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精細化管理規范交通秩序探思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城市交通管理過程中,應始終秉持精細化管理原則,發揚工匠精神,實現基礎設施的標準化以及交通組織的多樣化,實現交通安全暢通,促進呼和浩特交通治理體系的現代化發展。城市交通管理過程中應始終秉持精細化原則,夯實基礎,力求建設智能化交通路線,實現交通效益的最優化與最大化。本文深入分析了呼和浩特市交通精細化管理模式,指出了具體的秩序規范措施,以期為此后交通管理工作提供更多的借鑒依據。
1.呼和浩特市道路與交通情況
1.1城區路網情況
呼和浩特市城區由二環快速路、2條南北貫通高架路和1條東西貫通的高架路、“八橫八縱”主干道組成主框架,道路總長1159.35公里,總面積2994.35萬平方米。城區現有交又路口868處,其中燈控路口402處,燈控率達到46%。
1.1交通擁堵現狀
呼和浩特市交通擁堵時間大多為早晚上下班高峰階段以及上下學階段,公交、高架路出口、市內主要路口等屬于主要擁堵路段,相鄰道路城市南北通勤的主要干道與學校、商業區等屬于集中的城市中心區道路。目前,我市擁堵最嚴重的為城市核心區,第二層級為一環路以外、快速路以內交通擁堵區,由第一層級交通擁擠蔓延導致車輛短時間停留。第三層級為快速路以外平穩區,擁堵情況較少,南二環快速路以南,金橋開發區以內道路偶爾會出現擁堵情況。且部路段交通基礎設施薄弱,有些路口沒有信號燈。
1.2擁堵成因分析
首先是城區路網交通規劃存在問題,東西鐵路穿城而過,但立交橋下路段幅度較小,道路資源明顯較少,極易形成交通瓶頸,橋頭兩端高峰路段較易出現擁堵節點。同時,路網級配關系比例失調,城區路網密度為3.9,遠低于國家規范8-15,尤其支路路網密度更低,僅為1.4,無法有效分擔主干路交通壓力,很容易導致擁堵問題。在硬性道路資源缺乏下還存在以下問題,一是城市功能也比較集中,一環以內中心城區集中優質教育資源與商業中心,區域呈現典型的向心交通問題,交通流無法在短距離內疏散。二是受道路施工的影響,呼和浩特市正處于建設發展階段,存在較多市政建設項目,線路長且施工時間長,機動車車道數量減少,降低全市交通路網的通行率,無法保證正常的交通秩序。三是公共交通運輸存在問題,道路建設被破壞,公交車出現改線、停線以及重線問題,公交分擔率較低,部分地區通行效率較低。四是是存在停車難問題,我市地下停車場238家,停車泊位大約30萬個,部分老舊小區并未設置停車位,新建小區雖然建設地下停車場,但閑置率較高,停車供需矛盾突出[1]。五是政府各部門在道路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工程建設、商業辦公樓群建設初期沒有交通管理部門介入,建成后存在的不協調問題也造成交通管理的難度提升。
2.呼和浩特城市交通精細化管理措施
2.1道路基礎標準化
交通管理最基礎的工作便是基礎設施標準化,這也是精細化管理的前提條件,相關部門應嚴格執行交通道路的設計標準,保證安全、有序、暢通,并結合本城市的實際情況,營造精細化管理條件,制定可行的運行機制。首先是建筑工程提前介入制度,城市交通基礎設施中的城市建筑,前期設計、道路網布局、車位設置情況等均直接影響著交通管理的效果和實際行車感受。為了保證后期使用者及交通出行群眾的便捷性,呼和浩特城市相關部門應制定建筑工程周邊道路預審、驗收、停車場設置和泊位控制等管理機制,協助相關部門完成建筑工程規劃選址、道路初步設計以及施工圖紙審查、嚴格設計機動車與非機動車的出行通道,審查驗收出停車場出入口設置。其次是道路工程同步制度,實現道路工程與交通設施建筑的同步規劃、同步設計、同步建設以及同步驗收。交管部門應安排專業人員做好交通設施設計可行性的研究工作,初步設計方案,并嚴格審查道路工程項目,比如新建主干道進口車道設置不得少于出口,有條件的區域可以設置為“五進三出或六進四出”。同時,新建道路還應設置公交停靠站,需要左轉彎的設計出口車道,且新建主次干道不得設計終點場站出入口,實現交通的精細化組織。再次是制定占道施工紅線制度,全程介入施工方案、施工階段以及施工道路恢復等,制定占道紅線。占補平衡運行機制,明確占道操作細則,施工期間保持道路正常運行,并加強施工現場管理工作,在保證道路暢通的基礎上,最大程度的降低施工影響。最后是建設交通設施智能化與標準化制度,未得到交通部門審查與驗收,不得開通道路,強化新建道路交通設施建設的源頭管控工作,建設智能化交通信號燈,推行交通設施標準化工作,并將交通設施標準化由城區延伸至郊區,實現全面覆蓋。
2.1交通組織多樣化
