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計算機信息化教學設計的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高職院校為我國高素質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在網絡信息普及的現今,社會對于高職計算機信息化教學效果也就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文將針對現今高職院校計算機信息化教學課程中所存在的問題與其教學設計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職;計算機信息化;教學設計
一、引言
如今社會變化之快僅在一瞬之間,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便利。而在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的教學過程中,也應該利用龐大的信息資源和先進技術,對課程的教學進行改進和完善,加強學生的自我創新能力,提升學生的專業素養和綜合素質。
二、高職計算機課程教學中的現存問題
(一)教學管理存在不足
近些年,教學改革在不斷推進,而在這樣的背景下,高職院校的計算機專業課程管理中仍存在許多不合理之處。如,對學生的要求,僅僅是考核過關或成績好,這樣的評價與評級標準是滯后的、過于傳統的,存在著許多的漏洞。一味地要求成績,而不關注學生對計算機專業的自我思考、職業規劃和綜合素養,只會使得學生的思想局限與僵化,無法拓寬眼界、加強自身的專業素養,也無法發揮計算機課程教學的實際價值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重要引導作用。
(二)教學內容不夠新穎
現今的計算機課程教學中,都是一些傳統的書本知識,從簡到易,教師一步步教學生如何操作。但是時代是在不斷變化的,與快速發展和更新的社會相比,這樣的傳統教學內容是跟不上時代的步伐的,也無法幫助學生在計算機實踐操作方面有所進益。社會對于高職院校畢業的計算機專業學生的專業素養要求是非常高的,若無法在教學內容方面進行改善,學生學習到的知識也許無法適用于未來的工作崗位,因此也影響了學生的就業和專業能力。
(三)教學手段過于單一
在高職院校計算機課程中,教學方式常常是圍繞書本理論知識的教學,忽略了實踐動手能力的重要性。而教學方式也較為單一,缺乏創新意識,沒有結合學生的學習心理進行分析和設計。因此,授課時常常無法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學生的學習狀態處于一種被動的情況,失去了積極主動性,也使得教學質量與效率不斷下滑。
三、如何進行計算機信息化課程的教學設計
(一)利用微課進行計算機課程教學
在信息化時代,微課在教學的引進隨處可見。高職院校的計算機信息化課程應該以實用性教學為主,把主要的技術和操作傳授給學生,盡量省去“繁文縟節”的理論知識,不再要求學生死記硬背知識點,而是會靈活地運用。利用微課,把課程中的重點、難點以及需要掌握的知識進行濃縮和總結,把計算機操作流程做成一個簡單的視頻,時間在3到5分鐘一節,即“微視頻”。這樣的微課內容,簡單易懂,既可以節省學生的時間,也方便學生進行深入的理解和對操作的掌握。教師需要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心理特點進行微課視頻內容的設計,簡單的知識點可以稍做解釋,而對于難以理解的部分進行詳細、有趣地描述和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需在課前進行分析和備課,總結出重點知識。同時,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小程序或者是簡單的練習題,在課后布置作業,讓學生進行復習,鞏固知識。完成練習后,后臺自動批改和評價,便于學生了解操作流程的錯誤和不足之處,提高學習效率。為了將微課充分利用于計算機信息化課堂,在實際課堂教學中,也可以讓學生在機房進行微課學習。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節省課堂的時間,使教學內容精簡、有效率、不拖沓。教師可以在計算機機房課堂大屏幕上進行操作流程的演示,并播放微課視頻內容,讓學生一邊模仿一邊深入了解,自我控制學習進度,有利于提高課堂質量。由于基礎條件和學習能力的不同,每位學生對同樣課程的掌握能力和知識吸收與應用能力是不同的。教師在課程教學的過程中,要尊重每一位學生的學習進度差異,幫助學生在計算機信息化課程的學習中有所進步。由此,微課能夠做到因材施教,對每位學生進行個性化教學。教師在課前將授課內容視頻進行提前錄制并傳至網絡學習平臺,學生可以到平臺上進行自主地下載和預習,幫助學生細化每一步操作。這樣的方式便于基礎薄弱的學生進行提前的了解,以加快學習進程。同時,教師可以上傳一些拓展性內容,方便求知欲強的學生或者是對此方面感興趣的學生進行自主探討和發掘。如此,能夠幫助學生填補不足之處,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雖然微課已經是一種新型教學模式,但是現今社會發展過快,每天都在不斷更新和變化,若是長時間依照同一個微課教學模式,學生自然也會被消磨了興趣,產生抵觸情緒。因此,教師應當不斷改進和豐富教學方式,始終保持趣味感與新鮮感。比如,一堂課的上半節,可以是微課視頻教學,讓學生邊看視頻邊進行實際操作,再完成一些模擬操作題。下半節課,可以讓學生對于練習題的結果進行自我評價和反思,與同組成員溝通交流,找出自我的不足。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對題目的完成度和正確率進行分析和再評價,調整授課進度和難度。
