理的規劃建設。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實訓基地應由認知實訓模塊、單項工程實操實訓模塊、產品質量驗收實訓模塊和專業綜合實訓模塊四部分組成。其中,認知模塊包含建筑工程成果陳列室、典型施工工藝流程展示室、材料展示室、建筑構造展示室、結構模型展示室等;單項工程實操實訓模塊包括以砌筑、抹灰、鋼筋模板、腳手架測量、管道電焊等為代表的工種實訓室,繪制與識讀施工圖實訓室,建筑工程施工組織與造價實訓室等;產品質量驗收實訓模塊有建筑材料檢測實訓室、建筑工程質量與安全實訓室和建筑工程資料管理實訓室等;專業綜合實訓模塊可以結合學生工作環境成立項目經理部、工程技術部、成本核算部、材料管理室等。
2科學設計,建多用途實訓基地。建多用途實訓基地是實訓基地建設的必由之路。單一功能的實訓基地利用率低,容易造成資源浪費,但建多功能實訓基地必須建立在科學設計的前提下。在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中,項目經理部、工程技術部、成本核算部等綜合實訓室可以按照企業布局合并建立;工種相關的實訓項目可以就近設置;施工組織實訓室、工程造價實訓室和建筑工程資料管理實訓室都需要電腦,只是需要的軟件系統不同也可以合并設置。
3聯合相近專業共建實訓基地。聯合相近專業共建實訓基地是實訓基地建設的快速通道。單個專業的實訓基地受益面小,使用效率低,很難爭取到足夠的資金和場地支持,因此聯合相近專業組建專業群共同建設實訓基地是解決資金問題和節約場地的重要方法,如果結合得好還能相互促進。比如在建筑施工實訓場建設中,在設計中加入園林元素,不但有一場多用的效果,還能美化實訓場的環境,是一舉多得的好辦法。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和建筑裝飾、建筑工程測量、室內設計和園林工程技術等專業存在的很多相同或者相近的實訓項目可以進行實訓基地的共同建設,比如工程測量實訓室、建筑構造實訓室、建筑材料實訓室、工程制圖室等。學生在多專業融合的實訓基地中往往會遇到許多相關專業的內容。這些內容也能起到拓展學生專業視野,豐富專業知識,激發學習興趣的作用。
4走出校園,建服務企業型實訓基地。教學、科研和服務社會是高等院校的三大功能,也是高職實訓基地的三大功能。走出校園建服務企業型實訓基地既是使命所定,又是發展的必然。所謂企業型實訓基地就是作為企業主體參與到真實的社會生產中去,接受社會實踐考驗的實訓基地。高職實訓基地中有一定的技術設備,也有相應的技術人才,因此要進入社會并不是不可能。實訓基地可以是承接社會培訓,如工種考核、職業培訓等,也可以是承接工程業務,如材料檢測、質量檢驗、工程設計等。近年來,我校通過企業型的實訓基地建設承接了建筑工程崗位證書的培訓工作,承擔了數個工程的工程檢驗工作和大量的農村規劃設計工作。
5引入企業,建校企合作實訓基地。在傳統教學模式下,高職實訓基地作為實訓教學的工具僅在實訓課上開放。這就造成了大量昂貴的實訓設備利用率低,長期處于閑置,資源得不到充分利用,也不利于設備的正常運轉。同時,大量中小工程企業或者缺少資金無力獨立組建實驗室,或者出于節約成本需要尋找合作伙伴。這就為引入企業成立校企合作實訓基地創造了良好的先決條件。例如本校工程造價實訓室引入浙江甌泰建設管理有限公司建立工作室為企業提供造價咨詢服務。學生在實訓基地中擺脫紙上談兵,零距離接觸實際工程,實訓過程就是社會生產過程,實訓成果能直接應用于社會。這不僅能提高學生實訓的質量,而且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校企合作的實訓基地可為學生提供寶貴的實訓經驗,辦活實訓基地,為企業提供服務,取得較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6走進企業,建立校外實訓基地。校外實訓基地是實訓基地建設不可或缺的部分。校外實訓基地不僅可以排除校內基地的場地和資金限制要求,而且能給學生提供一個無法模擬的真實的工作環境。通過和企業建立密切聯系,簽訂相應的實訓基地建設協議,學校能結合企業需要為企業培養輸送更對口的人才;企業能為學校人才培養提供良好平臺,對人才質量的提高起著關鍵作用;學生則能獲得最直接的體驗經歷和就業機會,最終形成一種三方共贏的局面。(本文作者:富春偉、汪瀅 單位:麗水職業技術學院、浙江同心房地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