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新媒體高等繼續教育教學質量提升策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加快推進新時代繼續教育高質量內涵式發展,大力提高國民素質,是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的堅強保證。隨著新媒體、新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廣泛應用,傳統的教育觀念、教育管理、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日益成為現代教育教學的掣肘。推進教學資源建設、教學手段創新、教學服務與支持體系完善、信息化過程教學平臺搭建,形成獨具特色的辦學體制機制,不僅是高等繼續教育持續發展的需要,更是建設終身教育體系、大力提高國民素質、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要途徑。
一、引言
繼續教育是教育的延伸和發展,是一個國家推進人力資源建設、創新辦學理念的體現。作為一種教育體系,繼續教育是人們在社會生活中接受各種教育形式的不斷延續和發展,是基于各種教育形式又超越自身學習階段限制的一種特殊形式的教育,是個人進行知識更新、素質提升、自我提高的高層次追加教育手段,更為提高個人綜合素質,促進單位全面發展創造了機會。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國高等繼續教育已經形成了完整的辦學體系和合理的辦學布局,得到了長足的進步。但是,從國家對繼續教育的定位和發展要求來看,還存在不少需要解決的問題。
二、現狀與問題分析
(一)國家高度重視高等繼續教育早在2015年,中共中央就在關于制定“十三五”規劃的建議中明確指出,“建立個人學習賬號和學分累計制度,暢通繼續教育、終身學習通道”[1]。黨的報告指出,“優先發展教育事業”“辦好繼續教育,加快建設學習型社會,大力提高國民素質”,為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指明了根本方向。國家以“辦好繼續教育”作為“加快建設學習型社會”的支撐,實現“大力提高國民素質”的總目標,這是對繼續教育的重要性作出的充分肯定。進入新時代,高等繼續教育對國家培養高素質現代職業者具有重大運用價值。
(二)新媒體環境下推進高等繼續教育質量提升受到廣泛關注“我國的終身教育學習體系還處于初級發展階段,繼續教育作為終身學習的核心支柱體系與其所承擔的角色還有一定的差距。”[2]隨著新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微博、微信、微視頻、移動客戶端為代表的“三微一端”成為媒體交流的重心。教育部高度重視繼續教育體系的建設和新媒體技術的應用。國家《職業教育與繼續教育2016年工作要點》也強調“深化繼續教育改革,發揮好高等學校繼續教育數字化資源開放和在線教育聯盟”。2019年,《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要求“建立健全學校設置、師資隊伍、教學教材、信息化建設、安全設施等辦學標準,引領職業教育服務發展”。思想決定行動,推動繼續教育發展的首要前提是對其重要性有深刻認識[3]。
三、研究內容
(一)新媒體環境下高等繼續教育質量現狀研究通過多種實證調查和借鑒相關成果,對新媒體環境下高等繼續教育的開展狀況進行研究分析。
(二)新媒體環境下高等繼續教育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研究從高等繼續教育的時空、內容、效果等多維角度,分析新媒體環境中虛擬媒介給教育帶來的機遇和面臨的共性挑戰。
(三)新媒體環境下高等繼續教育質量提升對策研究依據研究和分析結果,從高等繼續教育滿足學習者需求、推進供給側改革等方面,研究質量建設、內涵發展的辦學理念創新、教學資源建設、教育教學手段創新、教師隊伍建設、教學服務與支持體系建設、過程教學平臺建設等方面,研究高等繼續教育人才培養質量提升和不斷適應社會人才需求的對策。上頁表為研究新媒體環境下高等續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對策采取的研究方法。
四、研究結論
(一)以辦學理念創新推動高等繼續教育質量提高大數據時代要求顛覆傳統的、線性的、自上而下的治理模式,建立一個現代的、非線性的、去中心的、上下融合的、體現多元主體智慧的新治理模式[4]。可以新媒體技術為依托,研究利用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的理念推進高等繼續教育規模、質量、結構、效益協調發展,形成獨具特色的辦學體制機制,充分發揮高等繼續教育的功能與效益。要轉變傳統觀念,樹立多元育人主體的理念。不僅高校是育人主體,企業、科研院所、社會也是育人主體[5]。人才的培養也要從管理模式向服務模式轉化,這是教育與社會良性互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進繼續教育與時俱進的現實選擇。