為了提高道路的通行率,應制定合理的交通組織,保證路口渠化的科學性,有效彌補前端規劃與設計交通功能。首先,應合理解決道路堵點,集中應對路口或復雜交通流匯集的路段,優化交通組織,提高道路的通行率。嚴格遵照路權合理分配原則,綜合機動車、非機動車以及行人通行權等因素,在十字路口與重點進出口等進行車道優化,增加轉向軌跡線、路口待駛區、綠化端頭導流線等,并實現標準設計,通過規范化的設置保證交通的通暢運行。同時,還應將非機動車、行人的路權保障延伸至施工道路,設置左轉、直行等功能區域,充分挖掘通行潛力。其次應實行交通組織優化措施,增加轉向、掉頭等,避免非法轉向與掉頭,優化通行疏散的設置。必要時還應實行交通改造項目,局部改造道路設計,解決無法通過路口渠化的道路節點,提高通行效率。最后,應及時梳理道路通行情況,全線優化交通組織,解決特定方向、特定道路以及特定時間的交通擁擠問題,替代專用通道與單行線。其中單行線應用于支小路,且配對設置,引入時段單行、區域單行以及主干道單行等方式,提高區域通行效率。當路網交通發生重大變化時,還應設置替代通道,主動挖崛吸引流量,發揮快速走廊的作用。對于快速路隧道與主干道限速較低的干道,還應提高限速值[2]。另外要發展公交優先理念,比如呼和浩特市保障公共交通路權優先,在全部單向3車道以上道路設置公交專用車道,在客流量較多的單向2車道設置公交專用道,實現靜態抓拍監控300米覆蓋率100%。同時,全市預計2021年底,發展BRT快速公交線路達到11條,實現,城市市民卡轄區內互聯互通,實現多種繳費、地鐵、出租、公共自行車以及公交等多種公共交通一卡通功能,建設便民候車室,幫助乘客實時獲得公交信息。
2.2交通整治常態化
秩序與安全屬于交通管理的關鍵因素,為了保證交通運行秩序,應實現交通整治的常態化,嚴抓秩序,保證暢通。首先應創新電動車治理工作,呼和浩特市電動自行車數量較多,容易引發交通安全問題。交管部門應在遵照教育與處罰相結合的原則下,嚴格管理電動自行車,建立電動自行車違法現場教育點,并積極備案,嚴格宣講執法,提高電動自行車的管理水平。其次應創新工程車管理,受基礎設施建設的影響,建設工地增多,工程車出現違規運輸,多拉快跑等問題。由此,應引入信息技術,構建“平臺+行業協會+前端智能”的三統一管理模式,設置運輸車輛重點監管平臺,提升管理各類工程車輛的方法,實現部門聯動,綜合治理。再次是創新違法停車記分管理,以往呼和浩特市存在嚴重的亂停車問題,嚴重影響了交通秩序,管理難度較大。因此應堅持“疏堵結合”原則,清退停車位的前端管控與路內停車泊位。最后是精準打擊重點違法行為,通過大數據研判交通情況,精準開展清理整治行動,嚴格查處違法車輛。同時,還應利用卡口系統、圖像識別等技術,全面掌握車輛的行駛軌跡,實現重點區域監控,做到疏而不漏。比如,整治期間執勤民警應在遵循說服教育原則的基礎上,清理違法占用停車位的自行車、錐桶、紙箱、垃圾桶等,有力地打擊私自占用停車位行為。為了保證大貨車、渣土車良好運輸,在每天晚20時只次日6時轄區范圍內設置臨時堵卡點,最大限度地預防貨車違法交通行為的發生。在強化治理電動車前,每天早晚高峰在管轄區各主要道路處設置查緝點,嚴肅查處違反交通信號或占用機動車道形式的電動車,做到發現一起、查處一起。除此之外,還加大了校園周邊道路交通巡邏管控力度,打擊占道經營攤販,嚴格查處超員、逆向行駛、占道亂停等行為,保證學生出行安全。
2.3警務模式現代化
呼和浩特市交管部門應深入引入公安大數據戰略,實現城市道路的科學管理,建設現代化的警務運行機制,實現城市道路交通的精細化與智能化管理。首先,應用互聯網技術,實現交通管理現代化變革,在道路旁邊設置信號燈與視頻監控設備,覆蓋至主城區,通過擁堵指數、在途交通量等指標判斷交通情況,為科學指揮提供量化依據。同時,根據最優算法形成交通擁堵解決策略,利用先進的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搭建交通路網,生成算法模型,經過牌照識別與軌跡疊加等措施,把握周期特點,掌握高峰通勤的規律,生成可行的疏堵方案,保證高峰時段全路網的順暢運行。除此之外,還應改造球機監控,將視頻數據集成上傳,實現全天候自動巡檢,第一時間發現堵點,及時推送至執勤民警,最大程度的減少路面的梗阻問題。其次,應轉型升級警務機制,提高警情的處置效率,引入固定執勤崗、路長、崗長制度,設置多組機動車巡邏隊,由情報指揮中心實現精準調度,就近處理交通事故問題。同時,還應利用城市交通大腦預警系統,實現警力定位,重點查處,針對性整治,創新升級秩序監管機制,深入挖掘交通違法的特點,實行靶向治理。最后應強化時間資源管理,合理配時調控交通信號燈,引入人工配時經驗,增加AI信號燈,通過試點運用進行推廣[3]。
3.結束語
呼和浩特市交通精細化管理發展大致經歷起步、發展以及升級等三個階段,引入現代化信息技術,實現道路資源的精耕細作,形成交通管理體系,以期通過交通精細化工管理為城市經濟更好發展、居民出行更加安全暢通服務。
引用出處
[1]謝輝,趙霞,劉晶晶.關于新時期城市軌道交通設計管理的思考與探討[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20(12):117-120.
[2]張揚.人工智能賦能城市交通精細化管理的思考[J].交通與港航,2020(10):46-50.
[3]邵祖峰,周進,張建華,徐真品.提升武漢城市道路交通精細化管理水平對策研究[J].武漢公安干部學院學報,2020(09):8-13.
作者:郭利軍 單位: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公安局交管支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