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數字化時代高校美術教育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數字化時代的來臨,各種信息技術成果的生成,在為人們生活、工作、學習提供便利的同時,也對教育領域帶來一定的契機。在高校美術教育中,多媒體教學工具的運用,不僅激發學生美術學習興趣,還能夠增強學生對美術作品的感悟能力,陶冶學生情操,進而培養學生藝術素養。對此,本文著重分析數字化時代背景下高校美術教育契機,提出數字化時代背景下高校美術教育策略。
【關鍵詞】數字化;高校;美術教育
引言
高校美術教育是一種藝術性課程,對發展學生思維、陶冶學生情操、培養學生藝術素養十分重要。然而,受到傳統教育的影響,教師采取的教學方法過于單一,使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影響到美術教育水平的提升。數字化時代背景下,教師有效的運用信息技術為學生授課,實現美術教育與信息技術的相融合,為學生展示動態的美術知識、美術作品,培養學生美術學習興趣,進而促進高校美術教學質量的提升。
一、數字化時代背景下高校美術教育契機
(一)促進傳統教育的變革
數字化藝術是信息科技發展的必然形式,尤其是多媒體技術的生成,以視頻、音頻、文字、圖形、圖片等融合一體,將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動態化呈現在學生面前,有助于學生更好的理解知識。在以往高校美術教學中,教師在美術知識授課中,大都采取灌輸式教學模式為學生授課,而美術知識、技能在以口述形式講解較為抽象,使學生不明晰其中內涵,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足。而在數字化時代下,對于一些美術知識、美術技巧,教師運用多媒體呈現,讓學生更好的理解美術技能與概念知識,增強學生繪畫技能,進而為美術教學質量的提升帶來契機。
(二)豐富教育資源
在以往美術教學中,教師大都將知識授課立足于書本,阻礙學生思維的發展,使學生美術學習存在局限性。例如:在美術欣賞中,如果學生不能夠理解美術作品的年代、創作背景、作者介紹以及作者經歷,只欣賞美術作品,學生不容易理解作品中的內涵,也就失去美術欣賞的重要性。而數字化時代背景下,大數據的生成,為美術教育提供豐富的教育資源。在美術講解中,教師借助微課、課件,為學生呈現美術相關知識,不僅豐富教育教學形式,還拓展學生知識面,進而提升高校美術教學質量。
二、數字化時代背景下高校美術教育策略
(一)轉變教學觀念
數字化時代背景下,高校美術教育應轉變教育觀念,樹立數字化藝術觀念,有效的運用現代化技術為學生授課,諸如大數據、云計算、互聯網技術等,豐富美術教育形式與內容,拓展學生知識面,進而培養學生美術學習興趣。在美術教育中,教師轉變教學觀念,樹立數字化藝術觀念,以學生為教學主體,尊重學生主體性、差異性,根據學生興趣愛好、發展需要,結合美術知識為學生授課,增強學生參與興趣,進而促進學生在美術教育中有所收獲。因此,教師應有效的運用信息技術為學生授課,進而提升高校美術教育水平。例如:為了增強學生對美術作品內涵的理解,教師為學生部分美術文化知識,或者借助多媒體為學生創設情境,引領學生融入到美術作品意境中,促進學生更好的理解知識,之后教師引領學生繪畫作品,將自身感悟繪畫出來,增強美術作品的二次創作。
(二)開展美術探究性活動
美術教育是一門綜合性課程,教師不僅要教授學生美術繪畫技能,還應該豐富學生美術理論知識,增強學生人文素養,使學生將所學更好的運用到美術活動中。在以往美術教學中,教師大都注重繪畫技巧教授,忽視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融合的必要性,導致學生美術學習興趣與能力差。數字化時代背景下,為學生開展美術探究性活動,借助信息技術,實現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相融合,增強學生知識運用能力,進而促進學生更好的學習美術知識。首先,教師借助信息技術,結合美術理論知識,為學生制作課件,將課件發送給學生,讓學生提前學習課件知識。學生通過觀看圖文并茂的課件,掌握美術理論知識與技能,并且根據所學的知識內容借助互聯網技術獲取相對應的知識,拓展自身知識面,便于更好的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借助短暫教學課件,吸引學生快速融入到教學中,營造良好教學氛圍,以問題為導向,為學生開展探究性教學活動,幫助學生解決預習困惑,增強學生對知識的進一步理解,之后開展討論活動,提出討論主題,將學生分成小組合作模式,讓學生開展小組討論形式,引領學生在小組合作中闡述自己的想法,增強學生美術感染能力,進而實現高校美術數字化教育模式。
(三)重視美術鑒賞活動的開展
數字化時代背景下,教師應重視美術鑒賞活動的開展。美術是一門藝術課程,為學生開展鑒賞活動,有助于陶冶學生情操,提升學生涵養。美術學習的目標并不是技能的比拼,是在美術欣賞中,自身心靈與作者心靈形成共鳴,升華自己,之后以自身的想法對美術作品進行創作。為學生開展美術鑒賞活動,讓學生借鑒大師級的作品,不僅增強學生繪畫能力,還能夠培養學生藝術情操,進而為學生繪畫生涯奠定基礎。在高中美術教學中,教師借助互聯網平臺,搜索相關的美術作品資源,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為學生呈現,讓犧牲欣賞,增強學生審美能力,進而培養學生藝術核心素養。此外,引領學生自主登錄互聯網平臺,找尋相關的美術作品進行欣賞,增強高校美術教學質量,實現高校數字化美術教育的根本意義。
結語
綜上所述,數字化時代背景下,對高校傳統美術教育模式帶來一定的沖擊,是對傳統教育模式的一種變革與補償,有助于增強高校美術教育質量。因此,在高校美術教學中,教師應有效的運用數學化技術、數字化教育資源為學生授課,豐富美術教育教學形式與內容,拓展學生知識面,為學生營造適合的美術教育氛圍,陶冶學生情操,進而培養學生藝術素養。
參考文獻:
[1]李靖怡.數字化時代的高校美術教育探微[J].美術教育研究,2017(03):154.
[2]高強.論高校數字美術博物館視覺設計與計算機的完美結合[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6(07):127-128.
作者:馮程程 郭勝武 單位:石家莊科技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