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音樂審美下的學前教育音樂教學改革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三到六歲是幼兒性格行為習慣培養的關鍵時期,這個年齡段的幼兒行為模式和思維方式尚未成熟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音樂對于幼兒的智力開發和性格培養以及幼兒自我情緒的控制有很好的教育作用。音樂更多的是培養幼兒的一種音樂能力,對于樂曲的欣賞和審美。本文從如何從音樂審美角度看待幼兒學前教育音樂改革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音樂審美;學前教育;教育改革
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關于孩子的教育除基本的文化課外,對于孩子的藝術培養也逐漸重視了起來?,F在的幼兒園都有音樂課程,不同的幼兒園的教授內容也有很大不同。幼師上課沒有系統規范化的教學模式對于孩子不利于幼兒的自身發展。幼兒教育不僅是傳授知識還要培養幼兒對音樂的審美,對于幼兒性格的塑成等綜合素質的教育。對于學前教育來說對音樂教學規范化,進行幼兒音樂教育改革至關重要。
一、學前教育中音樂教育的重要性
音樂教育是學生美育教育中的一個重要項目內容。培養孩子對音樂的感知能力和鑒賞能力,對于其未來的思想成熟度和審美水平的提升都有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音樂教育豐富孩子的精神世界在現代教育中,還是精神世界的豐富尤其是在啟蒙教育階段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從現代音樂教育的要求角度分析,可知孩子的音樂教育開展,是豐富其精神世界的一個重要途徑。孩子可以在欣賞不同風格的音樂的過程中激發其個人思想層面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并且根據個人的性格特點和情感體驗在其精神和心理層面形成一定的影響。音樂教育對孩子精神世界豐富的目標,也就得以實現。
(二)音樂教育激發孩子的潛在天賦音樂教育從本質上來講是一門具有發散性特征的課程內容。常規的音樂教育雖然只能對不具備這方面天賦的孩子起到常規的審美能力培養的作用,但對于有這方面天賦的孩子來講,音樂教育的啟發作用就比較突出了。在接受了專業且規范的音樂教育后,這部分孩子的潛在音樂天賦可能被激發出來,這對于其個人的未來成長和發展會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
二、教學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教學改革的工作開展,一方面是基于新課標對于現代音樂教育的總體要求,一方面也是為了適應現階段學前教育工作的目標的具體要求。另外,現階段教學工作開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和不足,也是教學改革工作開展體現出必要性的一個重要方面。
(一)教材完善程度不足音樂課程由于在整體的課程體系中不屬于核心課程的范圍。因此,在學前教育中所受到的重視程度也存在不夠高的現象。不同地區的學前教育中,音樂課程教學所用的教材缺乏統一性,且從不同的教材內容出發,整體的課程內容體系也存在完善度不足的問題。對于學前音樂教育來說,教材是教學工作開展的一個關鍵性依托,教材本身的內容結構不完善,必然會影響教學效果。
(二)課堂教學方法方面的不足很多教師由于缺乏在工作中積極創新的思維和精神,在音樂課程的教學中存在依賴于傳統的教學方法開展音樂教學的問題,不能夠從主觀上意識到音樂教學對于學前兒童的重要意義。在教學方法和思路上不重視創新,且也未能夠掌握適當的先進教學方法,這使得實際課堂教學的開展失去了趣味性和豐富性,這與學前兒童的性格特點和學習需求存在沖突。
三、實踐教學改革的具體路徑分析
教學改革的實踐工作,需要結合目前存在的典型問題明確實踐改革的方向,下文就具體的改革路徑進行分析。
(一)提升教材的完整性在現在的學前教育中地域偏遠的家長更重視孩子在幼兒園學了多少漢字或對數字計算的水平如何。音樂是一個輔助教學并不是很受重視的學科。幼兒的音樂學前教育教學沒有系統的完整性。每個幼兒園的書都不盡相同。幼兒的音樂書更像是一種兒歌大全。學前教育有小班、中班、大班、學前班。這個階段的幼兒正是音樂學習的黃金時期[1]。對幼兒良好的性格有很強的塑造作用。幼兒的音樂教學改革首先應從課本的規范化開始。根據各個班級幼兒的年齡和心理變化,編輯適合的書籍。對幼兒的音樂教育進行系統化的學習。幼兒園的教材統一也有助于縮短城鄉教育差距。
