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應用心理學個性化人才培養模式淺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應用心理學專業的有關教學以應用性、實用性為基本特點,要求學生以專業的心理學知識服務社會,借由應用心理學專業中的理論知識展現自身的創造性價值。但結合現有的教學經驗來看,應用心理學專業并沒有建立更為科學、有效的育人機制:本土專業教育活動起步較晚,學生素質低;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不成熟,教學方法有待改進。本文以應用心理學專業所建立的人才培養機制為出發點,探討其如何建設個性化人才培養模式。
關鍵詞:應用心理學專業;個性化人才培養模式;創建策略
社會群眾的心理壓力問題亟待解決,縱觀當前的心理學人才應用市場,對于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的追求始終不曾停止。高校要將應用心理學專業人才投入到社會崗位當中,提升人才自身的競爭力,完善本校的應用心理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必須結合社會用人需求與人才發展需求對原有的人才培養方案進行調整。滿足不同學習者的發展需求,建立集理論教學、實訓授課、全員交流于一體的人才培養機制,才能加快應用心理學專業人才的成長。
1應用心理學專業人才培養現狀
1.1人才培養模式落后,教育力度不足
應用心理學專業在西方一直備受關注,但由于我國教育改革工作起步較晚,應用心理學專業在本土校園中的發展速度并沒有達到預期中的成績。1988年起,我國的教育部才正式在本科專業目錄中加入應用心理學專業。面對新時期下的教育格局,教育確定了未來的教育目標:培養能夠在科研部門、教育機構、企事業單位針對不同領域從事與心理學相關的工作的復合型、現代化人才[1]。隨著我國經濟力量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應用心理學專業已經成為當下的“熱門板塊”,報考考生逐年增加,社會人才缺口逐步擴張,對于高素質、高人才的強烈追求已經成為一種風景。但回顧高校所組織的教育活動,其所實施的教育指導方案并沒有滿足這一要求;應用心理學專業人才培養活動中,人才的培養、教育一直遵循著理論授課、實踐教學的原始框架展開,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無法被調動起來。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在不斷變化,但高校所采取的教育指導理念并沒有隨之做出相應的調整。學分、績效,這是考核應用心理學專業人才發展質量的關鍵標準,但并不能影響到學生的未來發展,部分專業教學活動失去了長期性價值,導致學生面臨著更大的從業壓力。人才培養模式落后,專業人才成長緩慢,導致應用心理學專業人才的發展得不到保障。
1.2教育指導理念脫軌,人才難以進步
要在新時期下培養出色的應用心理學專業人才,必須全面加強教學管理工作,建立全新的人才培養模式。一方面,教育指導理念要以學生的發展需求為出發點,設計集理論授課、實踐教育、自我發展于一體的教學指導模式,全面帶動學生進步[2]。另一方面,高校與教師必須放寬視野,針對新時期學生的未來發展需求、從業要求調整育人模式,保障其具備參與教學活動的基本素養,完善育人工作。結合現實的教育經驗來看,應用心理學專業人才培養的“自成一派”問題并沒有得到解決:教師僅注重心理學知識的傳播,并不會針對學生未來的從業需求、擇業興趣調整教學內容,導致教學活動與學生最為關注的就業問題脫軌;大部分教學活動重視理論灌輸,少有教師會組織學生開展心理活動、心理意識形態調研等工作,導致學習者只能“躺在教材上吃老本”,個人的學習能力無法發展,學習需求得不到滿足。
2應用心理學專業個性化人才培養模式的創設意義
