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高職教育教學中融入企業文化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將企業文化融入到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中,使高職學生在校期間對企業文化就有了深刻的認識和理解,具備了從事企業工作所需要的職業素養,使他們在就業后能快速的適應企業工作、全面的融入到企業工作中。該文闡述了在高職教育教學中融入企業文化的重要性,融入企業文化的方法與途徑以及融入企業文化時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關鍵詞:高職教育教學;企業文化;融入
隨著我國職業教育的深入發展,工學結合,校企合作已經成為新的職業教育培養模式。將企業文化融入到高職教育教學中是這種新的培養模式的一個基本要求。企業文化對高職學生自身的職業素養及高職學生的就業率和就業質量有著深遠的影響。
1企業文化的含義及作用
企業文化指的是什么,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理解和定義。我國著名經濟學家、清華大學教授魏杰先生在其《企業文化塑造》一書中對企業文化的定義是:所謂企業文化,就是企業所信奉并付諸于實踐的價值理念,也就是說,企業所信奉和倡導的并在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真正實行的價值理念,就是企業文化;我國在2009年9月21日出版的最新版的《辭海》中,給企業文化的定義是:企業文化是企業在生產經營實踐中形成的一種基本精神和凝聚力以及企業員工共同的價值理念與行為準則。目前,大多數人認可的企業文化的定義是:企業文化是指企業在其生產和經營活動過程中,為實現企業經營目標所逐步形成的,把企業的所有員工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的企業的經營理念、價值規律、道德規范、行為準則、企業精神和全體員工對企業的責任感、榮譽感、認同感等多種要素的總和。在企業的經營和發展過程中,企業文化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一個具有優秀企業文化的企業必定是一個充滿活力的企業。
2高職教育教學中融入企業文化的重要性
將企業文化融入到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中,使學生在校學習期間能夠把相關的專業知識學習與企業文化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使他們在畢業時對企業文化就有了深刻的認識和理解,具備了從事企業工作所需要的職業素養,當走上工作崗位后就能夠快速適應企業的崗位需求。
2.1將企業文化融入到高職教育教學中,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就業率與就業質量
培養技能型、應用型、崗位型人才是高職教育的基本目標。以就業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是高等職業教育適應當代社會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將企業文化融入到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中,通過對在校學生開展企業文化教育,逐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從而提高高職學生就業時的就業競爭力。將企業的經營理念、價值觀念、道德規范、行為準則等企業文化要素融入到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中,使他們對企業的各種生產經營活動有了深刻認識,提高了對他們從事企業工作的認同感和榮譽感,使學生在就業后能夠快速地適應企業融入企業。
2.2將企業文化融入到高職教育教學中,有助于提教師高教學的針對性
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目標是面向行業、企業的。將企業文化融入到高職教育教學中,教師可以按照企業的基本要求選擇教學內容,并將企業文化教育融入到具體的教學內容中,使企業文化所倡導的價值理念、企業精神、道德規范、形為準則等進一步具體化。比如在思政教學中,教師可以將企業文化中的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融入到集體主義、愛國主義的教育教學中,使集體主義、愛國主義教育具體化,培養學生的愛崗敬業精神、誠實守信的優良品質和強烈的責任意識。把按照企業發展的需求,培養出適合企業發展的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的職業教育的特色體現出來。
2.3將企業文化融入到高職教育教學中,有助于提高學生自身的職業素養
現在的企業在人才選擇方面,看重的不僅是學生的文憑和其所具有的職業資格證書,更看重的是學生自身的職業素養,即更看重學生個人所具備的基本的職業素質、職業精神和職業技能。將企業文化融入到高職教育教學中,有助于培養學生在競爭中求生存、求發展、求創新的職業意識,愛崗敬業、誠實守信的職業道德品質,有助于提升學生在人際交往、團隊協作、開拓進取等方面的職業能力,從而為學生就業及就業后快速適應企業、融入企業奠定堅實的基礎。
3高職教育教學中融入企業文化的方法和途徑
3.1確立融入企業化的辦學理念,創建企業文化氛圍
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為企業培養高素質的應用型技術人才是高職院校的主要辦學目標,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要求高職院校必須把企業中的競爭、效率、質量、服務、紀律等思想理念滲透到學校的各項活動中,使用學校具備企業的氛圍,讓教師和學生每天都能夠接受到企業文化氛圍的熏染。高職院校可根據自身的特點和專業設置,成立一些企業社團,如快遞公司、寵物醫院、翻譯公司、電腦銷售公司、會計師事務所等企業性的社團,讓學生在學校和專業教師的幫助與指導下參與和自已專業相關的社團的組建與運營。讓校園內充滿企業的文化氛圍。
