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營改增后建筑工程造價管理及控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營改增是我國稅務制度的一大重要改革舉措,這項政策的實施在給建筑行業帶來了發展機遇的同時,也對建筑工程造價管理及控制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營改增的實施減輕了建筑行業重復納稅的經濟負擔,由此對財務工作中的稅收計算以及核算也帶來了新的要求,稅收制度的變革帶來了包括材料采購,設備購置等各項成本的變化對于建筑工程造價的影響比較突出。本文結合營改增稅收制度對建筑行業的影響,提出對營改增后建筑工程造價管理及控制進行分析并提出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營改增;建筑業;造價管理;控制分析
比較營業稅而言增值稅具有一定的優勢,目前在世界范圍100多個國家和地區被使用,國家財政部積極推進營改增稅收政策,2015年6月國家全面開展營業稅改增值稅的試點,建筑業也全面實施了“營改增”,稅改對建筑工程的造價方式和結構產生了較大影響,應納稅額累計進項稅額被計入工程造價銷項稅額,取代了以前應納稅額統計,納稅額計價組成模式的改變對建筑企業的經營和管理方式帶來了深遠的影響。建筑業應順應這一變化,主動研究增值稅下工程造價的變化趨勢。
1建筑行業實施營改增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各行業建設取得了飛速發展,建筑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型產業,對國家建設與人民生活具有重大的影響,建筑業以前主要實施的稅種為營業稅,隨著國家稅制的改革,也出于國家對外貿易的擴大和海外市場的開闊,我國的建筑企業逐步跨入了國際市場競爭,建筑業營改增主要有以下幾項意義。
1.1消除建筑業重復納稅
建筑業重復納稅模式將隨著“營改增”的實現而消失,這是公平納稅的原則的體現,建筑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得以提高,例如以前工程中的建筑主要材料購買時部分增值稅已經在購買價格中被征收,但是企業在營業稅征收中又一次重復繳納,無法體現公平納稅。
1.2促進建筑企業的國際化戰略
“營改增”是同國際建筑業接軌的有力體現,有利于我國的建筑企業進入國際市場步伐的推進,“營改增”對我國建筑企業實現國際化發展帶來了一定的現實意義,這樣我國建筑企業國際市場競爭力也得以提高,同國外先進建筑企業的合作道路得以拓寬,提高了綜合競爭力[1]。
1.3提高建筑企業管理水平
“營改增”發票的抵扣制度可以實現建筑工程的各參與方的產業融合,有利于建筑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通過發票各參與方形成一個抵扣關系鏈條,對以前行業盛行以包代管和不規范掛靠現象帶來沖擊,施工企業的管理體系得以規范,管理水平也得以提高。
1.4加速建筑業產業優化與結構調整
我國建筑企業的結構調整以前很大程度受限于增值稅和營業稅并存的重復征稅模式限制,“營改增”后企業的結構調整和建筑業的產業優化得以實現,此外,由于設備購置的稅額抵扣制度,企業能大膽增加新工藝、新材料、新技術、新設備的投入,從而實現建筑行業產業升級,技術含量大大提高,綜合競爭力得以加強。
1.5促進建筑市場的良好運行
虛假發票的產生在建筑業全面“營改增”后要求所有增值稅發票均經過網絡認證得以杜絕,建筑業的發票管理體制得以規范,從而也進一步推進了市場競爭環境公平有序,對建設行業規范起到積極的作用。稅務部門實現對增值稅發票相關環節的稅額抵扣全程監控,進一步加強了對建筑企業稅務監管的力度,偷稅、漏稅情況得到有效控制。
2營改增對建筑工程造價的影響
2.1對現有工程造價計價模式的影響
建筑工程造價因為“營改增”的全面實施而產生深遠影響。全額征稅作為以前建筑業的主要計稅模式,那時候項目的工程造價計算模式是以營業稅為基礎設置的計價體系。實行“營改增”后,使用的是差額增稅方式,這種變化使得原有造價體系需要進行徹底變革,以適應新的增值稅抵扣制。在新的稅制下,應當通過實行新的造價計算模式以適應新稅制的需要,在招投標過程中應該按照新的工程造價計稅模式進行工程投標報價。
