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職業指導課程的教學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信息技術的涵義
通過電子計算機和現代通訊手段來獲取信息、傳遞信息、存儲信息和分配信息的技術就是信息技術。根據我國專家學者的觀點,信息技術是研究信息的產生、獲取、傳輸、識別和應用的科學技術。國際聯合國組織對信息技術的定義是對信息的加工和處理中的應用,技術工程的管理和訓練方法的應用,計算機與人、機器之間的相互作用。從廣義概念上來說,信息技術是用來擴展人的信息器官功能、協助人們有效地進行信息處理的一類技術,包括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光電子技術、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等。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在近些年的使用比較頻繁,但在教育中引入信息技術并不僅是指大眾的網絡技術和計算機,而是在當前大的信息環境下的側面反映。對于中職學生來說,獲取信息的途徑不僅包括計算機和網絡技術,還包括圖書館、傳統媒體,也可能是教師的數字化應用信息。從狹義概念來理解,信息技術進入職業指導課程教學是一個多重的概念,是為了使學生的實踐精神與創新能力在課堂中落實到實處,并在現實生活中得以發揚。信息技術與職業指導課程教學的結合,是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的目的與任務相互整合的統一。
二、信息技術環境現狀分析
世界經濟的發展促進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當下信息化已經成為全球化發展的必然趨勢。在世界范圍之內產業結構的調整以及教育的發展都需要信息技術的參與。從2015年至今,我國消費電子信息制造業進入快速發展的新階段,增長速度保持在10%左右,并始終維持平穩發展的態勢。從當前我國高等教育學校信息技術環境的發展現狀可以看出,當下信息化建設正處于良性地發展趨勢。如軟件與硬件的共同建設與協同發展,可以提高學校教育教學的質量,優化內涵式的信息發展模式,加快推進人才培養的模式,優化資源配置,促進學校辦學機制的改革。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帶來教育信息化時代,各級教育部門和學校都展開了技術基礎設施建設,硬件水平得到很大程度地提高,尤其是人力資源水平的提高,教師的專業發展也得到全面提高。正確的信息技術可以有效培養教師的專業技能,豐富教師的專業理念。通過現代信息技術來幫助和支持教師投入到教學工作當中去,保證學校信息化建設可以得到實效發展。掌握基本的信息技術能力可以有效促進教師的個人發展,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科研能力。作為一名教師,現代信息技術給了我們許多學習的機會,也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如果在課堂上松懈就會對學生的學習產生影響,因此教師需要不斷更新和反思教學過程,分析教學過程中的不足,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改進方案。
三、信息技術環境對職業指導課程教學的影響
1.優化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
在信息技術環境下,網絡已經滲透到社會發展的各個角落,并在高等教育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實踐證明,在信息技術環境下,借助網絡可以優化職業指導課程教學的方式與方法,加快知識速度的更新,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與學生的學習方式。同時,職業指導課程的設置還可以實現與信息技術的深入融合,給學生更為完善地指導,引導學生借助網絡豐富自己的職業知識,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逐漸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和綜合素質,適應現代社會對學生的要求。此外,信息技術還可以完善以多媒體教學為核心的教學載體,創新教師的教學方式,為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就業實踐。
2.弱化職業指導課程的教學可信度
信息技術環境之下,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變多,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職業課程指導的可信程度。比如微信、QQ和微博等社交平臺的出現,尤其是百度和谷歌等搜索引擎在職業指導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有時候學生掌握信息的實踐和內容要比教師要早、要豐富。可見,信息技術優化了網絡文化的環境,改善了學生對于事物的認知方式和接受方式,使得學生敢于質疑教師的職業指導教學。因此,職業指導課程教學的可信度逐漸下降,職業指導教師的專業素養和知識儲備受到很大的挑戰。
3.學生辨別信息的能力受到考驗
信息技術環境為學生獲取大量信息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也為技工院校掌握學生的就業情況以及擴大了求職范圍,教師可以利用網絡上的數據分析為學生提供針對性的職業指導。但是信息技術環境使得信息的傳播比較隨意,而且信息的質量得不到有效的保證,這對學生辨別事物和有效信息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考驗。如現在網絡上的一些虛假招聘信息,會利用學生的就業心理實施詐騙,這會影響學生就業的信心與積極性,嚴重地還會導致學生陷入傳銷等,對學生的安全產生威脅。
四、運用信息技術提高職業指導課程教學實效的相關措施
1.加強教師師資隊伍建設
在信息技術環境下,技工院校應當積極打造專業的職業指導課程的師資隊伍。針對學校的實際情況對職業指導教師開展專業的培訓,從教師的教學技能以及教學內容等入手,借助信息技術豐富的教學資源,提高教師自主學習的能力,引導教師使用網絡上職業指導的相關教學資源,不斷補充知識體系。同時,還應當為教師普及就業政策和相關的就業規定,使教師可以了解更多專業的就業知識和政策,促進教師的更快成長,為學生傳遞更多更有用的信息。不斷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和職業技能,為學生提供更多、更有用的職業指導,從而提高學生辨別網絡信息的能力。除此之外,學校還應當積極培訓學校的輔導員,邀請各個行業的專家和精英等為學校的教師和學生進行培訓,不斷充實職業指導教師的后備力量。
2.調整職業課程的教學內容
傳統職業指導課程教學內容單一,比較枯燥。在信息技術環境下,職業指導課程的內容應當緊密貼合現代網絡信息,在就業形勢變化的原則之下,圍繞當代學生的職業規劃和學生個體實際情況,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有效地收集學生的就業信息,有效地辨別和利用現代網絡信息指導學生。此外,教師還應當根據每一個專業的特點和每一個專業的就業形勢,結合網絡上和職業指導課程教學的實際內容,從生活中的實際案例中出發,提高學生參與職業指導課程的積極性。如教師在上課的時候可以給學生提供一些與就業相關的網絡鏈接,學生針對鏈接中的內容在課堂上進行溝通與交流,這時教師對學生的疑問進行指導。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現代信息技術對學生帶來的負面影響。教師還可以在網絡上選擇一些經典的案例,從專業的角度指導學生的職業發展規劃,引導學生對自己的職業選擇進行深度思考,做出科學合理地規劃。
3.創新職業指導課程的教學方法
在信息技術環境下,職業指導課程應當從中職學生的心理需求和職業需求出發,創新課堂教學方式與方法,提高職業指導課程的實踐性。比如教師可以以網絡環境為載體開展“云課堂”教學,將相關視頻上傳到網站上,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個人的愛好自主選擇職業指導課程,并設置留言功能,與學生實現實時互動,提高學生參與網絡課程學習積極性。還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采訪優秀校友,讓學生吸取到前人優秀的就業經驗。也可以在課堂上進行模擬招聘活動,或者借助微信、微博等平臺一些相關的就業信息。
五、小結
綜上所述,中職學生職業指導課程是對教師多種素質進行考量的課程,學生的就業關系到學生自身、學校、家庭以及社會等多個方面。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創新地使用現代信息技術,完善職業指導課程體系,彌補傳統職業課程指導課程體系的缺陷,為學生未來的良好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潘婷.運用互聯網思維推動高校大學生職業指導工作的開展[J].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6).
[2]陸春桃.信息技術環境下廣西職業院校數學課程教學的建設思路[J].大眾科技,2014(11).
[3]孔震,白琨,白潔.以互聯網思維編寫高職就業指導課程教材——以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3).
作者:周小燕 單位:廣西機電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