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大學生家庭教育的思考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使家庭教育的獨特性充分發揮。家庭教育是建立在婚姻和血緣的基礎之上,子女在出生后的第一時間,接受的就是父母以及父母給予的教育,父母通過躬親示范、信息溝通、情感培養等家庭教育的軟環境輔之家庭教育的硬環境,以一種隱性的潛在的教育方式對孩子施加潛移默化的教育,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長此以往,子女的品性和行為特征就會得到父母的感化和感染。家庭教育與其他的教育如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等相比,對人的影響最長遠與深刻,也表現為獨有的依附性和信賴性,尤其是目前的社會,多數家庭是獨生子女,孩子對父母和家庭的依賴是與日俱增的。使家庭教育的獨特性充分發揮出來,對大學生家庭教育的好處是溢于言表的。
(2)可以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因材施教的功能。每個人受到家庭的影響都是舉足輕重的,因為家庭對人的影響是持久的。因此,大學生會由于家庭背景、經濟狀況、家長的文化程度以及其他因素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等。因此,在加強家庭教育的時候要因人而異、有針對性地施加教育,這樣,有利于學校和家長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開展。
(3)家庭和學校的矛盾沖突可以得到有效的緩解和減少。隨著法制化步伐的加快,人們依法維權意識也普遍增強,近年來,家長與學校的矛盾和沖突頻頻出現。探其原由,多數是由學校和家庭二者之間溝通信息阻塞造成的,溝通信息不通暢、相對滯后是突出的特點。為此要充分利用大學生的家庭教育的積極方面來達到緩解和減少家庭和學校的矛盾和沖突的目的。
2大學生家庭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徑
大學是個綜合體,它是科學研究的陣地,是人才培養的搖籃,是社會服務的基礎。和諧的家庭來源于每個高素質的家庭成員,那么高素質的家庭成員就需要良好的家庭教育作為基礎來支撐,由此看來,加強家庭教育這一基礎性工程的建設勢在必行。一度備受關注的“馬加爵事件”、“李天一事件”等無一不反映了大學生缺失家庭教育。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是一個多種力量多用的結果,必須通過政府引導、學校主導,家長和大學生自身的積極配合來加強大學生家庭教育,讓家庭教育真正地成為一個系統性工程。
2.1政府提高對大學生家庭教育責無旁貸
大學生作為青年一代是明天的新星,祖國的棟梁,是國家和社會發展的未來管理者和建設者。因此,對高等院校開展大學生家庭教育的工作,政府有責任進行監督和管理,并通過宣傳,讓更多的家庭和父母認識到大學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政府對促進高校積極地開展大學生的家庭教育工作責無旁貸,盡量讓更多的家庭和父母能夠認識到大學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學生上得起大學已不僅僅是政府唯一的職責了,同時政府還要保證上得起大學的學生在高校要接受良好的大學教育,也要同過社會的各種渠道和其他的各種力量,讓大學生切實體會到家庭教育在整個教育體系中的重要作用。對于那些在大學生家庭教育過程中有困難的家庭應建立應急機制,隨時提供有針對性的扶持,充分發揮政府在加強大學生家庭教育時的主導作用。
2.2良好的大學生家庭教育需要
靠高校的引導和支持高等院校是大學生的主要陣地,生活和學習都在學校里,師生交往時間長、交流的范圍廣,相互溝通頻率也遠大于與家長的交流溝通的頻率,在大學階段家庭教育工作的陣地轉移到了學校,由學校主導完成。第一,學校要為大學生家庭教育提供條件,可以通過制定制度性的文件或者建立健全相關主題網站,同時,學校要抽調專業的工作人員組成服務機構,協調學校各個職能部門積極配合相關工作。學校要做到對各個具體部門的工作加強方法和理論的指導,并對相關工作的開展加強考核和監督,爭取讓家庭教育的工作能夠在學校落到實處。例如,學校可以給每個學生建立一個家庭教育檔案,尤其是對那些在家庭教育上存在困難的學生,更要做好相關工作,可以讓有心理學背景的教師來認真完成這個任務。第二,學校可以建立學校—學生、學校—家長、學生—家長的聯系機制,同時,可以開展一些有關的親子活動。當今網絡社會下,聯系渠道多樣,只有學生、家長、學校三方選擇適當的聯系方式加強聯系,緊密聯系,才能推動學校在家庭教育工作上的開展。同時,學校要在每次和學生以及家長取得聯系和交流后把相關情況寫入家庭教育檔案,這樣可以分析和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有利于以后更好地溝通。長此以往,學生、家長、學校之間的交流頻率不斷增加,遇到突發事件和相關的具體問題就能夠高效迅速、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提高了家庭教育的時效性。學校可以通過大一新生入學教育、校慶日和學生的畢業典禮等活動開展家庭教育日、教育周、教育月活動,邀請家長和學生同時參加,增強家長和學生、家長和學校的相互溝通和了解,從而讓更多家長能夠充分認識到家庭教育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2.3大學生家庭教育需要家長高度關注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庭教育是孩子的第一個課堂,也是孩子接受終身教育的課堂。由此可見,家長在大學生家庭教育的過程中一定要給自己定好位,時刻清楚地知道自己該扮演什么角色,充分調動自己所具有的獨特的情感因素和學校、和孩子多交流與多溝通,“多聞多問”,對自己負責,對自己的孩子負責,及時關注孩子的思想動態和心里狀態,和學校保持信息的暢通,遇到問題及時與學校溝通解決,積極配合學校來解決孩子的一些生活、學習的問題。
2.4大學生要正確認識家庭教育
我國長期以來的精英教育和傳統的思想給人們遺留下一些錯誤的認識,尤其是讓一些價值觀和人生觀沒有完全成熟的大學生產生了不良的影響,使大學生不能夠認清自己的角色,把握不準自己的位置。有部分大學生也和他們家長的想法一樣,家庭教育在大學已經過時不再適用了,認為自己已經成人了,與家長的聯系少,遇到問題都是自己扛著,不告訴家長,這些做法都是不正確的。作為大學生,現在是國家的棟梁,以后會成為未來孩子的家長,要找準位置,認清自己的角色,家庭教育不僅僅是一種學校和家庭合作的教育形式,重在通過相互交流合作對大學生施加積極影響和正能量,彰顯家庭教育的魅力。
作者:戴麗莉 單位:成都理工大學文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