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村學前教育改革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環境設施落后,規模小,數量少
由于對幼兒園的投入不夠,幼兒園設施簡陋,幼兒沒有足夠的玩具、器械進行游戲活動。在紅星幼兒園中,只有簡單的滑梯和秋千這樣的基本游戲設施,幼兒的玩具也很單一。“目前我國東部擁有中心園的鄉鎮約占75%,但中西部22個省(市、自治區)27284個鄉鎮中,半數左右沒有鄉鎮中心幼兒園。村幼兒園的數量也只占全國行政村總數的10%,也就是說90%的行政村沒有幼兒園,那里的孩子無園可入”。
(二)幼兒園管理制度不完善,存在安全隱患
規范的幼兒園應每班配有“兩教一保”。而在紅星幼兒園中只配有一名幼兒教師,保育的工作則由老師和阿姨平均分擔。1996年我國頒布的《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指出,幼兒園的任務之一是實施保育和教育相結合的原則,有保育才能有教育。同時幼兒園缺乏保健室和門衛室,當幼兒在活動過程中身體受到損傷不能得到立即規范的處理。
二、解決農村學前教育問題的建議和策略
(一)更新農村家長教育觀念
大力宣傳正確的幼兒教育理念,端正幼兒家長不重視學前教育的落后觀念,讓農村家長意識到學前教育對幼兒成長的重要性。“而3—6歲是幼兒發育的最快最佳時期,也是最重要的時期,是形成語言發育,認知、行為及潛能開發的重要時期”,所以要改變農村家長只關注幼兒身體和智力上的發育,而忽視幼兒心理和其他方面各種能力的發育的錯誤觀念。
(二)加強農村學前教育師資隊伍建設
就目前形勢來看,雖然我國很多地方實行編織下鄉政策,但是考上編織的教師大多分在鎮上的公辦園,對于村里或許多鄉下的民辦園還是很缺乏專業的幼兒教師。在對幼兒教師素質的提高上,當地縣鄉政府應加強對幼兒教師的培訓工作。為此,可以嘗試建立鄉村聯動的教研制度,建立縣、鄉鎮幼兒園教師與農村幼兒教師的“手拉手幫帶制度”。同時對于優秀教師實行獎勵政策,以此提高教師教育教學的興趣和質量。
(三)充分利用農村自然優勢發展幼兒教育
雖然農村幼兒園缺乏現代化教育設施,但農村廣闊的田園風景和人文生活給予了幼兒更大的活動空間。農村教師完全可以利用農村獨有的自然條件,運用教學做合一的教育方法,帶領幼兒進入自然,認識自然,了解自然,在大自然中放開幼兒,讓他們自由地探索。讓幼兒在大自然里潛移默化的陶冶情操,培養幼兒對美的感受力。
(四)增加對農村學前教育的經濟投入積極創辦優質園
各級政府要把加快發展農村學前教育作為重點,加大對農村學前教育的建設。努力將幼兒園的設施、環境搞上去,配備現代化教育工具,充實幼兒的玩具、讀物等,為幼兒創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同時對于民辦園要給予支持,通過多種形式開辦農村幼兒園,興辦高質量的學前教育機構。
(五)完善農村幼兒園管理制度,加強園內安全
我國幼兒園實行保教和教育結合的制度,保教在前,所以幼兒教育中解決保教問題是首當其沖的。保證幼兒的生命和衛生安全,是幼兒園展開幼兒教育活動的重要前提,這就要求,合格的幼兒園每班都應配備有一名保教人員。同時幼兒園也應建立相關的保健室,當幼兒的身體出現問題時能得到及時的發現和就診。幼兒園門口應設立警衛室,警衛人員對于外來人員要進行嚴格把關,登記入園,創建安全校園。
三、結論和總結
綜上所述,我國農村教育還存在很大的改進空間,農村學前教育是我國學前教育事業不容忽視的問題。學前教育具有公益性,需要依靠社會的廣泛參與和支持,這不僅要求政府對于學前教育的支持,同時也需要我們每個人正確的看待農村學前教育。解決農村幼兒教育問題固然重要,但是不能盲目求進,要根據當地農村實際情況出發,制定符合當地發展規律的方案,穩步發展,讓孩子有一個愉快、健康有利的教育成長環境。
作者:莊顏超 單位:江蘇省昆山市淀山湖中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