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職平面設計專業校企合作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高職院校在應用校企合作模式來培養平面設計職業人才的情況已經不在少數,雖然這種方法對提升學生實踐能力效果顯著,但從當前來看,高職院校在構建校企合作模式中仍然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本文針對當前高職平面設計專業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策略。
隨著我國逐漸發展高職教育,革新其教學模式、教學方法與教學理念,學生可在良好的教學環境中激發自身學習興趣,從而提升自身專業能力。當前,一些企業為了提升自身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對學生專業能力要求越來越高,從而要求高職院校需以企業用人需求為標準來重新制定教學計劃。在此情況下,高職院校需構建校企合作模式來實現這一計劃,讓學生在實訓過程中融合自身理論知識,為日后專業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一、高職平面設計專業構建校企合作模式的重要意義
平面設計專業相比其他學科具有很強的綜合性,需要學生具備基礎繪圖、美學技巧、計算機技術與設計學等相關能力,且在大量實踐與研究中才可設計出與人們審美相符合的平面作品。一般來說,平面設計師對周圍事物敏感程度極高,如流行、經濟、心理等元素皆會影響到平面設計師的最終作品。但從當前來看,高職院校在教學平面設計專業時往往并不重視這些影響因素,而是在教學過程中以封閉、單調且重復的教學內容為主,反而以理想主義的唯美型設計內容為主要課題。這些課題實際上已經與當前時展及職業實際需求脫節,從而導致學生在畢業后面臨就業失業現象。高職教育在發展過程中與企業進行合作已經是必然趨勢,企業具備雄厚的資金力量作為后備支撐,而高職院校具備堅實的師資基礎及先進科技培養學生,二者可通過合作與共同來共同分享資源,形成新時代下的人才培養渠道,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融合理論知識,準確掌握Illustrator、Photoshop等相關平面設計基礎軟件,以此培養學生平面設計技巧、平面制作技巧與平面創意藝術等能力。同時,校企合作模式下,學生可將自身技能與企業崗位相互契合,并在學習過程中累積實踐經驗,學生畢業就業難題將迎刃而解。由此可見,高職院校平面設計專業構建校企合作模式的重要價值,不僅對學生未來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更為高職教育持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二、高職平面設計專業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實踐能力薄弱。近年來,我國人才市場在招聘所需人才時,企業基本會要求應聘人員具備一定年限工作經驗,這種情況說明企業面對剛剛畢業的高校生,尤其是實踐操作能力方面并不認可,認為畢業生進入企業工作無法給企業帶來更多利潤,且需要漫長時間來對畢業生進行人才培養、實踐培訓。同時,高職院校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雖然高職院校已經著重強調培養學生實踐能力,但由于學生接受過多理論知識,且實踐操作機會接觸較少,從而導致企業用人需求始終與高職人才培養內容存在差異性。在此情況下,高職院校通過構建校企合作模式來幫助平面設計專業學生解決實踐問題,讓學生通過實踐來融合自身所學的理論知識,如此一來,不僅能夠增強學生實踐應用能力,還可從中增強高職院校教學內容準確性,讓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前景。同時,校企合作模式具有校企雙贏與校企互動的切入點,可在企業與學校共同發展、共享資源的模式下增強高職院校與企業的交流,以互惠互利的角度來深入共同發展道路中,為培養高素質平面設計人才提供更為寬闊的發展渠道。(二)校企合作存在局限性。高職院校通過校企合作模式雖然能夠強化學生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形成校企雙贏、共同進步的局面,但從當前來看,高職院校平面設計專業在校企合作模式方面仍然存在一定局限性。一方面,由于企業個人實力差異與規模大小,從而為學生開放的實習崗位性質與數量十分有限,學生在此情況下所鍛煉的技能也不相一致,從而導致校企合作模式下學生學習進展受到嚴重影響。另一方面,校企合作模式下,企業實習單位缺乏教師進行管理,且沒有足夠重視學生實習考核成果評價,進而導致學生在企業實習的總體效果無法及時反饋到高職院校中,學生監管難度也因此增大。同時,很多高職院校學生在實習期間沒有充足的在崗經驗,嚴重缺乏熟練的操作技巧,再加上學生自制力不足,企業實習過程中并未對學生進行有效監督,便出現無法在校外達到預期實習效果,在校內也沒有融會貫通理論知識的現象。
三、高職平面設計專業校企合作模式構建路徑
