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OBE理念下課程思政教學實踐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初級會計實務”課程是財經類專業的核心課程,也是助理會計師考試必考科目之一。在obe教育理念指導下,從課程標準、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方法及手段、教學團隊建設等方面進行“初級會計實務”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實施“嵌入式”思政教育,構建“三位一體、一課三融”育人體系。
關鍵詞:OBE教育理念;初級會計實務;課程思政;金課建設
2016年,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這就要求廣大教師不僅要傳授專業知識,而且要在教學過程中“潤物無聲”地培養學生的優秀品質,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高校是人才培養的搖籃。為了培養具備良好品質、健全人格、較高職業素養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高校教師有必要在專業教學過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初級會計實務”課程是會計專業的核心課程,也是初級會計職稱考試的必考科目,如何將思政元素融入課堂教學,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值得廣大教師深入探討。
一、OBE理念下“初級會計實務”課程思政實施的必要性
(一)“初級會計實務”課程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高校會計專業“初級會計實務”課程選用的是全國會計專業初級會計職稱考證教材。該教材為會計資格考試復習備考指明了方向,但從高校人才培養目標的需求來看,存在以下問題。一是會計職業道德與價值觀教育不夠[1]。2017年11月4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通過了關于修改會計法的決定,會計從業人員可直接報考初級會計職稱考試。在修訂后的初級會計職稱考試教材中,“會計職業道德”部分被弱化。然而,融道德于教材是西方會計教材編制的普遍做法。據調查,美國會計入門教材有近82%的章節包含各種形式的職業道德教育內容。二是高校教學目標偏移[2]。教師往往以專業技術資格考試作為會計教學的導向和目標,更注重教學的應用性及專業性,強調專業知識的傳授,重視學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的通過率,忽視人文教育及會計人員的人格培養和價值塑造。這不利于提高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水平,也不利于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難以滿足新形勢下社會發展的現實需求。
(二)將OBE教育理念應用于“初級會計實務”課程的重要意義
OBE教育理念又稱為成果導向型教育,是一種強調以學習者為中心,基于學習者未來所需的知識、技能和素質等進行人才培養的教育思想[3]。落實OBE教育理念就是要將人本素質教育貫穿人才培養的始終,將思想政治教育貫穿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在OBE教育理念下推行“初級會計實務”課程思政是實現思政教育融入專業教學的現實途徑。將思政元素融入專業知識,能夠提升課程教學質量,幫助學生塑造健全人格、培養高階思維能力、提高政治站位,有效提高會計人員的整體素質。
二、基于OBE理念的“初級會計實務”課程思政教學實踐
(一)價值聚焦,進行課程思政頂層設計
1.修訂課程標準,明確課程思政目標。課程標準是根據學科體系和人才培養方案編寫的教學指導性文件,是教材教案編制及教學工作的主要依據,也是檢查學生學業成績和評估教師教學質量的重要標準。“初級會計實務”課程組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修訂了“初級會計實務”的課程標準,明確了該課程的思政教學目標。2.開展“五觀”教育,做好課程思政頂層設計。結合專業設置和教學管理實際,“初級會計實務”課程從職業道德與公民素養、法律能力與社會能力出發,以依法進行會計核算為核心,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分解為“五觀”(法治觀、道德觀、發展觀、改革觀和自由觀)教育,并將法治、發展與改革三條主線貫穿其中;從挖掘課程內容與思政教育契合點、課程思政實踐路徑等方面進行頂層設計;創新教學過程,實施“嵌入式”思政教育,搭建“三位一體、一課三融”育人體系(見圖1)。
(二)深挖課程思政契合點,系統設計教學內容
課程思政通過深入挖掘、提煉專業課程所蘊含的思政元素,實現專業教育和思政教育在知識傳授、能力培養與價值引領方面的統一,促進思政教育在專業課程中的滲透。課程組將“初級會計實務”課程劃分為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及財務報告五個模塊,深入挖掘各模塊知識與思政教育的契合點,在課程素材選擇、案例選擇、活動安排中巧妙地融入思政元素,系統設計與思政教育相融合的教學內容(見表1)。
