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開始了對高校大學生進行全面的計算機基礎教育,但在當時國家雖有大政策,要求各高校開始計算機基礎課程,但是各個高校對于開設哪些課程都是自己決定,沒有統一的規范,有些學校也出現了應付教育部檢查的現象,對計算機基礎課程不夠重視。到了20世紀90年代,教育部出了了高校教學改革大綱,其中規定了各個高校開設計算機基礎課程的內容,統一的課程科目,這次改革對于我國各高校的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的有了進一步的明確,對各個高校也提出了更進一步的要求,因此,對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效果有了明顯的提升。但是,到目前為止的十幾年內,我國的計算機基礎課程仍然以20世紀90年代制定的標準和內容為主,已跟不上信息技術發展的速度和社會對高校學生計算機技術的要求。
2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計算機基礎參差不齊,統一教學內容難度大
高校是一個云集各類學生的小社會,學生的背景往往千差萬別。在各個學科的專業課教學上,學生能夠有統一的、一致的基礎,因為高校學生都是參加各省市高考而進入學校,而同一所高校在各省所錄取的學生排名幾乎相同,例如,復旦大學在黑龍江省招收20人,需要考生在全省考生中的排名大致在前0.005%左右,而在安徽省,考生同樣要排在前0.005%才能考入復旦大學。因此,同一所高校學生的專業基礎知識、學習能力往往基本相同。但是,對于計算機基礎這門課程,由于計算機基礎不列入高考內容,同時,學生的生活背景、生活條件又千差萬別。因此,學生參差不齊的計算機基礎使得學校很難制定教學大綱。
(2)高校師資力量嚴重不足
高校中每屆的學生數量很多,一般的高校每一屆學生的數量都在6000以上,以每班50人計算,全校一個年級每周需要上120節計算機基礎課,以有兩個年級需要上計算機基礎課程計算,假如每位計算機基礎課程的任課教師每人每周上8堂課,仍然需要30名專職的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師。每周8堂課對于一位高校教師來說已經是工作的極限,而且,目前各高校往往讓計算機學院的教師兼職計算機基礎課程的任課教師,由于該課程對于計算機學院的老師來說過于簡單,讓他們來任教似乎大材小用,這就造成了目前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師缺乏的問題。
(3)部分教師缺乏有效的教學方法或不夠重視
目前,多數教師和學生都認為計算機基礎課程學生只要拿到學分能夠畢業就可以了,教師教授這門課時多是出于完成任務,學生多數也都是為了"混學分",老師和學生雙方都不夠重視,使得教師不能花時間去備課,學生也不能花時間認真學習,僅僅帶著應付課堂的學習態度,使得這門課程的開設變得毫無意義。
3提高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質量的思考
(1)做好課前準備
基于以上問題,如學生計算機基礎參差不齊,學校為了拉齊學生的計算機水平,可以在選擇教材上下功夫,選擇難度適當的教材,不能過于簡單也不能過于困難,選擇教材后期末采取閉卷考試和上機結合的考核方式,這樣,統一的教材對學生提出了一致的學習目標,學生即使對這門課程抱著"混學分"的態度,也需要通過考試,在教材的指導和要求下,能夠使不同基礎的學生最后達到一致水平。
(2)增多學生助教崗位
為了解決高?;A計算機課程任課教師數量不足的問題,學校首先應該采用大班制教學,即一節課程由至少兩個班級合并而成,一名任課教師一節課成至少教授100名學生,并且隔周上大課。而為了保證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質量,學校應該任命部分計算機專業的碩士或博士研究生擔任每個班級的助教,負責學生的實踐作業批改和實踐內容布置。
(3)完善課后實踐
在期末閉卷考核的基礎之上,學校應該在計算機基礎課堂的大綱設計中加入實踐環節,比如要求學生期末完成一個小網站的實際,或是處理一批excel表格,這能夠讓學生在背誦書本知識的基礎上,提供給他們實際運用書本知識的機會。可以說閉卷考試要求學生記憶書本知識,這是為了提高基礎薄弱的同學的基礎知識,而實踐環節是實際鍛煉學生利用計算機技術實際工作的能力,二者結合才能迅速提高學生的計算機基礎技能。完善課后實踐環節也能夠減輕老師的教學壓力。
4總結
計算機技術作為目前發展最迅速的學科技術,對當下高校學生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各個高校應該緊跟這種要求,做好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規劃和內容設計,真正的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技術水平。
作者:韋凝芳 王海熔 單位:寧波大紅鷹學院信息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