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共選理論視閾下的英語寫作教學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根據Sinclair共選理論基本觀點,運用語料庫進行英語寫作教學實踐,通過培養學生觀察和分析詞匯和詞匯之間的共選、詞匯和語法之間的共選的自主學習能力,探討共選理論對提高英語寫作能力的有效性。
關鍵詞:共選理論;語料庫;英語寫作
語料庫中大量真實的語言事實顯示,同一語境下的語言單位之間相互制約、相互篩選。外語教師面臨的難題之一是如何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語言準確是二語寫作最基本的要求。在全國大學英語四級統考作文的評分體系中,各個分數段都以語言錯誤的多少作為評分的標準。在傳統語法中,語法和詞匯一直被認為是語言基本模式的兩個范疇,于是形成語法和詞匯相對立的二元教學模式,且在外語教學中經常出現兩個極端,即“或是過度強調語言結構能力的培養,或是過度強調語言的實際交際和使用”[1]。20世紀80年代起,語料庫語言學的迅速發展揭示了許多語言事實,傳統的語法和詞匯相分離的語言學理論和語言教學理論受到了極大的挑戰。因此,重新定位語法、詞匯,重新審視語法和詞匯關系就變得緊迫。Nat-tinger和DeCarrico(1992)曾指出,短語是語言教學的理想單位[2];Ellis(2008)也認為語言習得就是學習形式和意義相統一的短語[3]。具有較強可操作性的共選理論,為外語學習提供了一個有益的框架和路徑。
一、共選理論與書面表達
(一)共選理論
語料庫語言學重要的創始人之一Sinclair的基本觀點是,共選理論尤其強調詞匯和語法不可分離的緊密關系,語言使用具有短語傾向。但共選理論視角下的短語是指交際活動中詞語反復共現(或共選)組成的詞語序列。其中,最基本的共選關系有兩個,即詞匯和語法的共選(曾稱作類聯接colligation)、詞匯和詞匯”的共選(曾稱作詞語搭配collocation),以及由兩種基本共選關系構建成的另外一些更高層面的共選關系,如語義偏好(semanticpreference)和語義韻(semanticprosody)。其中,詞匯和詞匯的共選指的是核心詞(語料庫中稱為節點詞)與搭配詞在一定范圍內呈高頻次共現;詞匯和語法的共選指的是核心詞與語法范疇之間的共選;語義偏好是核心詞與具有一定語義特征的詞語的共現關系;語義韻是核心詞與周邊詞語共同顯示出來的說話者的態度立場[4]。如果說前兩種共選屬于結構、形式方面的相互制約,那么后兩種共選顯然屬于意義表達需要,而語言交際中形式與意義共選,二者密不可分。
(二)書面表達
全國大學英語四級作文評分標準中(滿分15分),如果滿足“切題,表達思想清楚、文字通順、連貫性較好;基本無語言錯誤,僅有個別小錯”,那么考生可得13~15分;如果短文“基本切題;某些地方表達思想不夠清楚、文字勉強連貫;語言錯誤相當多,其中有一些嚴重錯誤”,只可得7~9分[5]。標準中除了落筆前必須的“審題”外,其他要求實際上都基于語言使用是否準確。2018年初的《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對各個級別的英語能力有比較細化明確的要求。其中表12(五級)詞匯知識運用能力規定“能使用相關的詞匯和詞組,討論熟悉的話題,能恰當使用常見的固定表達”;表13(五級)句法知識運用能力要求“能有效使用語言結構,能使用多種句式結構”等,都強調表達時運用詞匯、搭配、句法結構綜合語用能力。
二、研究設計
(一)主要目標及采用的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調查法、文獻法、實驗法等多種方法,從二語習得、語料庫語言學等多個視角,對以共選理論為框架指導的寫作教學進行研究與實踐,以增強學生語言多層面共選意識,提高學生詞匯間共選、詞匯語法共選等搭配使用的準確性,實現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興趣、自學能力及書面表達能力的目標。
(二)研究方法
研究對象為某大學二年級英語專業的兩個平行班,約80名學生參與本實驗研究,實驗周期為一個學期。實驗開始前對兩個班級進行了寫作前測,學期結束時進行了寫作后測。作文由兩位經驗豐富的教師進行評分,評分依據為全國大學英語四級作文評分標準。每份作文的最后得分取兩位閱卷人給出的平均數。評分后將數據輸入電腦,運用統計軟件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作為參照對比,進行分析。控制組按照傳統的講練結合課堂教學方法授課。實驗組分成若干小組,要求各組課前先挑選出各個單元的核心詞,并利用BNC語料庫完成自主學習,然后帶著觀察到的語言現象在課堂上進行討論分享,間或有測試作為補充。實驗開始前向學生演示講解如何操作使用語料庫,并要求學生重點關注“共選”關系,即詞匯間的共選和詞匯語法的共選。本次研究假設為不同教學方法的學習者學業成績無顯著差異。
(三)研究過程
前測結果表明,兩個班成績沒有顯著性差異,于是隨機選取1班作為共選理論教學模式實驗班,2班為采用傳統的講練結合課堂教學方法授課。教學實驗過程中分為以下三步。第一步為自主學習階段,課前通過自學、合作學習觀察核心詞在上下文中使用特點,并利用BNC語料庫查看詞匯間的共選或者詞匯語法的共選;第二步為課堂討論階段,各組代表講解小組任務成果,全班共享、點評,教師協助完成歸納總結;第三步為書面表達,課堂上限時完成寫作。其中,師生共同參與如下部分教學。1.詞匯和詞匯之間的共選對比名詞problem和question前面動詞使用差異。課堂上利用在線BNC語料庫,分別對problem前4的詞語里動詞搭配進行檢索,得到相關的語境共現5130條。按出現頻率的高低來分,排名前6的高頻詞分別為solve、cause、deal、present、get和pose。其中,solve、cause與problem同時出現的頻率比分別是31%和21%,這表明problem與solve、cause兩詞在語境中共現的情況比較普遍,占52%。由此可得出結論,problem常跟動詞solve、cause搭配。