3.2增設企業文化課程,讓學生全面掌握企業文化知識
企業文化有著自身的理論體系與知識結構。掌握一定的企業文化知識是高等職業院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的一項重要內容。為了讓學生更加全面系統的了解和掌握企業文化的理論體系與知識結構,高職院校可增設一門企業文化課程,從企業文化中篩選出高職學生在校其間必須要掌握內容,按照一定的知識體系,編寫成企業文化教材,通過文化基礎課或選修課的形式進行教學,讓學生對企業文化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從而使學生對企業文化有深刻地認識和感知,為將企業文化融入到整個教育教學中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
3.3加強實訓基地建設,提高學生的企業文化意識
高職教育教學中融入企業文化的主要目的是使學生在校期間就能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與職業操守,為學生就業及就業后快速的適應企業、融入企業做好充分準備。加強實訓基地建設,為學生營造一個仿真的職業環境,讓學生在近似于真實的環境當中了解和學習相關的工作流程與操作技能,掌握相關職業崗位所必須具備的職業素養,讓專業的理論知識與崗位實踐有機的結合并得到延伸,使學生可以在仿真的崗位實習中去主動地感知企業文化,提升企業文化意思,使學生在掌握崗位必備的專業技術與操作技能的同時,培養和提高自身的職業素養與職業操守。
3.4強化校企合作,深化企業文化教育
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是培養高職學生具有扎實的專業技能和良好的企業文化素養行之有效的途徑。通過工學交替、頂崗實習等具體的校企合作模式讓學生到企業參與一定的企業實踐活動,去實地體驗企業生產與經營過程。同時高職院校還可以通過聘請企業管理人員兼職學院的教師、引進企業到學校開設車間或工作室等多種方式進一步強化校企合作,讓學生直接感受和體驗企業的經營理念、價值觀念、企業的行為準則和道德規范等企業文化的具體內容,進一步深化企業文化教育。另外,職業院校可以根據自身特點將企業文化教育融入到校園文化活動中。積極組織具有企業文化特點的校園文化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了解企業文化,提高自身的企業文化意識。通過以上方法與途徑,將企業文化融入到整個高職的教育教學中,使學生在校期間就對企業文化有著較為深刻地認識和感知,使學生就業后能快速的適應企業、融入企業。
4將企業文化融入到高職教育教學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第一,高職院校需要企業文化,但高職院校不是企業,在整個高職教育教學中,必須把高職校園文化建設放到主導地位。企業文化只能融入到校園文化建設中,作為校園文化的一部分。決不能用企業文化替代高職校園文化。將企業文化融入到校園文化中,讓企業文化的精髓在高職校園文化中得到內化。使高職校園文化建設真正體現出職業教育的特色,從而更加適應我國高職院校發展的需求。第二,在將企業文化融入到高職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是關鍵。因此,高職院校在打造“雙師型”的教師的同時,要不斷的提高教師的行業或企業的工作經驗,讓教師盡可能的了解和掌握相關行業的最新、最前沿的知識,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教師在有效的將企業文化的基本精神融入到教育和教學過程中的同時,能以最前沿的行業標準來規范學生。第三,將企業文化融入到高職教育教學中,是一個漫長的不斷探索的過程,并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因此不能急于求成。高職院校需要參照行業崗位的任職要求,結合學院的自身特點,聘請行業、企業的相關專家共同參與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在高職的課程標準中引入行業、企業技術標準和國際通用的技能人才職業資格標準。高職院校還必須要根據自身的特點,與相關的行業、企業一起進行專業課程的建設與教學資源的開發。要根據企業的基本需求來選擇實訓內容,設計實訓環節。將教學活動與企業的生產過程緊密結合,并在實踐過程中不斷的修改與完善。
5結語
把企業文化有機的融入到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中,使學生在校期間始終把專業知識學習與企業文化教育有機結合起來,以最前沿的行業標準來規范學生,使學生的專業知識學習與企業文化教育達到水乳交融的狀態,使學生在校期間就對企業文化有了全面深刻的認識,從而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與職業操守,引導和教育學生在專業學習中強化職業能力、職業道德、職業行為的訓練,使他們在畢業就具備了從事企業工作所需要的職業素養和職業操守,就業后能夠快速適應企業的崗位需求。
參考文獻
[1]李怡,高職教育呼喚企業文化教育[J].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2):104-105.
[2]郭紅艷.探討高職教育實踐中企業文化的有效融入[J].西安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1):49-52.
[3]孟少明.將企業文化融入高職教學的有效途徑探討[J].教育與職業,2015(10):18-19.
作者:項立明 單位:遼寧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