(二)開展教學改革與課外活動
教學改革的推進在于許多方面,如:教學目標的設定、教學方式的多元化、課堂氛圍的渲染等。首先,在設定教學目標方面,對所教學內容,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學習心理,進行完全的掌握和分析,進行合理地教學目標設定。做到“步步完成小目標,最后達到大目標”。不能對于學生的要求過高,在教學方面也要具有耐心,不能操之過急,以免適得其反。在教學方式的改革方面,教師要做到創新和改變。教師可以多與學生進行溝通,得到學生們的建議和反饋后,不斷完善教學模式,引起學生的興趣和積極主動性,提升課堂的質量和效率。重點部分是將理論知識與實踐部分相結合,做到邊學邊會,且能夠運用于實際生活當中。在學習氛圍的渲染方面,教師要做到不斷創新。教師可以設計一些有趣生動的小游戲,讓學生們在學習前試著破解難題,拯救小動物或游戲通關?;蚴菓肧TS教學觀,創建一個有趣的學習情境,使得學生自動加入課堂教學,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實現學習的有效性。開展課外活動方面,高職院校要積極創辦“遠志杯”“創新杯”學科競賽等創新創業類活動。鼓勵學生在課余時間,對自己的專業進行研究和探討,不斷創新。開展程序設計比賽,可以是一個APP或者是一個小游戲。計算機專業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全面的指導和輔助,幫助學生開發思維,將所學知識運用于實踐。如此一來,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專業素養,還能夠幫助學生在團隊交流和合作等社交方面有所進步。類似的課外比賽和活動可以增強學生的交流能力、協作能力、適應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1]。
(三)擴展教學與社會資源
高職院校在對于計算機專業人才的培養過程中,應不吝嗇于資源的引進和擴展。院校應為學生引入外部的教學資源,在暑期安排學生進行見習或社會實踐,鼓勵學生在課余時間多研究自身的專業知識。如此一來,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不僅鞏固了學習內容,還提升了自身的專業素養,促進了學生對于計算機專業的思考。教師可以為學生們分組,創立志愿者服務小組,在周末時為周圍的居民解決一些計算機的疑難雜癥。通過這樣多次的鍛煉,不僅能夠使得學生提升自我的操作水平,還能夠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感受到自身的專業價值,從而更加熱愛計算機專業。院校在教師隊伍資源配備方面也應該不斷引進優秀人才。高職院??梢耘c社會上的計算機企業進行合作,由教師帶領學生前往優秀的企業進行參觀和見習,多給學生一些實際動手能力,讓學生在實踐操作的過程中發現自身的不足,與此同時,教師給予適當的引導,從而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和積極性。高職院??梢匝堃恍┰谟嬎銠C領域有名的專業人士或者成功人士來到學校舉辦講座宣講,宣講內容可以是對于計算機專業的未來發展規劃和自身的親身經歷,以此激勵學生,給學生們樹立良好的榜樣,促進學生的學習。在網絡信息化的時代,學習資源不斷更新,而教師需要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及時地關注信息資源的來源與如何將資源合理、科學地應用于計算機信息化課程當中。與此同時,教師也應該鼓勵和引導學生自主地去搜索和獲得最新的專業知識與資源,拓展學生的眼界、提升資源的利用率[2]。
四、結語
綜上所述,現今人們的生活和工作都與網絡信息技術息息相關,高職院校的計算機信息化課程的教學需要通過學習、教師、學生三方的共同努力,不斷完善教學設計工作,創立一個更好地教學條件與學習氛圍,使得學生不斷提升專業綜合素養,為今后順利地融入社會建立基礎。
【參考文獻】
[1]林嵐,劉華,李寧,薛靜.高職計算機信息化教學設計的研究與探索[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19(4):222.
[2]鄭黎明.高職計算機網絡信息化教學設計與實踐研究[J].信息系統工程,2015(6):148.
作者:王先花 單位:寧波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