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數字經濟下的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前言
高職院校是培育技能型人才、應用型人才的主要陣地,為我國輸送諸多優秀人才,為推動我國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和進步,高職院校在培養人才上也在不斷地進行改革和改進。特別是在近些年,我國為了進一步深化高等教育的改革,提出了在高職院校要適當開展創新創業方面的教育,并出臺了一系列的支持措施。數字經濟視域下,切勿松懈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改革,以推動新時代教育教學的發展。
二、數字經濟背景下高職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與研究的必要性
數字經濟是伴隨著當前蓬勃發展的大數據技術、互聯網技術等現代的信息技術發展起來的。數字經濟的發展促使高職院校的傳統的教育模式要逐漸向著時代化、個性化的教育方向發展,尤其是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在數字經濟的背景下必須要進行改革。因為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理念下,市場經濟的發展對于各種創新人才的需求越加明顯,也對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媒體時代,學生獲得知識的渠道越來越豐富,它促使高職院校在創新創業教育中必須要關注到學生的創新創業的實踐、學習的互動能力等。為此,在數字經濟不斷發展和進步的背景下,需要對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進行改革和研究,以進一步推動我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以及新時代社會對于人才培養的需求[1]。
三、數字經濟背景下高職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目標和思路
伴隨著我國有關創新創業教育政策與規定的相繼出臺,為高職院校指明了發展新方向、明確了育人新使命,需要高職院校從實際出發,以全新的思路在創新創業道路上去實踐和摸索,以求達成創新創業教育目標,這就要求高職院校要進一步進行創新創業教育方面的改革和研究。在數字經濟背景下,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也一定要結合時展的特征和社會的背景來實施創新創業教育的改革。要積極探索在數字經濟背景下,適合學校發展需要的思想政治、知識結構、技術技能教育的創新創業教育發展路徑,不斷尋求新需求和新發展,只為培養符合數字經濟發展的新型人才。把人才創新的成果轉化成現實的生產力,促進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和社會需求緊密連接,為我國發展奠定人才基礎。
四、數字經濟背景下高職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對策
(一)進一步明確創新創業教育的教學目標在數字經濟背景之下,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要進一步清晰和明確對學生的培養目標。學校要充分認識到創新創業教育在人才培養上的重要作用,要適應新時代的發展,數字經濟的要求,明確育人新指標、教學新目標,切實將創新創業教育充分重視起來,讓每一位教師職工將創新創業教育目標放在心底、印在腦中,更要匹配相對應的考核機制,使得該項教學目標更明確、更清晰,進而激發教師職工的斗志和熱情,培育更具責任心、創新精神及創業能力的優秀人才,進而為國家培育出一批出色的、專業的創新創業型人才隊伍,以適應數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國家新經濟的變化。
(二)改革創新創業教育的教學內容為了適應數字經濟的發展。高職院校需從教學內容入手,挖掘與利用教學資源中的創新創業教育元素,在課程目標的設定、課程的設置、課程的結構安排以及課程管理方式等方面都要做出優化和改進,制定出科學合理并且有效的能夠適應數字經濟發展的創新創業教育的教學課程體系。需要說明的是,教學內容的設計要關注到學生發展的個性化以及課程的操作性要強,要充分融入當前的數字經濟的各方面內容以及一些信息技術的內容,在保證教學內容可以順利實施的同時,更好地實現學校的創新創業教育的目標。
(三)改進創新創業教育的教學方法新形勢下,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也需革新和升級,在當前的數字經濟背景下,高職院校要在創新創業教育的教學方法上進行改革,堅持學生在教育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不斷尋求多元化的教學方法,來促進創新創業教育的實施。比如要充分認識到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和當前的數字化趨勢,從而結合實際制定新穎教育方案,可以開展線上線下相互結合的教學方式,這樣既促進了師生之間的相互交流,也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參與精神,可謂一舉兩得。
(四)豐富創新創業教育的教學手段伴隨著各種現代技術的發展和豐富,其和教育的相互融合越來越緊密。在目前的數字經濟背景下,高職院校的思維及思路還需及時轉變,不斷朝向數字化思維、數字化技術、數字化思路方向過渡,進而豐富教學手段、教學模式,不斷推出與時俱進的教學形式和教學工具,如當下時興的翻轉課堂、網上課堂等都可以適當的應用到學校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中,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得學生能夠沉浸在學習的氛圍中,并借助新穎與生動的教學方式方法不斷提高學習效率,還可在適當的時候采用大數據、網絡技術等提升學校教學水平。
(五)開展豐富的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踐活動高校所培養出的各類人才,最后都要進入社會,接受來自社會的考驗。對于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來說,也不可避免,基于此,為了培育更具社會適應性的人才,以及培育更適應當前數字經濟發展的人才,高職院校還需開展豐富多樣的實踐活動,為學生創新創業提供實踐機會,進而磨煉能力、扎實理論基礎、積累經驗,為今后步入社會后的創新創業做好萬全準備。在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高職院校可借助與當地企業的合作契機,將學生引進企業進行實地考察和親身實踐,以此來對學生進行磨煉,實現真正創業前的“熱身”。為了加強學生創新創業水平,高職院校還可加大力度推進產教融合,為學生提供便捷參與實踐活動的機會,做到人人有機會、人人都可提升。另外,還可鼓勵學生利用假期參與各項實踐活動,真正地參與到社會的各項事業和各種工作中,從而增強學生的適應社會的能力,更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創新創造能力。與此同時,有經濟條件的高職院校,還可憑借自身財力和各方面條件,構建“互聯網+”產業平臺,主題與內容完全圍繞創新創業教育,為學生研究、學習、成果展示提供空間,進一步培養與提高學生創新創業信心和決心,為他們將來的成功創業提供各方面的支持。
(六)加強創新創業教育的教師隊伍建設高職院校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的提高離不開教師的正確指導和引導。在數字經濟的背景下,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的教師更要在現有的專業知識和技術的基礎上,利用當前的“互聯網+”優勢和大數據優勢,搜集更多有關創新創業教育內容的教學資源,在對其進行整理和分析之后,尋找到適合學生學習的、可以適應當前數字經濟發展需求的創新創業教育的內容,豐富自己的課堂教學。與此同時,還需學會利用企業優勢、自身教育資源優勢,挖掘現有教師的潛力,為教師提供更多的再教育機會,提高教師的創新創業實踐經驗,增強教師的創新思維和創業實踐能力,培養出具有真正教學能力的“雙師型”的教師隊伍,為適應數字經濟社會的發展以及為社會培養出合格的、出色的創新創業人才做出不懈努力。
五、結語
近些年我國經濟和科技的發展速度是有目共睹的,在這樣的背景下,在大數據和數字經濟發展的狀況下,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也要繼續進行深化和改革,這是數字經濟發展背景下,高職院校教學改革的需要,更是高職院校應該承擔的新時期的歷史使命。雖然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教學改革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但是只要萬眾一心,一定會順利完成教育任務、達成教育使命!
參考文獻
[1]謝和平.以創新創業教育為引導全面深化教育教學改革[J].中國高教研究,2017(3):1-5,11.
作者:陳麗敏 黃雨 劉金平 單位:福建電力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