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手術室三級護理教學管理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手術室護理教學對于護理人員的個人綜合技能水平和理論知識掌握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影響,很多實習護士在手術室護理教學課程學習完成之后,存在技能掌握能力和實踐能力較差等方面的問題,這對于實習護士未來的發展以及手術室護理質量的提升十分不利。本次教學實踐分析在2014年9月-2015年4月期間,選取了84名手術室實習護士作為實踐教學研究的對象,進行手術室護理教學模式的實踐對比分析,以下為本次教學實踐的具體內容。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在2014年9月-2015年4月期間,選取84名手術室實習護士作為實踐教學研究的對象,隨機將84名護士分為實驗組42名和對照組42名。實驗組最小年齡18歲,最大年齡22歲,平均年齡為(20.31±0.56)歲。男生2名,女生40名。對照組最小年齡17歲,最大年齡22歲,平均年齡為(20.32±0.57)歲。男生為3名,女生為39名。兩組護士年齡、性別以及學習能力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教學方法
兩組護士的教學時間均為1個月,對照組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主要是通過“灌輸”的方式進行知識的講解和技能的示范。實驗組在此基礎上實施三級護理教學管理模式,具體的護理教學模式如下。
1.2.1一級管理由經驗較為豐富的護士長直接管理和教導護士,加強手術室護理帶教隊伍的建設,選擇具有先進理念以及豐富經驗的帶教教師負責指導護士。
1.2.2二級管理結合手術室實習護士的實際能力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以及教學計劃,由專人組成監督和管理小組,對實習護士的學習情況進行檢查和督促。
1.2.3三級管理通過“一對一”的教學模式對實習護理進行指導,使每一位實習護士都能夠明確掌握各項手術室護理教學知識,并能夠熟練掌握各項實踐操作技能。
1.3觀察指標
在實習護士實習結束后,對實習護士的理論知識掌握情況以及實踐技能掌握情況進行測評。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實驗組護士的理論課程水平以及實踐操作技能水平均優于對照組的護士,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實習護士的檢測成績比較(n=42,xs,分)組別理論課程實踐操作技能對照組82.31±2.3385.43±4.46實驗組96.21±2.02a93.47±4.56a與對照組比較,aP<0.05。
3討論
手術室的環境相對比較特殊,手術室中的患者均為急需救治人員,所以也為手術室護理教學工作的開展帶來了一定的難度。手術室護理人員需要具備豐富的理論知識以及熟練的技能操作水平,同時還需具備較強的責任感和嚴謹的工作態度,才能夠適應手術室的護理工作任務。三級護理教學管理模式主要是通過三級進行管理,通過層層管理和監督,實現最佳分配,優化手術室護理教學的質量和效果。三級護理教學模式在手術室護理教學中的應用,首先要由經驗較為豐富的護士長直接管理和教導護士,加強手術室護理帶教隊伍的建設,選擇具有先進理念以及豐富經驗的帶教教師負責指導護士。其次為二級管理,二級管理主要是結合手術室實習護士的實際能力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以及教學計劃,由專人組成監督和管理小組,對實習護士的學習情況進行檢查和督促。三級管理主要是貼合手術室實習護士的管理,通過“一對一”的教學模式對實習護理進行指導,使每一位實習護士都能夠明確掌握各項手術室護理教學知識,并能夠熟練掌握各項實踐操作技能。這種手術室護理教學模式能夠更全面、具體的指導手術室護士學習知識和技能,“一對一”的教學指導模式也能使教學活動變得更加富含針對性的特點,對于實習護士所存在的問題能夠進及時解答,培養更多的優秀護理人才。本次三級護理教學管理模式在手術室護理教學中的應用,實驗組的理論課程成績以及實踐操作技能水平均優于對照組的護士,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三級護理教學模式在手術室護理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有效提升實習護士對手術室護理知識和護理技能的掌握程度,同時對實踐技能水平的提升具有積極的影響。
作者:劉丹陽 單位:安順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