(一)實施工學交替模式。高職院校在構建校企合作模式過程中應用工學交替是作為常見、有效的方法之一,一般常用上課余工制或工讀交替制兩種類別組成,其中課余工制是指學生在休息期間進行理論知識學習,或是通過頂崗實習的方法由企業專業人員及在校專業教師進行教學,以此增強學生實際操作能力,讓學生透徹學習理論知識。而工讀交替制是指穿插進行實習與學習,學生在校內開展實踐課程,但其中多數時間皆用于鞏固理論知識,并定期前往企業參觀與實踐,了解企業真正的工作內容,明確平面設計工作未來發展前景。高職院校無論構建哪種校企合作模式學習方法,都應根據實習崗位數量、院校學生數量與企業規模等因素進行衡量,最終選擇最佳學習方案,以此保障學生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得以提升實踐能力。(二)創造校企雙贏局面。當前我國人才市場中對平面設計專業需求量逐年遞增,且要求平面設計專業人才具備獨立設計能力,熟悉整個設計流程,但由于平面設計工作設計到建筑業、印刷品廣告業、廣告噴繪設計、處理數碼圖片、處理后期效果、合成圖像技術、影視娛樂圖像設計、產品包裝形象設計等多個行業,從而為平面設計專業學生無形中拓寬就業領域。因此,高職院校可通過構建校企合作模式來實現企業與院校利益共贏局面,形成一損俱損、一榮俱榮、高度統一、共同發展的理念。在此情況下,高職院校應積極吸取企業前往院校投資,舉辦設計企業、設計公司,讓學生可直接參與到平面設計崗位中,同步開展實習與教學,并由企業師父進行直接指導,幫助學生提升實踐技能。同時,想要讓學生迅速提升職業能力,以此加快企業發展步伐,高職院校還應在校內構建實訓基地,讓企業可將自身項目與資源投入到實踐教學內,如此一來,學生不僅能夠在校內開展實踐訓練活動,還可隨時進行實踐練習與理論知識學習,以此打破以往企業實習崗位與實習空間帶來的限制,讓校企合作模式更加完善。(三)增強校企合作頻率。高職院校在構建校企合作模式中,需注重增強校企互動頻率,校企互動中包含高職院校與企業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由高職院校委派專業教師進行理論知識教學,由企業帶頭構建實訓基地,為實訓基地注入資源,讓學生可從中提升設計能力。當前我國這種校企合作模式使用方法效果顯著,并深受企業與院校的認可。一方面,企業優秀平面設計師傅可前往高職院校內兼職,實現雙師型專業教師。另一方面,高職院校可鼓勵教師前往企業中提升自身實踐能力,并刷新教師設計思維、設計觀念,讓教師教學能力更具時代性。(四)訂單式人才培養。從近年來我國高職院校平面設計專業學生就業調查中可以看出,高職院校平面設計專業學生在畢業后多數從事于廣告公司,不僅要求學生進行平面設計工作,還要進行安裝、印刷與制作等內容,從而需要高職院校在培養平面設計學生時,需具備符合學生就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因此,高職院校可通過訂單培養方式來幫助學生畢業就業,即可解決學生畢業難題,還可實現生產、教學同步,企業與院校招工、招生同步,學生就業和實習同步。當學生面臨實習期時,企業可短期培訓學生專業技能,并根據崗位需求來考核學生,學生考核合格后便可入崗工作。這種校企合作模式對學生未來發展及企業發展都具有促進作用,不僅能夠體現出高職院校教育的開放性和靈活性,還可在學生接受校企合作雙重培訓后,提升自身專業能力,以此解決畢業就業難題。(五)提升教師專業能力。高職院校平面設計專業在校企合作模式下需教師具備更高的專業水平。首先,教師需對學生情況充分了解,根據教學需求帶領學生參與到專業活動中,以企業兼職、院校教學的雙師型為主要校企合作模式導師。同時,高職教師需在指導學生過程中注重學生個體差異,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實踐活動中,以此挖掘學生個人潛力。其次,高職教師需轉變教學觀念,以校企合作模式需求為根本及時調整教學方法。教師在開展專業教學前,需根據企業運行情況來計劃教學方法,為學生設計與就業需求相符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模式。再次,教師需組織良好的教學氛圍,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展示給學生自己的心、手、腦,引導學生參與到實踐操作環節中,鼓勵學生勇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面對問題時要具備迎難而上的勇氣。最后,高職教師需對校企合作環節中學生實習情況及時評估,以便教師可充分了解學生企業實習情況,以此進一步完善當前教學計劃。
綜上所述,對于高職院校平面設計專業來說培養人才的主要目標便是提升學生職業能力,解決學生就業困難的問題。因此,高職院校可通過構建校企合作模式來提升學生實踐技能,并根據校內教學情況及時改革教學模式,為學生未來職業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王沛.淺談高職教育中計算機平面設計教學方法改革探析與思考[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6(2):99-100
[2]曲媛媛.高職高專院校平面設計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戲劇之家,2015(5):176-177.
[3]程蓉潔.湖北省現代產業體系下的高職創新型平面設計人才培養[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5,21(2):27-28.
作者:陳婷婷 單位:駐馬店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