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實踐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建設路徑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近些年來,在新教育理念的影響下,現代學徒制逐漸成為高職院校改革的重要內容,越來越多的高職院校采用現代學徒制開展教學,采用現代學徒制開展教學的目的是為了在教學過程中,形成一套以學校與企業為主體的聯合教學機制,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實踐型人才,幫助學生真正學會應用各項理論,解決目前在社會發展過程中實踐型人才短缺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建立健全一套高效的實踐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是非常重要的,它對于學校開展現代學徒制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本文通過分析現代學徒制下高職院校實踐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建設現狀以及在這一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就如何加強現代學徒制下高職實踐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建設,學校和企業等應當做出的努力展開深入研究。
【關鍵詞】現代學徒制;實踐教學;保障體系
高職院校作為我國現代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培養實踐型人才、創新型人才的重要作用,對于社會發展具有十分深遠的影響與意義。但這些年來,隨著高職學校規模與數量的不斷增加,社會上卻并沒有出現人才云集的情形,而且相關實踐人才供求失衡問題愈發嚴重,這極大地阻礙了社會發展,對社會經濟產生了不利影響。因此,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相關部門提出了以現代學徒制為基礎的校企聯合辦學模式,該模式旨在培養更多實踐型人才,在傳統理論教學基礎上增加實踐操作,使學生能夠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在這一背景下,如何在現代學徒制下開展更加高效的實踐教學質量保障工作成為首先需考慮的問題,需要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做好現代學徒制教育體系順利推進的各項保護政策,努力推動新型實踐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
一、現代學徒制下高職院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建設過程中的問題
1.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參與主體不夠廣泛。受傳統教學管理理念的影響,目前我國大多數高職院校的教學質量保障工作多是通過教學管理部門負責開展,學校的考核組織在相關教學管理部門的指導下,對學校的教學質量以及教學體系等進行考核與監督,并依據教學管理部門提出的相關建議進行改善與完善,雖然這種方式對于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講,這種僅僅只有教學管理部門參與的考核與監督工作,無法全面保障學校的教學,沒有辦法在現代學徒制下開展更加高效的教學質量保障工作。
2.教學質量評價指標不科學。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學校教師教學質量的考核僅僅以學生的成績為判斷因素,受此理念的影響,大多數學生將重點放在了理論學習上,只是通過死記硬背,將枯燥乏味的理論記錄在腦子里,只是為了應付考試而學習,這樣雖然獲得了較高的成績,但是對于學生的實踐教學并沒有太大的幫助,當學生走向社會之后,依然沒有辦法將理論轉化為實踐操作,對于真實工作沒有較為深入的接觸,無法順利地開展工作,導致學校的教學效果與社會用人需求相背離,難以讓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教學質量也難以保證。
3.教學質量監督工作關注重點不合理。目前很多高職院校在開展教學質量監督工作的過程中,只關注最終的結果如何,而不重視得出這些結果的過程,這就與開展學徒制教學的初衷相背離。教學質量工作保障體系建設的重點應當是關注教學過程中的質量,但是在實際的操作與執行方面,相關的教學管理部門僅僅是通過考試等方式對教學的結果進行監督,卻忽視了對教學過程的把控,這使得教學質量很難得到全方位的保障與提升。比方說,很多教學管理部門都會在考生結束后統計學生的成績,只會通過這個班級分數變化對整個班級的學習質量進行評價,但是卻忽略了這個過程中有沒有做到因材施教,有沒有其他因素對教學質量產生影響,學生除理論之外的其他素質有沒有提升,這樣的結果根本沒有辦法反映教學質量,并且還對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建設重點產生了非常不利的影響。
4.合作辦學存在阻礙。現代學徒制的最大特點就在于需要學校和企業共同推動,共同制定招生方案與培養方案,共同培養實踐型的人才,但是企業由于資金投入等原因,往往缺乏長期的合作動力,又因為直接在社會上招聘或者通過校招等渠道招聘人才,成本更加低廉,并且比較容易找到自己專業對口的人才。因此,很多企業對于培養專業型實踐型的人才、開展校企合作辦學并不十分熱衷,缺乏與學校合作的意愿與動力。