(三)改革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1.運用新技術手段,創新教學過程“初級會計實務”課程組運用Mooc、微信、微電影、微課等新媒體新技術手段,創新教學過程,進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擴大課堂教學資源的育人覆蓋面,增強思政教學元素的滲透力。如:利用網絡資源,精心錄制融思政元素于一體的在線網絡課程和微課小視頻;課前,利用職教云等平臺教學任務和教學資料,并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課堂上,教師通過云平臺發送課堂研討主題,開展頭腦風暴,活躍課堂氣氛,引導學生學會合作,提高溝通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課后,教師通過云平臺發送實時案例,推送拓展知識鏈接,鼓勵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剖析案例,制作PPT或視頻,并上傳到云課堂。2.課內融入,課外實踐教師將專業理論和實踐知識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家庭理財教育、誠信教育、創新創業教育等思政教育元素相融合[4],通過分組主題研討、實時案例分析,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及團隊協作能力。同時,教師引導學生課后學習最新經濟案例、觀看相關法制節目,要求學生撰寫觀后感,并定期組織財經案例辯論賽等活動,幫助學生增強誠信意識和法制觀念,提升法治素養,樹立正確的“三觀”。
三、OBE理念下“初級會計實務”課程思政實施的保障措施
(一)優勢互補,組建專兼結合的教學團隊
為了保證課程思政的專業性,由“初級會計實務”課程專任教師、思政課教師、會計行業專家、團學骨干、創業導師等組成專兼結合的“育人共同體”,形成全員育人的內生動力。其中:課程專任教師和思政教師能實現學科互補,找準“初級會計實務”課程的思政契合點;會計行業專家精通專業實務,可實現能力互補;團學骨干可以根據學生的特點和思想動態,協助專業教師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活動,實現方法互補;創業導師更熟悉創業實踐中的會計操作技能和素質要求,能針對創業團隊進行個性化指導,實現功能互補。
(二)“三位一體,一課三融”育人結構
1.以翻轉課堂為抓手,思政融入。課前,教師學習任務,并從社會視角和人文視角出發,為學生提供前沿資料。學生則通過收集資料和小組討論,形成自己的觀點。課中,教師通過頭腦風暴、模擬實訓、角色扮演、小組分享等活動,強化學習效果,提升學生素養。課后,通過開展實景實訓,鍛煉學生的信息處理能力、協作能力、社交能力,培養學生的批判精神和人文精神。2.以會計服務為載體,理實融通。課程組與會計師事務所、行業組織、相關企業等主動接洽,共享資源,共建校企合作實驗實訓教學基地及大學生會計服務網絡,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深度體驗課程思政的內容,實現校內外協同育人。3.以創新創業為引領,產教融合。為了給學生提供創新創業的專業支持,充分發揮專業課程的優勢,建立實踐育人的長效機制,課程組應積極配合創新創業學院、就業指導中心、學生工作處、團委等部門,一方面將創新創業教育全方位融入“初級會計實務”課程教學,為學生創新創業打下堅實的基礎;另一方面選拔學業優秀的學生參與創新創業項目,為創新創業團隊提供支持,實現優勢互補。
四、結語
為全面推進教育教學改革,真正實現為黨育人、為國育才,高校教師應基于OBE教育理念,在課程思政和“金課”建設標準的指導下,以學生終身發展為中心,以學生學習成果為導向,從課程標準、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及教學團隊建設等方面進行深入研究和持續實踐,為打造“金課堂”營造良好生態,全面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實現鑄魂與育才相融合。
參考文獻:
[1]聶延慶,盧萌.職業資格與高職人才培養融合視域的教材改革———基于“初級會計實務”[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20(12):236-237.
[2]章雁.關于本科“中級財務會計”實施課程思政教學的思考[J].商業會計,2020(7):103-105.
[3]劉艷.專業認證視域下遵循OBE理念的會計人才培養研究[J].淮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2):79-81.
[4]甘岱琳,陳佳.基于財務會計的課程思政建設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20(13):182-183.
作者:楊曉華 單位: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