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道路橋梁工程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青藏高原是母親河的發源地,是我國極為重要的一道生態屏障。青藏高原的自然條件略微呈弱勢,現存多層凍土,在道路施工過程中,其施工難度很高,同時,道路建設也會對沿線的生態環境產生一定的影響。基于此,文章結合實際情況總結了道路橋梁工程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的探索和實踐的具體方法,并提出實施人才培養的保障措施。
關鍵詞:青藏高原;道路橋梁;人才培養
1青藏高原道路橋梁建設的難點
(1)晝夜溫差大。青藏高原的晝夜溫差很大,有時甚至可能超過40℃,這增加了道路橋梁開裂的可能性,并影響道路施工的質量。(2)掘進難度大。青藏高原的多年凍土層面積較大,多年凍土層的深度一般超過1m,這意味著青藏高原的道路工程面臨著永久凍土的問題。(3)施工工期長。(4)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在此沿線實施橋梁建設會導致周圍的凍土環境發生變化,會影響植物的健康生長甚至可能使植物消失,沿線的沼澤濕地面積也會減少,土地荒漠化會更嚴重,還可能導致這片區域的動物沒有棲息地。
2道路橋梁工程技術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
針對青藏高原道路建設的特殊性,對道路橋梁工程技術的專業人才有以下要求:專業技術人員不僅要具備穩扎穩打的理論知識,還要具備專業的實際操作能力和動手能力,并根據高原的具體情況學習特定的操作技能,為工程建設提供技術和專業指導意見,確保建設工程安全有效地進行。高校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可通過以下三個環節:具體實驗、實際訓練、實地實習。此外,在培訓專業技術人員的過程中,應致力于培養道路橋梁工程建設和發展的復合型人才,為解決青藏高原公路和橋梁建設存在的難題提供具體做法。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部分道路橋梁工程技術人員的技術觀念很難適應時展,技術人員的交替正處于新舊過渡時期。由于技術人員操作比較困難,獲得國家專業資格證書的技術和工程人員的數量無法滿足實際需求,盡管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但對現代建筑技術和管理知識認識不足。隨著新科學技術、新型建設材料、新型道路建設工藝技術和與時代接軌新知識的應用,老工程技術人員已無法滿足新時代的需求,也無法滿足道路橋梁項目快速發展的需求。通過行業研究發現,培養具有與新時展相結合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的技術和工程人員是人才培養的主要目標。
3人才分類培養的工作思路
(1)根據青藏高原道路橋梁的職業位置測評以及企業對人才培養的具體需求,再結合學生來源等因素可知,學習能力和職業發展計劃決定了青藏高原道路橋梁專業人才的分類、培養目標和人才規格。(2)按照具體的人才培養目標和人才規范,結合青藏高原公司職業標準與高校一流職業教育標準,編制相應的人才培養方案,建立分級培訓課程體系。在專業課程方面,根據青藏高原公路橋梁行業職業崗位的分類和需求確定基礎教學課程,有選擇地優化和調整教學課程,并根據專業資格標準和同年的道路橋梁社會就業情況進行不斷調整;在教學內容方面,在公共課程中穿插專業課程,讓學生的專業知識得到鞏固,從而提高學生的學識素養,豐富學生的課外文化知識,培養學生的專業操作能力,同時也尊重學生個人的發展,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文化素質;在建設教學培訓基地時,學校要采取學校與公司相結合的方式。(3)在適當的時候對青藏高原道路和橋梁建設專業的低年級學生進行理論和實踐教育,提高學生建設青藏高原道路的發展意識,激發其內在動力和能力。并引導學生建立自己對學習和發展觀點的信心,運用自己的知識和觀點,根據自己的長處和興趣,制定相關的職業管理決策。(4)為在青藏高原通往社會的道路和橋梁上提供實踐專業人才,學校必須加強對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從而增加在校園內校園實踐的比例。在學校與具體工作之間建立完美的聯系顯得尤為重要。以工學結合為主要方式,優化教學體系和課程建設,在青藏高原路和橋梁工程技術專業人員的培訓中,將工作與學習相結合。
4當前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
4.1實習實訓基地數量不足
