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教育信息化在教學改革中的應用研討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社會逐漸趨向于現代化發展,信息技術為各領域實現自身運行模式及管理機制的進一步完善及優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教育事業也不例外。本文就基于以上因素,對教育信息化在教學改革中的應用效果進行分析,旨在從根本激發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教學活動的質量及效率,以期為相關教育工作者提供幫助。
關鍵詞:教育信息化;教學改革;應用效果
1引言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科技水平已然實現穩定增長的當前背景下,綜合素質人才成為了提升國家綜合競爭力的關鍵所在,故對現有教育事業進行一次大規模的改革,使學生具備一定適應未來社會生活的能力也變成了教育部門重要的發展戰略。因此為充分發揮出信息時代對教育事業的重要意義,現有教育工作者就要將當前的工作重點轉向至教育信息化在教學改革中的應用效果分析上,并針對實際應用效果對教學模式及教學內容進行不斷的完善及優化,推動教育事業可持續的發展進程.
2教育信息化在教學改革中的應用重要性
2.1豐富教學內容
將教育信息化應用在實際教學改革過程中能夠很大程度上的豐富教學內容。具體而言,在新課標的改革背景下,其教學內容中也增添了大量的實用性及適用性元素,并讓學生在掌握學科理論知識的同時,又能將此些知識反饋到生活之中。教育信息化在為教學活動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尤其是網絡技術的融入更使此些教育資源邁向了公開化及共享化[1]。教師可利用網絡之中更加豐富的教學資源豐富及完善教材內有限的教學內容,極大程度上的擴寬學生的視野,為培養出具有綜合素質的人才奠定了堅實基礎。
2.2轉變教學觀念
教育信息化的應用不僅可促使教學模式及教學內容的改革,更對教師的教學水平及職業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為不斷適應時代的發展,在將教育信息化應用在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教師也應切實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并積極應用網絡技術,進一步鞏固與夯實學生在課堂中所占據的主體地位,營造出積極活躍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學習意識[2]。同時為更好的推進教學觀念的轉變,教師也應從自身出發,不斷學習及掌握教育信息化的知識及技能,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深入貫徹落實素質教育的原則。
2.3創新教學模式
為確保教育信息化能夠在提升教學質量及教學效率中發揮出積極的作用,現階段相關教育工作者也應注重對教學模式的創新,并在新教學模式中注重激發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協作意識[3]。例如: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在應用多媒體教學方式的基礎上采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將學生以不同性格特征及學習能力劃分成學習小組,并將原有教學任務下發到學習小組內,通過組員之間的交流及討論,最終得到解決問題的方式。
2.4優化學習方法
在教學改革中應用教育信息化也能夠很大程度上的優化學習方法,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強調學生的主體性,針對不同學生的特征及學習需求設計出具有針對性的學習方法[4]。舉例而言,隨著新課標改革的不斷深入,各學科教學任務及目標也發生了很大程度上的轉變,因此將教育信息化應用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就可將抽象的知識以圖像、聲音及文字等多種方式出現在學生面前,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幫助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更好的理解及掌握學科中知識點及難點,切實提升教學質量及教學效率。
3教育信息化在教學改革中的實際應用
3.1建立學生個人信息管理系統
在將教育信息化應用在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教師通過網絡平臺建立起學生個人信息管理系統,并通過強化于學生之間的溝通及交流,對學生性格特征、學習能力及學習需求等信息資料記錄在網絡系統中,并為后期教師對學生進行客觀評價時起到重要的參考作用[5]。不僅如此,教師也可基于學生的日常表現對其信息進行及時的更新,使教師能夠很大程度上的了解學生的綜合情況。
3.2將多媒技術應用在實際教學中
教育信息化最大的特征就是大量的應用多媒體技術。具體來說,教師可在原有教學模式的得基礎上應用多媒體技術,并利用多媒體技術中能夠對圖像、文字及聲音進行集成化處理的優勢帶到到教學內容中,幫助學生更好的了解抽象知識難點。例如,在理科類學習過程中,通常會涉及到大量的實驗,并且由于各種因素,部分實驗無法展示給學生,而利用多媒體技術對就能夠將此些實驗進行完整的重現,幫助其更好的進行理科類的學習。
4提升教育信息化在教學改革中應用有效性的具體對策
4.1堅持以學生為中心
為從根本上提升教育信息化在教學改革中應用的有效性,教師也應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堅持以學生為中心,提升學生對課堂活動的參與感,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同時在設計信息化教學內容的過程中,教師也應結合不同學生之間學習需求的差異性進行分層次設計,將學習機會平均分到每個學生手中。
4.2合理設計教學內容
在設計教育信息化教學內容期間,教師也應注重對信息教學資源的精簡,舉例而言,微課是教育信息化的一種表現形式,而在設計微課教學內容的過程中應事先對知識點及難點急性篩選,充分利用學生有效的學習時間,同時較少的微課資源也更加方便學生課后的數據傳輸。
4.3提升教學內容實用價值
在將教育信息化應用在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教師還應注重提升教學內容的實用價值,有效創設生活情境,讓學生通過自身豐富的生活經歷更好更快的解決學習上的難題。
5教育信息化在教學改革中的應用的要點分析
在將教育信息化應用在教學改革的過程中,還應注重以下要點:第一,大力支持教育信息化硬件及軟件的建設水平,促使教育信息化發揮出自身積極的作用;第二,結合不同學科的具體要求,明確教師在課堂中所扮演的引導及管理角色,構建起一系列更為完善的教育信息化課堂管理機制,避免課堂時間的浪費;第三,注重教育信息化家庭作業的布置,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學資源,讓學生在家中也能夠更好進行學習。總結:總而言之,通過對教育信息化在教學改革中應用效果進行分析,我們不難發現,在素質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的當前背景下,教學的改革應更加重視對教學觀念、教學模式以及教學任務設計等方面的信息化轉變,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以激發出學生學習積極性為科學發展觀,提升教育工作者個人的教學水平,定期在教職人員群體中開展關于信息技術的培訓活動,使當前教育事業能夠更加適應社會各領域對綜合素質人才的新要求。
參考文獻:
[1]劉立云,黃淑珍.小學科學探究課應用模擬教學軟件的教學效果研究[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7
[2]包丹文,狄智瑋.移動學習模式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所帶來的影響[J].學園,2017(19):68-69.
[3]黃海霞.新媒體新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以PAD在教學中的應用為例[J].林區教學,2017(03):84-85.
[4]孟云俠,魏一搏,姚紅玲,朱薇.信息技術與高職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實踐研究[J].考試周刊,2016(33):122.
[5]黃艷鴻,焦中明.電子白板在小學教學中應用情況的調查與分析——以江西省興國縣某中心小學為例[J].
作者:許佳 單位:上海寶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