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小學品德與社會中“三生課堂”的教學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小學品德與社會是一門具有重要德育教育意義的學科,教師不可忽視對于這門課的教學探究,要打造小學品德與社會的“三生課堂”,構建生命化、生活化、生態化的有機高效課堂,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升核心素養。
關鍵詞:“三生課堂”;多媒體技術;合作式課堂;熱點新聞
“三生課堂”是一種新型的課堂模式,這種教學方式具有高效性、快捷性、生動性、可操作性等特點,有利于學生較好的接收知識,從而提高小學生對品德與社會課程的興趣。
一、結合多媒體技術,激發學生興趣,打造生命化課堂
多媒體教學是現代教學中的一種新型教學手段,它是利用文字、圖片、影音、動畫等多種形式向學生傳遞信息的教學方式,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一般不如語數外得到學生重視,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較慢,因此,小學品德與社會中教師應該不斷引進新的教學方式,將先進的多媒體技與傳統教學模式相結合,從而形成新鮮生動,內容豐富多樣的課堂教學新模式,并進行合理地課堂導入,利用視覺與聽覺等多角度的感官刺激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在看與聽的過程中實現知識的理解與記憶,還要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加強文化修養與人文素養,真正地實現生命化課堂。例如,在講解六年級上冊《生命是寶貴的》一課時,我首先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了歌曲《搖籃曲》,伴著輕快優美的歌曲,我進行課堂導入:“同學們,你們認為這世界上最偉大的人是誰呢?”同學們異口同聲的回答“媽媽最偉大,媽媽生出來我們。學生激起了對本節課的學習欲望,我又利用投影儀為學生展示了圖片“嬰幼兒時的照片”,可愛的小寶寶,美麗溫柔的孕婦媽媽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我借助圖片順勢展開了本節課的知識點講解——生命是寶貴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知道生命孕育、誕生、成長、的艱辛,感悟到生命來之不易。通過多媒體的導入,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從而打造生命化課堂。
二、采取合作式課堂,培養發散思維,打造生態化課堂
合作化的教學課堂秉承合作的教學理念,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優勢與劣勢,重視發揮全體學生的全面性,力爭發現每一位同學的閃光點。小學品德與社會重視培養學生的德育教育,潛移默化地增強政治敏感度,提升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新課改要求教師創新教學模式,開展新型課堂,如合作探究式課堂以及自主探究式課堂,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合作式的學習課堂通過學生自由結組,集思廣益,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教學體系,學生通過相互交流可以取長補短,提高各自的溝通與交流能力,真正實現生態化課堂,讓學生自由思考,自主學習,自然成長。例如,在講解《與歷史文化名人對話》一課時,我首先在多媒體上播放了四大名著的電影片段,調動學生興趣,然后展開課堂合作活動,我提問:“同學們都知道哪些偉大的作家和作品呢?能不能和同學們分享一下呢?”隨后我組織小組討論,讓學生進行表達自己的想法,并予以點評,組織同學相互交流自己喜歡的音樂、繪畫、文學作品。最后總結本課重點:知道音樂、繪畫、文學史上的代表人物及其成果,并從中感受歷史文化名人的品質和獻身藝術的精神。學生通過討論得出許多答案,教師應該時刻關注到班級里的每一位學生,讓每個小組都派代表進行回答,這樣有利于因材施教,培養發散性思維,打造了生態化的課堂,提高了學生的溝通和交流能力。
三、加入熱點新聞,樹立正確價值觀,打造生活化課堂
在課堂的具體教學環節,教師可以選取小學生能理解的熱點新聞,聽說過的時政進行課堂導入或者鞏固提高,提升學生的社會責感,決不能將課本知識與現實生活進行割裂,應該讓學生學生了解社會,關注身邊的人和事,將理論與現實相結合。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若不能采取良好的教學方法就會枯燥單調,形成機械化的說教,而時政與身邊新聞的融入有利于活躍課堂氣氛,增強學生的對于現實問題的實際分析能力,教師可以從而進行生活化的課堂建構,提高學生的現實觀察與體會能力,學以致用,從而樹立學生正確的價值觀。例如,在講解《傷心的地球母親》一課時,我放映了視頻《敕勒歌》,“天蒼蒼,野茫茫,湛藍的天空,潔白的鳥兒,一望無際的原野,成群結隊的羊兒,大自然的美妙就在于到處都散發著生命的氣息。”,可是現如今我國過分注重經濟發展,工廠廢氣,工業廢水,各種污染源極大的破壞了我們美麗的大自然,破壞了地球,這樣的自然風光就快消失殆盡了。我播放央視新聞《每周質量報告》,廣東的一家工廠嚴重污染了當地水源,學生通過了解現在的社會現實,強化了保護自然,白虎環境的意識。樹立了尊重地球,尊重生命的正確價值觀。新聞的融入調動了學生對教材學習的興趣,貼近實際,打造了生活化課堂。總而言之,教師應該不斷創新教學模式,利用多媒體技術,開展合作式課堂,融合熱點新聞,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打造小學品德與社會的“三生課堂”。
參考文獻
[1]項紅偉.探討小學思想品德課教學的有效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5(21):66-67.
[2]李湘春.提高小學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效率之我見[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1):16.
作者:杜作法 單位:湖北省襄陽市襄州區峪山鎮方集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