目前道路橋梁路橋專業雖然有一些實訓基地,但是參加訓練的人數增幅較大,導致實訓場地嚴重缺乏,學生面臨沒有實訓基地實訓的窘境,尤其是青藏高原道路橋梁工程技術專業的在職培訓和在崗實習項目,其具體情況繁雜,環境因素繁多。為了更好地實現教學過程中理論與實踐的良好結合,學校在安排理論課程時必須做到實訓內容相配套。要想解決這些復雜的問題,首先,要擴大實訓基地建設,建立更多現代化的實訓基地以供學生進行實訓項目的選擇;其次,具體的操作需要政府和企業的鼎力支持,同時,教師也需要提高為項目服務的能力,為學校和項目創造有利的局面,實現校企共贏。
4.2實訓考核管理體系不完善
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仍在探索學生實習管理,尚未形成完善的考核機制。道路和橋梁建設通常在野外完成,其路線很長,且有很多部分實習地點分散,許多學生所在的項目團隊位置偏遠,交通不便,并且網絡不通,學生只能通過電話與外界交流。這使得教師難以及時掌握學生實習的具體情況,給實踐培訓的管理帶來很大困難。因此,道路橋梁工程技術專業對在職培訓和在職實習進行管理和評估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在職實習網絡平臺。學生根據需要完成動手培訓項目的核心內容,并通過網絡平臺與校園內的教師進行交流。(2)按周報告系統。學生在每周進行課業復盤時與導師進行溝通,把具體報告實習情況詳細解說給導師,并向導師提出自己疑惑的問題。(3)定期檢查制度。由學校牽頭并安排專業指導教師在固定時間前往實訓場地對學生的實習狀況進行審查。(4)評價報告制度。完成實習后,學生提交實習日志和實習報告等書面材料,能更好地回顧自己在實訓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為以后的具體實踐奠定基礎。
5人才培養保障措施
5.1業務訂單培訓是實施人才培訓的基礎
公司不僅為合作方訂單課程制定培訓目標,為公司勞工標準提供適當的教學資源,而且派遣經驗豐富的兼職公司教師來指導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的學習,對學生進行實際訓練,并參與教學效果評估。通過招募實習生和公司就業學生,公司訂單培訓為持續有效地實施人才培訓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5.2激勵機制是人才專業培養實施的推手
實施青藏高原道路橋梁人才培訓機制,增加了教師的組織難度,同時也加大了專業教師的輔助管理工作。除課程系數和學校的教學工作量外,最好按照教學改革方案開展實施人才分類培訓工作,并納入教學改革管理工作,既要肯定教師的辛勤勞動,也提高了教師的榮譽感,建設成果也可以用專業學位和教學獎勵來評價。從而調動教學者的工作熱情,促進人才專業培訓的順利實施。
5.3重視青藏高原道路橋梁師資隊伍的建設
為了使青藏高原路橋人才的培養與實際情況充分契合,有效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操作與理論相結合能力,必須重視培養各項指標均合格的教師。為解決專業教師的專業能力不強的問題,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打破傳統的錄取機制,適當引進一定數量的專業教師在學校任教或聘請其擔任教師。(2)要注意加強對現有教師的工程設計過程和實踐能力的培訓,如組織青年教師在實際操作現場實習,參與企業工程項目的設計與實施。(3)鼓勵專業教師申報青藏高原公路橋梁工程業務,鍛煉和提高工程實踐技能。
5.4加強教材編寫人員的校企業專業合作
由于項目課程材料的概念還不成熟,對真實行業的理解仍在感知識別階段。校企之間沒有實質性的合作機制,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職教科書建設水平的提升。因此,要想編寫滿足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要求的高質量教科書,必須借助公司和行業的實力來吸引各公司的行業專家參與教材建設。如何通過幾年的學習讓學生獲得這些方面的實踐知識和技能,使其在進入社會后能夠得以運用,這是學者和教育工作者必須考慮的問題。當今青藏高原道路橋梁專業教育還未形成成熟和統一的模式,因此更需要加強其在該方面的建設。
6結束語
隨著社會經濟的進步,對道路橋梁工程建設方面的專業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在對此類人才的培養過程中,必須注意技術、專業和理論的發展需求。社會需求、培養專業人才的關鍵是建立和實施科學有效的人才培養模式。簡而言之,通過不斷豐富實踐教育體系的內容,加強各種實踐管理措施,為青藏高原大部分道路和橋梁建設創立深度教育的改革和創新,樹立質量觀念,提供滿足實際需求的專業人員。
參考文獻:
[1]彭惠,陳建兵,王佐,等.青藏高原多年凍土區道路工程熱影響范圍[J].中國公路學報,2015,28(12):92-99+142.
[2]張軍俠,潘菊素.高職院校分類培養多樣成才問題及解決路徑[J].中國高教研究,2015(4):99-102.
作者:王占銀 單位:青海交通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