應用心理學專業人才培養工作面臨著來自于學生、社會的雙重挑戰:學習者渴望在應用心理學專業中學到更多可用的應用心理學知識,提高自身的知識儲備,將自己培養為能夠適應崗位要求的新時代人才;社會用人單位提出了培養復合式人才、高素質人才的全新教育要求,重視人才能力與素質的綜合表現。在內外的同步限制下,創設應用心理學專業個性化人才培養模式顯得尤為重要。第一,其能夠滿足當代大學生的學習需求,借由應用心理學專業知識、實踐教育、技能培訓等活動加強對學生的綜合引導,將學生打造為符合現代用人要求的新世紀人才;第二,提升本校的教育競爭力。當高校以“隨波逐流”的方式開展應用心理學專業人才培養工作,各個學校之間人才的整體素質較為相近,教育工作的競爭力、時代化特點無法表現出來,導致學習者難以進步。重視個性化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可以分別從人才需求、學校環境兩大角度設計個性化人才培養方案,進而加快現代人才的成長速度,展現本校應用心理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競爭優勢。第三,滿足社會用人要求,借由應用心理學專業所構建的人才培養模式[3],社會企業、用人單位也可以適時參與到育人活動當中,將社會大環境下的用人趨勢、學生的新時代對于人才技能的綜合要求帶到課堂當中,細化人才培養細節。建設個性化人才培養模式,是對教學要求的回應、是對學生需求的回應,更是對社會崗位的回應。
3應用心理學專業個性化人才培養模式的創建策略
3.1補充育人資源,全面滿足教育要求
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應用心理學專業個性化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已經被提上日程,高校開始針對現代教育要求規劃相關教育模式。但在實施教學工作的過程中,個性化人才培養模式的注意力大多放在了“優化教學模式”上,少有教師會考慮到學生能力、需求對于教學活動的影響。對于新時期下的應用心理學專業教學來說,個性化人才培養模式應該以多樣化、可選擇為基本的出發點,重視現代教育理論與教育資源的綜合應用,除了教育方法的改革之外,更要結合應用心理學專業人才培養需求調整教學方案,重視多元資源的靈活搭配,滿足應用心理學專業人才培養要求。針對這一教學定位,高校在圍繞應用心理學專業構建個性化人才培養模式的過程中,必須強調多元化資源的整合利用,靈活優化教學指導方法。一方面,做好科學理論的開發與應用工作,以教材、教學大綱為基本的教育參考材料,設定應用心理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細化應用心理學專業人才培養細節,提高人才的學習效率,將專業的應用心理學理論、故事、應用案例導入到課堂當中,充分滿足學生的理論學習需求[4]。另一方面,做好應用心理學專業教學資源的對外延伸應用工作,除課堂上的應用心理學專業知識之外,結合社會用人要求、有關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故事、基本職業素養等信息開展指向未來就業的教學指導工作。將職業崗位要求、單位人才選拔要求、應用心理學專業人才用人趨勢變化等信息帶入到專業教學活動當中,完善信息供給鏈,打造從人才培養、理論教育、人才素質要求到未來擇業從業的專業教學模式,充分滿足學生各方面的發展需求。讓學習者正確認識應用心理學專業的綜合人才培養目標,才能加快人才的成長速度。
3.2設計實踐活動,檢驗學生專業技能
構建個性化人才培養模式已經成為應用心理學專業當前所面臨的重要任務。但一些教師陷入了傳統教育的窠臼當中:雖然在不斷嘗試開發個性化人才培養模式,但育人工作大多以理論教育為核心,忽視了學生對于實踐活動所表現出來的學習需求。在設計教學方案的過程中,必須要組織實踐化教學模塊:一方面,增加個性化人才培養模式中的特色元素,加快教學模式的成型;另一方面,對學生的思想、技能發起針對性測試,正確評價學生能力,帶動學生發展。在構建個性化人才培養模式的過程中,除了理論教學板塊之外,教師還要在教學活動中加入實踐化素材,引導學生展開新一輪的探究、思考、學習活動,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組織以“心理問題疏導”“情景模擬”為主題的專業化實踐活動,以小組為單位,對學生的相關技能發起綜合評價。如下列案例所示:某男子駕車時與妻子發生車禍,妻子不幸身亡,男子一直感到十分愧疚,并伴有無法睡眠、精神恍惚等問題,在駕車時,總是會刻意踩踏剎車,甚至一度對駕駛行為產生畏懼情緒。對于患者的這一問題,應該如何進行疏導?實踐化教學設計了更為豐富的教學模塊:除了要求學生應用專業的心理學知識之外,還重視對學生人文思想、職業素養的培養:在模擬相關情境開展心理疏導活動時,學生要為患者送上心理關懷,結合專業心理知識消除患者的應激反應與創傷心理,通過科學的應用心理學知識完成疏導任務。在學生各自展現技能之后,其他小組成員、教師共同對學生的專業技能進行評價,指出其在理論知識應用、專業態度等方面的優勢與不足問題,加強對應用心理學專業學生的引導教育。實踐活動可以借由案例分析、情景模擬等方式開展,以“學以致用”為目標引導學生,也可以加快學生專業技能的發展速度。