2.2對建筑產品工程造價組成造成了改變
增值稅屬于價外稅,不同于營業稅是價內稅。實行“營改增”后,建筑業工程造價出現價稅徹底分離的特征,建筑行業所有環節中都實行相應的增值繳納以及在各層級都得以抵消,部分人工費、機械費、材料費等屬于工程造價主要內容,都實現了價稅分離,因此現有的工程造價的組價過程變得更加嚴謹和詳細,也顯得更加復雜。按照稅負的基本理論,因為增值稅本質上屬于價外稅,因此可能需要消費者來承擔,這在根本上改變了我國原建筑工程造價組成情況,使得建筑企業在進行招投標報價中也會通過實用價稅分離模式進行報價。
2.3造成工程造價成本短期內的上升
市場對發生變化的計稅模式的適應需在短期內及時作出調整。我國建筑業多年的定價模式和計價方法有著深遠影響,在相關的改革配套措施沒有出臺前,改變原有計稅模式可能會對建筑業工程造價依然造成影響,可能出現企業的賦稅總額的上升,或者導致短期內工程造價成本的上升出現。消費者可能會被動承擔該部分上升的成本支出[2]。
2.4導致建筑企業招投標工程造價測算復雜化
建筑企業在從事招投標工程造價測算時因為價稅分離的計稅模式導致工作變得比原來復雜。在原有報價的基礎上,因為增值稅制度完全實行了價稅分離,原材料真正的市場價得以體現,因此需要重新按增值稅及附加稅費編制稅金進行取費標準的確定。因為招投標過程中沒發生實際稅收,因此很難確定報價中增值稅進項稅額,導致建筑企業招投標過程前期要進行大量信息整理以及市場調研工作,對建筑工程造價的測算帶來一定的難度。
2.5工程造價中主材的采購爭奪變得激烈
混凝土、鋼筋等主要建筑工程材料在以前稅制下,是通過協商后決定由承包商還是甲方攻供給,這在以前原有價稅統一、沒有抵扣的模式下沒有任何問題,但營改增后價稅分離制度,使得購買建筑材料可以實現稅款抵扣,因此承包方與建設方都會進行競爭,對成交價格和利潤出現新的利益爭奪,也可能導致建筑材料采購權發生爭奪。
3應對營改增進項銳抵扣項變化的措施
材料費和機械設備費必須要扣除進項稅后在分部分項工程費中來計算,尤其是材料費和機械設備費金額比較大時,應按實或按比例扣除進項稅后進行計算,同時也會影響到企業管理費的改變。措施項目費在“營改增”費率控制制度中應該進行重新測算并相應調整取費費率。進項稅的征收標準在基于“營改增”的建筑工程造價管理活動有所改變[3]。稅務部門在增值稅征收模式要求建筑工程項目管理會更加深入,稅金的比例由此進行了上調以適應實際發生的增值稅。如果當月銷項稅額小于進項稅額,那么在新的稅費標準之下,可以在下個月繼續進行抵扣。企業在經營活動中,必須要對票證管理制度進行完善,取得完整的各項增值稅專用發票。在當月應交增值稅的計算時,均需要取得收入和支出的增值稅專用發票,進項稅發票尤其需要注意必須為增值稅的專用發票,否則無法予以抵扣。
4適應增值稅和賬目處理模式的改革
以一般納稅人或者小規模納稅人身份在承接建筑工程項目時,由于增值稅征收稅率的不同會影響到工程造價以及相應的賬目處理。因此納稅人身份的合理選擇是建筑企業在新型的稅費管理模式下應該注意關注的問題;同時應選擇合適的納稅人資格企業進行合作,合理規避“營改增”后費用超支問題;施工中材料費、機械使用費、部分勞務費應該確保發票在認證當月進行及時處理。票證合一是工程造價管理人員應該嚴格履行的報銷制度,應該加強管理與進項稅額抵扣相關的發票管理工作,口頭報銷行為嚴禁發生,憑證和單據必須人賬合一,才能夠進行材料的入庫和提取工作。
5結語
建筑企業在新的稅費征收標準之下應該展開對各項報價的綜合評估,進行報價模式的調整與改變,建筑企業要積極適應新形勢,應對營改增對建筑工程造價管理提出的新要求,才能使得建筑企業得到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沈慧,黃劍,左丹.營改增對工程造價的影響[J].價值工程,2018(10):80~81.
[2]沈慧,程希瑩,孟芳芳.淺析“營改增”對造價行業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價值工程,2018(9):78~79.
作者:季麗 單位:蘇州工業園區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