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水稻側深施肥技術及關鍵機械結構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水稻是我國的重要糧食作物,是我國人民的主食作物之一,水稻的產量和質量不僅關系到農業生產的經濟收益,也關系到人民生活和社會穩定。施肥作業質量對于水稻種植結果影響很大,傳統的人工施肥不僅肥料浪費嚴重,而且利用率低,不利于環境保護和生產安全,研究并推廣水稻側深施肥技術及相關機型,能夠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同時保證水稻的穩產和高產。
關鍵詞:水稻側深施肥;現狀;結構
水稻在我國種植面積廣泛,現階段我國水稻的產量幾乎占到全國糧食總產量的40%,由于水田的栽培方式與旱田有很大區別,導致水田的農業機械化水平相對于旱田存在一定差距。但近年來,水田機械化的普及速度也在不斷加快,機械化插秧和收獲的比例在不斷增長,顯著提升了水稻種植的效率,并提高了糧食產量。同時,在水稻栽培和生長過程中,可靠精確的施肥能有效保證秧苗得到充足的養分供給,而傳統的水田施肥作業多采用人工撒施的方式進行,這種方式因化肥利用率低,導致了化肥的大量使用,同時還容易造成田地附近的環境污染。針對這一問題,機械化水稻側深施肥技術能夠有效保證施肥過程的精量、均勻、可靠的施肥要求,有效避免化肥過量使用造成的弊端。
1水稻側深施肥技術研究現狀
農業生產實踐證實,水稻的側深施肥作業能夠顯著提升肥料利用率,能夠減少追肥作業的次數,有利于降低水稻的生產成本。我國的農業技術研究人員早在20世紀末就進行了水稻側深施肥相關設備的研制,但由于當時技術能力的限制,側深施肥裝置的作業能力十分有限,更無法進行推廣和應用。但是,近年來隨著農業機械技術和相關學科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國對于水稻側深施肥裝置的研究也有了長足的進展,在理論研究和試驗過程中先后突破了精量排肥、化肥深施等技術,并有效解決了化肥受潮后的結塊和粘附問題,為化肥深施技術奠定了良好的理論基礎。而現階段,農業生產中能夠使用的帶有側深施肥技術的插秧機很少,且均為日本和韓國的進口機型,我國具備自主生產實力的水稻插秧機企業非常有限,在高速插秧機快速普及的情況下,在自主生產的插秧機上增加側深施肥功能仍難度較大,很多的重要技術仍需不斷探索與試驗。
2水稻側深施肥的關鍵機械結構
2.1排肥裝置
排肥裝置是側深施肥的基礎,排肥裝置必須具備連續精量排肥的要求,排肥作業時不僅排肥量要連續均勻且穩定,排肥過程還必須有效減少顛簸、振動等外來因素的干擾。由于不同地區或不同農藝要求的影響,所使用的肥料特點和顆粒大小也各不相同,這就要求排肥裝置具備一定的適應能力,能適用多種肥料的排肥作業。由于我國的水稻種植過程使用最多的為顆粒狀復合肥,能夠對顆粒狀肥料進行排肥作業的排肥器種類很多,其中以外槽輪式結構最為簡單,應用范圍最廣。外槽輪式排肥器主要由外槽輪、阻塞輪、排肥輪花盤、排肥舌以及殼體等組成,主要是通過外槽輪結構實現取肥與排肥,排肥過程通過排肥輪花盤對肥料進行分散,并通過排肥舌到達指定的排肥位置。先進的排肥裝置能夠對排肥量進行精確的調節,并有效避免肥料的受潮和結塊。
2.2輔助排肥裝置
卸肥口主要是針對水田排肥而設計的結構,由于水田施肥作業的過程很容易因潮濕而導致肥料的變質,而肥料的變質和潮解多發生在最底部,因此,在殼體的一側位置開具卸肥口,能夠及時的將剩余肥料或變質肥料排出,卸肥口需方便開閉,并且閉合嚴密可靠。余肥去除裝置主要是在外槽輪取肥的過程中,將附著于凹槽外部的肥料及時去除的結構,為避免在去除多余肥料的過程中對肥料顆粒的破壞,造成肥料損失,余肥去除裝置多通過毛刷等柔性材料。通常情況下,為全面去除余肥,在結構上多采用仿造外槽輪工作表面的圓弧形設計,當外槽輪沿順時針方向轉動時,由于去除裝置的作用,多余肥料會全部被掃掉,以保證排肥過程的精確性。
2.3傳動裝置
傳動系統能夠為側深施肥的各個部件提供動力支持,其中主動力通過電機提供,由插秧機電瓶負責供電。首先電機轉動帶動聯軸器將動力傳遞給排肥軸,排肥軸帶動每個排肥器單元中的外槽輪轉動,肥料會連續填滿外槽輪凹槽,并隨外槽輪一同做圓周轉動,將多余肥料取出,外槽輪凹槽內的肥料會憑借自身重量落入排肥器下殼體的排肥通道,經排肥口排出,再通過管道引導,將肥料準確排至開溝后深度40~50mm,距稻根側向距離40~50mm的位置。
2.4肥料箱
肥料箱的主要作用就是儲存肥料,并保證排肥器能夠順利獲取肥料。肥料箱的外形多為梯形、方形或圓筒形,根據插秧機的作業效率確定肥料箱的容積,肥料箱底板的傾角必須是肥料顆粒的自然休止角,從而保證肥料有效填充進、排肥器,同時肥料箱在結構上應當便于填肥與清理,并避免雨水及雜物進入。
3結語
水稻側深施肥技術具有顯著的節本降耗和提質增效優勢,隨著現階段各項制約技術和配套機具的突破,未來的側深施肥技術必能為水稻的優產和增產起到重要的輔助作用。
作者:趙偉英 單位:哈爾濱市呼蘭區許堡鄉農業綜合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