3.3應用線上平臺,提高人才培養效率
要打造應用心理學專業個性化人才培養模式,有關高校與教師必須結合現代技術、教育指導理念來優化教育活動,全面引導應用心理學專業學生進步。教師應該嘗試以“互聯網+”為陣地,打造“線上+線下”的全新人才培養模式,加快個性化人才培養機制的生成。應用心理學專業教學中所涉及到的心理學知識較為復雜,在缺乏直觀對象與學習素材的情況下,學生很難取得出色的學習成績。教師要對線上平臺進行開發、應用,提高人才培養效率,依靠“線上+線下”的全新機制完成育人任務。在圍繞應用心理學專業實施教學工作的過程中,要打造集線上線下于一體的全新教學模式。首先,借由線上平臺延伸育人課堂,在實施教學工作的過程中,教師可圍繞著應用心理學專業知識、課堂互動、難點重點知識講解組織授課,并在線上教學平臺中導入對應的教學資源:專業心理學知識、心理學案例,都可以成為引導學生學習發展的素材。高校可借由“刷卡登陸”的方式提升本校線上資源庫的保密等級,允許學生通過“一人一證”的刷卡認證方式進入到線上平臺當中,開展理論預習、案例分析等活動。隨著線上平臺的逐漸成熟,要增加專業情感教育、職業壓力紓解、社會用人需求、學術交流探討等多功能板塊,加強應用心理學專業的資源供給,提高教學質量;另一方面,做好線上教學多平臺與線下教學活動之間的聯動工作,借由線上的學術交流、問題討論為線下的教學提供素材,結合心理學效應、心理學現象在生活中選材,如對“破窗效應”“幽閉恐懼癥”等心理現象的研究,在線下的實踐交流中開展授課,回應線上平臺所提出的教育任務。線上平臺中的教學以自由化、開放化為特點,為學生提供解決學習問題的機會。依靠全新的互動方式,加快人才的成長。
3.4加強校企合作,解決人才培養難題
應用心理學專業中,人才的未來擇業、就業問題不容忽視,學生能否選擇到心儀的崗位,是否能夠發揮出個人價值,這些問題都要根據就業情況來判斷。在實施教學工作、構建個性化人才培養模式的過程中,高校自身要以社會人才需求、崗位用人需求設計教學方案,以專業化標準引導人才[5],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高校必須加強校企合作,借由社會企事業單位的支持完善人才培養模式。高校在應用心理學專業人才培養活動中,要與企事業單位達成良好的合作關系。首先,做好人才培訓教育工作,按照企事業單位所提出的用人需求完善人才培養計劃,加強對新時期應用心理學專業學生的理論教育,以職業要求為風向標,確定人才培養方案。其次,配合企事業單位組建校園實訓基地,模擬應用心理學實際應用環境,加強對應用心理學專業學生的管理及引導,使其提前適應未來的教育要求。新時期下,應用心理學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應該對學生的未來發展負責、對學生的未來擇業負責,展現出應用心理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實用性特點,才能全面提升學生素質。
4結語
綜合當前的人才應用環境來看,應用心理學專業構建個性化人才培養模式的任務迫在眉睫,高校與教師、學生必須加強聯動,針對人才培養要求、學生發展需求、社會崗位要求靈活調整育人方案,帶動新時期應用心理學專業人才的全面發展。設計集教學、實訓、職業素養教育于一體的人才培養機制,才能加快應用心理學專業人才的成長。
參考文獻
[1]段虎軍.淺談應用心理學專業個性化人才培養模式[J].新課程(下),2019(12):235.
[2]趙曉磊.應用心理學專業個性化人才培養模式探析[J].經濟研究導刊,2019(17):107-108.
[3]秦穎,周玲,李雪春,姚志,滕永杰,李會杏,趙紀軍.多形式的個性化人才培養模式提升學生的創新與實踐能力[J].物理與工程,2016,26(S1):216-217+220.
[4]石華.個性化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6,25(01):46-50.
[5]夏國清,劉建旭,陳興華,李娟,張倩.創新型、個性化人才培養模式初探[J].北方經貿,2015(10):251-252+258.
作者:王 菲 單位:山東警官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