(二)以教學資源建設和學習支持服務推動高等繼續教育質量提高加強“互聯網+”繼續教育、數字化平臺和移動學習終端建設,適應學員在職學習,提高學習效率。充分運用新媒體技術,建設具有優勢與特色的在線課程資源、網絡教育服務平臺、技術支持服務體系。推廣高等繼續教育有效形式,適應教育教學和學生學習需求,創新教育方式方法和手段,優化教育質量提升機制,為改革高等繼續教育的運行狀態提供理論依據和方法選擇,更好地滿足日益多樣化、個性化的繼續教育需要,有效提高教育質量。通過新媒體進行傳播核心價值觀、拓展公眾職業專業化教育、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發展國際教學培訓組織等具體運行機制的研究與實踐。
(三)以教師隊伍建設推動高等繼續教育質量提高加強高等繼續教育師資培訓,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養和專業化水平,推動實現教師專業對口的高效銜接,整合優化高等繼續教育教師資源配置,應對學生數量不斷增多這一現狀。提升教師適應繼續教育教學的專業技能和師德水平,構建教師動態監管評價體系,激發教師自我提升的動力,推進繼續教育教師水平持續提高。新媒體環境下的發展要求,要求高等繼續教育教師轉變傳統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式,不斷學習教學新技術,提高職業技能。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發揮好主導作用,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注重對學生的引導、鼓勵,讓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轉變為主動學習、探索新領域。
(四)以教育教學手段創新推動高等繼續教育質量提高在新媒體環境下,高等繼續教育需要順應技術進步的革新浪潮,在理念創新、體制完善、教育教學改革、質量建設和管理水平提升等方面,充分運用新媒體技術,推動高等繼續教育內涵式發展。堅持以新媒體先進技術為支撐、資源建設為根本,遵循教育規律,打造形態多樣、手段先進、具有競爭力的繼續教育高層次產品,創新實踐教學模式,探索通過新媒體平臺實現校企合作,創新教學環境的建設與管理。運用情境教學、翻轉課堂、體驗教學、探究教學等新型教學手段和方法,充分調動和發揮學習者的自主性、能動性和創造性,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切實提高教學效率,優化教學效果。
五、結語
當前新媒體網絡技術已經融入高等繼續教育教學,立足新媒體環境審視高等繼續教育的發展,不應拘泥于普通教育形式,要實現泛化教育和移動教育。不僅要將新媒體作為科技成果的工具和技術思維,還要以數字資源和信息化服務為特征,形成高等繼續教育賴以發展的時代背景,以新媒體的教育形態、教育產品開發、教學能力拓展提升教育質量。以新媒體環境下高等繼續教育質量的提升和發展為研究視角,充分挖掘新媒體時代的顯著特征,研究高等繼續教育融合發展的對策,具有獨特性。此外,新媒體環境中的虛擬媒介給教育帶來了機遇和挑戰,圍繞高等繼續教育內涵式發展這一戰略主題,以高質量建設為第一要務,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實現新媒體與傳統教育教學模式的融合,是高等繼續教育持續發展和質量提升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J].新湘評論,2015(23):4-16.
[2]石娟,王倩.終身教育理念下的高校就業“后服務”模式研究[J].繼續教育研究,2015(12):82-84.
[3]丁莉婷.新時代繼續教育發展的困境與破解路徑研究[J].成人教育,2020,40(03):1-5.
[4]梁斌.高等繼續教育治理的內涵價值、現實困境與對策建議[J].教育與職業,2020(24):73-78.
[5]葉忠海.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對高等繼續教育改革的啟示[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8,20(06):61-63.
作者:唐麗娜 魯君 張猛 單位:西安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