5.師資力量有待提高。作為校企聯合辦學的辦學模式,現代學徒制的另一大特點就是雙師教學模式,在這種模式下,學校教師和企業里的指導老師共同為學生授課,組成一個既有理論指導又有實踐教學的教學團隊負責為學生教學,使學生能夠在實踐中應用理論知識,達到實踐與理論溝通學習的目的。此外,學校與企業也可以通過聯合研發技術等工作,推進雙方的合作使雙方的合作更加的密切。但是,目前的雙師建設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雙方的合作并不深入,理論教師和實踐教師的對接存在問題,并且還面臨著其它方面一些阻礙,因此雙方的合作以及師資力量都有待提高。
二、現代學徒制下完善高職實踐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建設的重要性
1.培養更多的實踐型人才。社會進步與經濟發展離不開人才的支持,雖然以往的教學模式與教學經驗為社會的發展提供了非常多的人才,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以及社會的變革,傳統教學模式與方法已經無法像往常一樣培養出社會發展所需要的人才,實踐型人才少之又少,阻礙了社會進步與經濟發展。因此,需要相關的高職院校進行變革,建立新的教學形式,建設完整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以及教學質量的評價體系,真正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為社會提供更多優秀的實踐型人才,解決新時代社會實踐型人才不足的問題。
2.轉變傳統職業教育的教學方式。在新的教學理念下,現代學徒制的出現是理論與實踐相統一的重要表現。這一理念的提出為培養實踐型人才打下了牢固的基礎。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高職院校在過去的教學設置里,主要是以基礎理論知識為重點,很多教師與學生對于實踐能力的運用并不非常的熱衷,這樣的理念導致高職學校在教學考核以及教學質量保障的工作中出現了偏差。在考試質量評價以及考核方面存在著非常嚴重的問題,極大地阻礙了學校教學質量的提高。在這種環境背景下,學校與企業聯合開展現代學徒制教學,積極完善高職實踐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建設是非常重要的,對學生的實踐水平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還為實踐教學打造了一個非常好的平臺,有效推動了傳統教育形式改革。
3.改善學生的就業狀況。傳統的教學方式以及培養制度使得高職院校出來的學生大多數都只對技術理論知識有較深入的了解,對于實踐操作卻沒有非常深入的研究,這就導致學生在畢業之后面臨著就業困難的問題。學生在進入企業后,面對陌生的實踐操作會有一種迷茫感,沒有辦法很快的融入工作之中,實現從學校到企業的快速轉變。而現如今隨著現代學徒制的應用與普及,學校的教學水平逐漸提高,教學質量也有了保障,使得越來越多的實踐型人才在畢業之后可以很快融入到企業中和相應的工作實踐中,企業也非常愿意接收這樣的人才,這不僅有利于學校與企業的良性互動,同時也提高了學校的知名度以及學生的報考意愿,吸引更多優秀學生加入到學校中,實現了良性人才培養應用循環。
4.提高實踐教學質量。長期以來,課堂教學模式使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在課堂上,教師是教學的主體,教師將大部分的時間與精力放在基礎知識的教授與學習上。教師教授的內容,前期都有教學方案以及教學大綱的規定,沒有很強的變通性,并且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較少,沒有辦法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就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很多問題沒有辦法讓教師在第一時間知道并給予幫助,長期如此,嚴重阻礙了學生的學習效果的提高,教學質量也難免會受到影響。而現代學徒制的發展,可以讓學生積極的參與到實踐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在實踐中接受老師的指導,有利于學生與教師之間的合理溝通交流,可以讓教師及時發現學生的問題并作出糾正,教學質量得到了提高。但是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雖然學生發揮的主動性更加強烈,老師只是做實踐指導,但還是要重視教師的指導作用,學生依然需要在老師指導下完成相關的實踐操作,否則很容易讓學生的實踐操作出現偏差。
三、現代學徒制下高職實踐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建設路徑
1.完善實踐教學保障體系。高職院校教學過程中必須加強對學徒制建設所需要的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視,特別是校企合作環節,良好的校企合作關系可以幫助學生實現更快的成長。企業作為學生實踐的主要引導者,除了要安排員工管理學生實踐之外,也應當主動參與到高職院校實踐教學保障體系建設工作中,及時為相關工作順利開展提供建議,通過提供辦學資金以及模擬實踐課教學資源等,從多角度幫助學生成長。此外,政府也要加強對高職院校學徒制建設工作的重視,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和高職院校教學特點,及時為高校相關環節的建設提供建議。在該過程中,政府也可以作為相關就業信息的提供者和高職院校發展的監督者,在為高職院校提供企業用人需求等相關信息的同時,為高職院校與企業的合作提供相應的機會,引導企業接收高職院校需接受實踐教學的學生,為每一個學生都找到自己的“師傅”。也就是說,高職院校在開展學徒制實踐教學的過程中,政府和企業都有不同程度的參與,最終培養出來的人才是各方共同努力的結果。
