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校武術散打教學模式創新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文是為了結合國家的發展戰略和創新發展模式,把以往單一教學的模式發展網絡與現實相結合的教學模式。當今社會“互聯網+”的理念推行發展中,互聯網技術使許多傳統行業不斷改革創新且快速的發展,當代的武術散打課程也應當利用互聯網技術得到相應的發展。互聯網為傳統體育類課程提供了廣闊的資源,同時也為民族傳統體育武術散打課程的創新提供了廣闊的前景。利用互聯網資源來構建新的教學模式,從而對武術散打課程進行改革創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旨在為高校武術散打課程創新模式的構建與應用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議。
關鍵詞:武術散打課程;創新模式;互聯網
1.互聯網的運用現狀
1.1“互聯網+”模式創新的發展概況
隨著改革開放和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改變,現在的社會離不開網絡,很多的信息都是通過網絡,從以前的鴻雁傳書,到通過呼機交流,再在到手機、電腦的普及。到現在很多以前電腦上才能完成的事情,現在手機就能完成。“互聯網+”正是現在的一種新型的21世紀的產物。“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受到了國家領導人的高度重視。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總理第一次擬定“互聯網+”行動計劃,之后各行業紛紛利用“互聯網+”進行創新,甚至是轉型。各個企業公司與互聯網融合的項目越來越多,“互聯網+”也必將成為社會創新發展的一大動力。
1.2運動訓練APP在大學生日常運動的運用現狀
運動訓練APP就是一種“互聯網+”訓練模式,當前很多的大學生主要鍛煉的途徑還是通過手機APP里面的運動軟件來指導自己鍛煉的。通過自己日常生活中鍛煉的時間運動量、自己的睡眠時間、日常走路的步數、飲食情況記錄并輸入手機APP,然后APP會給你制定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運動方式。在熱門的運動APP中,Keep類軟件位于首位,最受大學生的喜愛;其次則是咕咚的健身APP而其后的NIke+這些都是現在被大家所認可且喜歡度非常高的幾款軟件;而其他健身類軟件在大學生群體中喜愛程度相對較低。我們以現在備受喜愛的keep為例,通過與keep的相關負責人溝通,相關負責人表明,學生在“Keep-移動健身教練”的使用情況中發現動作視屏、運動軌跡記錄、社交圈和好友排行榜這四個功能的使用最為頻繁。于是我們對在校大學生進行采訪,經他們表示這些運動APP對學生的最大的幫助是可以對學生進行視屏輔導,第一通過觀察視屏中的動作,來糾正自己動作中的錯誤;第二,能夠給學生提供充足的運動數據,讓學生了解到自己在訓練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原因是什么;第三,可以通過每天自己運動的成果取得自我效能感的滿足,并且可以產生繼續運動的動力。第四,可以知道更多的體育達人,見識別人運動后的成果,以及可以和更多的朋友相互交流運動心得和體會,同時還可以相互鼓勵,起到激勵自己的作用。
2.散打項目在大學生日常生活中的發展現狀
目前,大學生在練習和學習的體育運動主要有4種體育類型:民族體育、健身體育、健美體育和醫療體育。民族體育也可稱為傳統體育,它主要的項目包含了很多,例如武術散打、武術散打套路、養生氣功、中國式摔跤等等一些。每一種項目所鍛煉的方式,和主要的作用各有不同,我們這里以武術散打為例,它主要鍛煉的是人協調能力,換句話說就是對自己身體的控制能力、心肺能力也就是有氧與無氧運動中快速恢復的能力、人的意志品質和心理素質,在與他人的對抗中需要強大的心理素質。健身體育主要包含了跑步、動感單車、游泳、健身操等一些增加心肺功能,增強身體素質的運動。健美體育主要是對肌肉的練習,也就是肌肉的形態,肌肉的線條進行鍛煉,從而達到肌肉的美感。醫療體育則是因為一些先天或者后天的原因造成的疾病,通過相應的運動或者養生的方法,來緩解或者改善病情,主要方式有健身操、泥沙浴等。
在當代大學生對于手機運動APP運用軟件應用的十分之廣,但大多數的APP都缺乏針對性,通過研究可以發現APP只能反映動力定型,但是你卻不知道自己的動作是否正確,是否規范,這就人員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運動損傷,而且每個人的身體素質身體結構不一樣,所以針對每個人的訓練計劃都是有差別的,但運動APP呈現給所有人的課程都是一樣的,同時運動APP呈現的信息也具有局限,從而導致很多大學生對于體育的認知出現偏差,如表2所顯示。對136人的調查報告表,根據表上數據顯示,認為輔助教學和終身體育最為重要,而動作技術相對低一點,而衡量一項運動做的好不好最重要的一點也就是動作技術。而目前高校散打課程面對的人群較為單一,尤其是像專業性院校群更加單調,雖然都有教師現場指導,教學過程過于具有針對性,學生感覺十分的枯燥乏味,難以引起學生的趣味性以及積極性。
4.結論與建議
4.1結論
當今互聯網技術高速發展,各個行業都在利用互聯網創新。在散打課程的教學創新中,我們更應該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學習興趣的培養,才能真正的發展好民族傳統項目。同時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散打課程創新互聯網模式的教學模式即方便了教師對于散打技術技能的傳授,又能使學生對教師所傳授的理論與技能技巧知識更加完善的掌握,從而培養學生對學習散打技術技能的情趣與態度,讓學生更加及主動的自主訓練從而達到課內課外互補。散打課程與運動APP相結合,使得散打課程的教學到一種質的飛躍,同時也改變傳統教學思路讓教學的質量得到提高,達到教學的目的。
4.2建議
創建課內外一體化:新型的散打教學模式在當代各個體育高校甚至綜合性院校都結合自己的發展理念,構建適合本校學的教學課程體制。在散打課程在這一共識體系下,也應將實施課內外一體化創新模式構建的計劃。高校散打課程屬于身體訓練活動類課程,它不同于其他文化教學內容模式,散打課程在教學上更加偏向于指導和自身對動作的理解,所以在散打課程的創新上面,我們可以通過網絡課程和傳統課程的結合,使學生可以在網絡上自主的學習,同時在傳統的課堂上教師進行講解和指點,在這兩種方式相結合下,學生可以最為正確的掌握散打項目的技術要領,同時又有自己的理解,在掌握技術鍛煉方法的同時又能增加自己學習的興趣,增強自主鍛煉的意識,事半功倍的學習散打。學生可以通過運用相關APP軟件為連接,將自己在課上所學的只是心得體會與別人進行分享交流。達到相互鼓勵的作用,同時也可能會對散打有新的認識。由此可見網絡信息技術對于散打的幫助是巨大的,這為互聯網技術在散打課程的教學創新奠定了十分良好基礎。與此同時,目前只有一些健身性的APP軟件,而像散打類APP軟件類基本上就是處于未開發階段,所以散打項目也可以開發APP軟件,讓學生可以通過“MOOC”學習,在傳統課程上對學習的內容進行更正,用散打APP軟件進行交流和復習,創建新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完成課內外一體化的構建,為散打的發展提供強勁的動力。
參考文獻:
[1]于啟.論武術散打進入高校社團的必要性[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2,(13):175-176.
[2]陳永輝.“美麗中國”視域下民族傳統體育生態文明與建設研究[J].體育學院學報,2013,(09):42-46.
[3]喬彬.20年互聯網帶來的改變才剛開始[N].人民日報,2014-4-21.
[4]陳根.智能穿戴:物聯網時代的下一個風口[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5.
作者:王冰川 謝天 單位:云南大學 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