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校計算機教育改革思路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時代在不斷進步,對人才的創新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作為人才培育的主要陣地,承擔著學生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提高的重任。而計算機作為主要應用工具,計算機專業教育更應順應時代的腳步,改革教育思路,將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作為教育重點,讓學生更能適應社會的需要。
【關鍵詞】高校;計算機;教育改革
隨著科學技術不斷的推陳出新,其也越來越多的應用到了經濟發展和國民生活中,尤其是計算機有關的技術的應用。因此,計算機知識的掌握及其有效的運用,已經成為如今大學生計算機教育的基本前提。但當前我國各大高校的計算機教育仍存在很多問題。
一、當前我國各大高校計算機教育存在的問題
1.學校理論知識教學與社會實際需求脫節
學校在計算機理論知識教學和課程設置時,并未對社會需求情況進行實際的調研,不了解企業和用人單位所需要的人才應具備哪些計算機知識和技能,課程設置只是簡單的學習其他高校的設置,導致很多大學生在畢業時找工作會碰壁,有的就算進入了單位,也不得不重新再次學習計算機相關知識。這也顯露出我國當前各大高校計算機教育無法培育出適應社會需要的人才。
2.教材重理論輕實踐,教學內容陳舊和單一
當前大多數的計算機教材內容都偏重理論,忽視了實踐能力的培養。計算機技術每一天都在進步,而通常高校的計算機教材卻要用幾年,完全沒有跟隨計算機的動態發展而實時更新。并且不同專業的計算機教材內容又大致相同,沒有根據專業不同調整教材的內容。這些情形下所培養出來的學生不僅實踐能力差,而且創新能力也較差。
3.教學方法不適合日益發展的計算機教育學科
計算機教學有兩種教學模式,一種是“金字塔型”教學模式,一種是“生物模型”教學模式。前者又被稱為“建筑模型”,教師先講解計算機的理論知識和基礎知識,再結合專業實際應用,這種教學模式雖然能讓學生對理論知識進行系統的學習,但學生無法正確的理解專業知識理論,而且無法靈活的運用。后者是一種基礎知識和理論的擴展應用的教學模式,能讓學生將理論知識和實際應用相結合,但學生無法系統的學習專業知識理論。當前我國各大高校計算機教學多采用“金字塔型”教學模式。
二、高校計算機教育改革思路
1.培養學生的獨立創新能力
我國高校大學生特別是國內重點大學畢業生,他們缺乏實踐操作能力,這和我國高校課程設置有很大的關系。計算機是一門操作性極強的專業性學科,需要專業相關人員能夠熟練掌握和操作基礎知識與技能,并具備獨立解決問題和創新的能力。因此,高校計算機教育應該重視并加強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那么首先必須要轉變教師的教育觀念,讓教師清楚的認識到計算機教學過程不是知識的簡單傳授,在這個過程中重要的是傳授時讓學生學會操作的方法。教師不能將教學內容局限在課本范圍,當學生遇到超過教材范圍和能力范圍的問題時,要正確的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幫助學生解決問題。
2.革新傳統落伍的教學模式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計算機學科作為具有較強實踐性的學科,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已經無法滿足如今社會對計算機人才的需求。各大高校應該積極探索并改革當前計算機教育的模式,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創新性人才。高校教師應該積極的利用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讓他們能夠更直觀的進行計算機學習,增強他們的實踐性和互動性,進而提高計算機教學的效率和質量,讓計算機教育能夠滿足社會的需求。
3.創新符合當代計算機教育的考核模式
計算機學科是一門實踐性和操作性都很強的學科,但高校在計算機學科考試時,卻多使用試卷的方式進行考核,這讓學生為了應付考試,對抽象的知識進行死記硬背,難以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而且,在這種考核模式下,高校無法培育出能夠靈活操作計算機的人才。通過對計算機教育改革的不斷探索,我認為只有改革創新當前計算機教學的考核模式才能夠真正的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例如,試卷部分的考核重視基礎知識的考核,讓學生能夠充分的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考核內容還要結合計算機實際操作。這樣的考核模式,不僅能讓學生掌握理論知識,還能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三、總結
如今,計算機教育應該更注重于實際應用與培養符合社會要求的人才。高校計算機教育應該合理安排設置課程,明確教學計劃,結合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和模式,創新考核方式,讓學生畢業后能夠更好的適應社會,同時也能讓我國培育出更多的創新性人才,進而推進我國計算機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崔婭萍.淺析信息化背景下高校計算機教育教學改革的方向和路徑[J].新校園:上旬刊,2018(1):8-9.
[2]萬緒林.高校計算機教育教學改革研究[J].中國電子商務,2014(1):150-151.
[3]謝娜.淺析高校計算機教育改革的重要性[J].中國信息化,2017(11):93-96.
作者:黃俊 單位:空軍預警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