2.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在現代學徒制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對學生差異的重視,這也是學徒制教學和集中授課教學的典型差異之一,不同學生的性格不同,在學習上的天分以及對待學習的態度、學習投入度和最終的學習成績等都存在相對明顯的差異,而在為學生安排師傅的過程中也應當加強對該類差異的重視,結合學生差異來為學生安排老師,可以給學生提供更具針對性的教學,學生的學習速度和學習效果等都會明顯改善。在該過程中,高職院校首先應當做好學生理論教學工作,安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尊重學生的學習差異,通過適當調整課程進度等方式幫助學生掌握相應的理論。同時,高職院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應當加強對教學專業與學生匹配性的重視,結合學生的專業特點和理論實踐重點來安排對應的實踐,可有效保障其學習質量。例如高職院校會計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要向學生講述會計基本理論之外,還應當結合會計電算化和會計信息系統特點等對學生進行教學,建筑、電子商務等方向的會計工作也會存在差異,這都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其考慮進來,在此基礎上進行深層次的教學,保障學生的學習質量。在教師的理論教學基本結束之后,高職院校即可結合學徒制特點來為學生分配不同的教師,由教師帶領學生對相關知識進行新一輪的探索。在學徒制推廣落實之后,教師可以結合自己所接收學生的特點來補充其理論教學的各項內容,用學生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幫助學生記憶相關理論,并在后續實踐中直接將理論應用起來,學生對所學理論的認識將會更加深刻。而針對學生學習的專業差異,教師也應當加強對專業實踐和理論占比分配的重視,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所學理論等形成更全面的認識,為學生打造針對性的學習計劃。例如工程造價專業的學生,其理論和實踐壓力都相對較重,在學徒制模式下,教師可以直接安排學生到工地參加實踐,學生對工程造價各環節可能遇到的問題等將會形成更全面的認識。為此,高職院校學徒制教學過程中必須加強對差異化教學的重視,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以及專業特點等來綜合調整教學方向,不斷提高學生學習質量。
3.重視階段式人才培養。高職院校學徒制教學過程中也應當加強對階段式學生培養工作的重視,通過將理論學習和時間學習分開,引導學生在學習理論后再接觸實踐,可以收到相對較好的效果。特別是在實踐環節,企業教師要加強對學生學習情況和實踐重點的重視,在開始的一段時間可以先安排與學生年齡相仿的員工來帶領學生了解基本的實踐操作規范,幫助學生對實踐重點以及自身素質等形成基本的認識。在學生掌握了實踐的基本技巧之后,再安排經驗豐富的老員工帶領學生接觸更高層次的實踐內容,引導學生正確分析實踐和理論之間的關系,對不同狀態、不同情境下應當選擇的實踐手段以及可以采取的實踐形式等也會形成更全面的認識,學生的學習效果明顯改善。同時,高職院校還應當加強與企業的定期互動,通過不定期考核等形式,由企業將學生的實踐情況反饋給學校,學校可以結合收到的學生情況來安排教師調整理論教學進度,同時對學生采取差異化教學策略,在保證學生理論學習扎實性的同時,為學生安排不同難度的實踐教學目標,引導學生在實踐中進一步鞏固所學目標。隨著實踐教學的深入,學生對自身學習特點以及理論學習存在的不足等也會形成較為清晰的認識,會在后續學習過程中努力補足自己的短板,整體學習效果自然得以保證。
結語:
高職院校推行學徒制教學是響應職業教學轉型的重要決策,通過不斷加強校企合作,可以提高學生的實踐水平,學生對社會的適應性也會更強。同時,隨著校企合作的深入,學生接觸的理論也會更具綜合性,對教師教學內容也會形成更深刻的認識,學生學習積極性較以往明顯增強,會更積極參與到實踐過程中,不斷增強自身綜合素質,最后成長為社會需要的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田紅磊,蔣金偉,紀海玲,等.高職院校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雙師型"教師團隊構建策略研究[J].工業技術與職業教育,2020,18(1):102-104.
[2]桂文龍,劉俊棟,蘇治國,等.高職院校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實踐探索[J].高教學刊,2020,(15):108-111.
[3]何宗明.高職院校"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研究——以市場營銷專業為例[J].知識經濟,2020,(11):132-133.
作者:陽軍 陳浩陽 張維珂 單位:天門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