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我國數學教育改革淺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國外的數學教育改革
歷來在數學教育改革中都會出現各類思潮,這實際上反映了不同教育專家學者處理數學復雜問題的態度。在處理這些復雜數學問題上,國際上曾出現過很多口號。“新數運動”是比較有名的,但這一運動最終以失敗而告終。隨后,又有數學學者提出“回到基礎”的觀點,然而,數學教育往往是比較穩定的,外界的思潮、觀點想要改變它的發展方向往往較為困難,回到基礎這一觀點自然不太現實。20世紀80年代左右,受建構主義思想的影響,有學者提出數學教育的改革應該以問題為導向,提出數學教育要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基于這一思想,很多學者提出,數學教育改革要適應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智力發展規律,教學內容設計上要盡量激發學生的興趣愛好。進入21世紀,很多數學教育專家提出數學教育應改革現有的評價模式,不能用考試成績衡量學生數學水平高低,應采取多元的評價模式。綜上,國外學者對于數學教育改革從未停止過,這點很值得國內借鑒。
數學教育的改革應該是動態的,只有不斷地改進數學教育的模式,與時俱進,才能培養出優秀的數學人才,這是我國歷屆政府、教育專家和數學家的共識。實際上,我國政府關于數學教育改革的腳步從來沒有停止過。面對科學技術、生產力水平等的迅速發展,相應的對數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鑒于此,只有不斷改進現有數學教育模式,使得數學教育與我國的國情相符合,才能實現數學助推國家科學技術、國民經濟發展的要求。筆者在調研中發現,關于我國數學教育改革目前有多種共識,數學教育要與實際結合,不能只搞理論化;數學教學內容應該與中小學生的智力發展規律相匹配,不能過于簡單,也不能過于深奧;數學教材內容應該涵蓋生活,不能只是純碎的理性數學;數學教育要采用多種評價方式,不能僅局限于考試,等等。
三、我國數學教育改革中需要聚焦的問題
(一)數學教育的改革應當繼承創新
數學教育的改革理念應該是繼承創新,所謂繼承,就是改革應該建立在原有數學教育模式之上,不是全盤否定、另起爐灶;所謂創新,就是要敢于對原有的數學教育模式進行評價,用創新性思維改革不利于數學發展的教育模式。實現繼承中有創新,創新中有繼承。要想在數學改革中做到這點,就需要政府、教育專家能對我國的數學教育做出客觀、合理的評價,對于比較好的教學經驗要大力推廣,對于已經不適應時代特征的教育模式要大膽地創新,與時俱進的對其進行改革。
(二)我國數學教育的改革應該與國情相適應,實事求是
我國尚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任何事物的發展改革均應考慮到這點,數學教育改革也不例外,必須要充分考慮我國的現實情況,實事求是。對某方面數學教育模式進行改革,一定要深思熟慮,要經過多個專家學者的推敲、論證,使它與我國的社會發展規律相適應。堅持做到大改革進實際、小改革不間斷。
(三)我國數學教育改革中需堅持高標準要求
數學是一門邏輯性、系統性十分強的學科,很多概念理解起來很抽象,學生學起來自然比較困難。但這正是智育的要求,也是培養中小學生智力的有效舉措。我國數學教育改革中需要充分考慮到這點,高標準教學,不能以降低數學教學的標準進行改革。專家學者在編撰各級數學教材時,在滿足學生的智力發展規律、興趣、愛好的基礎上,要盡量提高數學的難度和標準,使數學的教學內容向縱深延伸。此外,數學教育改革中要體現思維教學,培養學生樹立數學思維。
四、結語
數學是一門基礎學科,無論在自然科學,還是在國民經濟發展中,它都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可以說,數學水平直接衡量了一個國家整體科學技術水平的高低。國外向來比較重視數學教育改革,各個時代都有很多關于數學教育改革的思潮。我國在這方面也不落后,數學教育思想更是層出不窮。然而,我國數學教育在發展中尚存在很多問題,比如基礎理論薄弱,應用性差等。
作者:唐兆玄 單位:陜西商洛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