語境條中隨處可見類似搭配,如,solvealotof(或者anyofthese、theworld’s、thetechnical)prob-lems,etc.同樣,經過對語料庫中question前4的詞語里動詞搭配進行檢索,得到相關的語境共現5395條。按出現頻率的高低排名前5的高頻詞分別為ask、answer、raise、call和beg。其中,ask、answer與question同時出現的頻率比分別是23%和19%,由此可以得出結論,question常跟動詞ask、answer搭配。2.詞匯和語法之間的共選英語語言結構中,定語的位置一般比較固定,單個詞作定語時,多置于其所修飾的名詞之前;呈一定的結構式(短語和從句)作定語時一般置于被修飾的名詞之后,被稱作后置定語。觀察研究“名詞+單個形容詞”作后置定語這一語言現象,語境共現95094條。按出現頻率的高低來分,排名前7的高頻詞分別為available、Inc、old、Ltd、international、involved、concerned。以上有些詞匯多出現于公司企業中,這里觀察研究學生常見卻又難于理解或易用錯的兩個具有代表性的形容詞available和concerned。Available語境中常見句子(片段):一是,…therearesomeusefulleafletsavailablefor50peach…;二是,…andtherearemassesofgamesavailableforittokeep…實際上,形容詞作后置定語可以擴展成一個定語從句結構,即:…someusefulleafletsavailablefor50peach→…someusefulleafletsthatareavailablefor50peach.部分以-able、-ible結尾的形容詞具有被動意義,除了上述的available外,其他如reliable、obtain-able、imaginable、transmissible,等。Concerned語境中常見句子(片段):department(或twogentlemen、parties、individuals、localauthorities、activity…)concerned…concerned一類由動詞過去分詞轉化而成的形容詞作后置定語,同樣可以擴展成一個定語從句結構,即:departmentconcerned→departmentthatisconcerned.形容詞作后置定語更精煉、簡約、言簡意賅。
(四)結果討論分析
課程結束后,學生參加了期末考試,對其成績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兩班平均分分別為71.2926、66.6153,標準差分別為8.53008、9.56038。獨立樣本分析可知,F=2.612,p=0.110,兩總體方差齊。t=2.311,df=78,p=.023,可以認為兩總體的均值存在顯著差異。同時,兩總體均值差的95%置信區間(.6487,8.7058)沒有跨0,證實了以上推斷,即兩總體均值存在顯著差異。分析表明拒絕假設,實驗班和控制班的成績均值存在顯著差異。雖然沒有數據表明實驗班和控制班在書面表達的準確性方面存在顯著差異,但實驗班寫作的準確性要高于控制班。
三、提高書面表達能力的對策
第一,樹立共選、共現的概念。英語寫作教學分為基礎階段和提高階段,基礎階段側重簡單句、并列句的構式表達,通過多讀培養語感,閱讀文本遇到生難詞,尤其是動詞、名詞、形容詞等實詞時,不建議查詞典,引導學生聯系具體語境“猜詞”,漸進接受形式、意義共選,關注語境中各種形式的高頻“共選”“共現”詞語序列。第二,強化詞匯間共選、語法間共選。心理學研究告訴我們,學習語言以較長的詞塊單位記憶更為有效。學習成績優異的同學大多數都有意無意地運用記憶技巧,識記大于單詞的一個語言單位。因此,必須強化學習過程中詞匯間共選、語法間共選的意識。同時必須加強詞法、句法基礎知識的鞏固學習,保證準確、流利的書面表達。第三,利用語料庫提高表達能力。語料庫能零距離提供最直觀的真實語料,激發學以致用的內在動機,因此要滿足意義交流和更高層次的文化溝通,就要教會學生使用語料庫,有效促進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1]Widdowson,H.G.Knowledgeoflanguageanda-bilityforuse[J].AppliedLinguistics,1989(10):132.
[2]Nattinger,J.R,J.S.DeCarrico.LexicalPhrasesandLanguageTeaching[M].London:OxfordUniversityPress,1992.
[3]Ellis,N.2008.Phraseology:Theperipheryandtheheartoflanguage[A]//InF.Meunier&S.Granger(eds.).PhraseologyinForeignLanguageLearningandTeaching[C].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Benjamins.
[4]Sinclair,J.TrusttheText:Language,CorpusandDiscourse[M].LondonandNewYork:Routledge,2004.
[5]新東方在線.2017年6月英語四級作文評分標準[EB/OL].(2017-06-15)[2018-02-20].
[6]衛乃興.共選理論與語料庫驅動的短語單位研究[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2012(1):1-6.
[7]陸彥.基于語料庫的詞塊教學對英語翻譯能力影響研究[J].哈爾濱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3(6):200-203.
[8]陸軍.共選理論視角下的學習者英語型式構成特征研究[J].現代外語,2012(2):70-78.
作者:陸彥 單位:廣東女子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