(二)實現課堂教學方式的多樣性對于大學生來說,音樂是純粹的,他們因為年齡和心智的成熟欣賞的了幾個小時的音樂劇和協奏曲。但對幼兒來說音樂教育并不是單獨存在的,學前兒童的年齡尚幼,對身邊的一切事物充滿好奇,對于情緒的把握能力較差。較為好動。對于學齡前兒童的音樂教育,應結合學齡前兒童的自身特點,尋找適合他們的方法。除音樂兒歌教學外,可以嘗試加入韻律操課程。教師給幼兒一個模仿對象并進行適合氛圍的配樂,讓幼兒在教室里自由發揮用肢體把將模仿對象的動作表現出來,激發幼兒的創造力以及想象力。韻律操對于幼兒的身體協調能力和節奏的把握,都有很好的教學引導作用。或以音樂游戲的方式進行教學,如數鴨子。讓幼兒分別扮演兒歌中的角色,一個幼兒扮演老爺爺,其他幼兒扮演橋下的鴨子一邊唱一邊表演調動幼兒的上課熱情培養幼兒的音樂積極性。
(三)故事普及音樂知識教學有關音樂的基礎性知識是很枯燥的。學齡前兒童很難靜下心來學習基礎性知識。教師可以通過動畫、兒歌等活躍課堂氣氛。提升幼兒的學習興趣,向幼兒講授基礎性樂理知識。例如講不同音符在五線譜上的位置時,用蝌蚪游泳的故事從高到低講每個音符在五線譜上的位置,同時按下琴鍵讓幼兒感受各個音符的不同。對于音樂家的介紹可以借助音樂名人的小故事或者有關的動畫片。如少年莫扎特。舒伯特和妻子的故事來向幼兒普及音樂知識培養幼兒對音樂的興趣。
(四)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幼兒尚處于懵懂時期,會受到身邊環境的影響。一個好的教育環境對教學來說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幼兒教師是學前音樂教育的領路人。教師自身的音樂素養決定了課堂的教學效果和質量。為幼兒營造一個好的學習環境是每個幼兒教師應該做的事情。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引導孩子進行音樂賞析。不同的音樂家所帶來的音樂感受力是不同的。彈奏莫扎特的音樂,引導孩子感受音樂的節奏,以及音樂給人情緒上帶來的變化。柴可夫斯基的音樂很多與童話有關,可以引導孩子發揮想象力。例如圣桑音樂專輯動物狂歡節有很強的音樂的情緒感染力,教師可以通過播放CD[2]。模仿音樂中天鵝的形象,或引導孩子模仿水族館中的魚群。來培養的提高幼兒的音樂鑒賞能力。
(五)注重音樂能力培養除純音樂欣賞外,在教學計劃中加入樂器學習。通過對音樂樂器的學習進一步提高幼兒對音樂的敏感力,想象力以及對音樂學習的自信。通過學習樂器時左右手與大腦的配合可以促進幼兒的智力發育。樂器對幼兒性格的塑成也有很大的作用。兒童時期學習音樂的人性格較為沉靜,思考力也較強。幼兒園的音樂教學是要面對班內全部同學的。不能像校外的培訓班一樣進行小班專一的精英教育。教師可以成立合唱團根據幼兒的自身條件的不同區分合唱團的聲部成員進行上課教學?,F在的家長都很重視幼兒藝術培養會在校外給孩子報樂器培訓的輔導班??梢越M織有特長的幼兒組成樂團為合唱團進行配樂。進行音樂學習培訓培養幼兒的音樂審美能力,樂譜的記憶可以很好地鍛煉幼兒記憶力。組織合唱團和樂團除音樂知識外還可以鍛煉幼兒的團隊意識。對于幼兒今后的成長發展來說一個好的興趣也有助于今后人生的正面發展。
四、結語
童年時期對人的影響是非常大的。人生幸運的人大都有一個良好的性格,童年對人的性格幾乎是起而決定性作用的。音樂學習屬于素質學習,不列入考試范圍。屬于副課但音樂對于教育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學習音樂的人感受力以及對待他人的共情力比較強。鍛煉培養幼兒的音樂能力可以鍛煉幼兒的思維能力以及記憶力,對于幼兒今后的學習以及學習壓力的釋放有很好的輔助作用。音樂的學習不是為了某種實質性的可以直觀看到的東西。它塑造了人內心豐富的情感世界,它也是一個很好的情感疏導方式?,F代人的生活節奏緊張壓力大,學會正確合理的疏導可以避免很多問題。音樂也可以塑造人的整體氣質。每個幼兒都有無限可能,在幼兒時期給孩子心里埋下一顆音樂的種子種下對于美的向往是每個進行幼兒教育的老師的職責與使命。
參考文獻:
[1]羅尚菊.學前教育音樂課程體系的構建探究[J].知識文庫,2017(08).
[2]王新樂.審美能力在學前教育專業音樂學科的滲透[J].音樂時空,2016(05).
作者:呂迎春 單位:沈陽市藝術幼兒師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