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建設校企合作實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文探討了職業院校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建設的一些主要問題,提出校企深度合作模式,并結合地方經濟的物聯網專業建設思路,給出了一些可供參考的操作經驗。
關鍵詞: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校企合作;探索
城鎮化發展與智慧城市建設離不開信息技術的強力支撐,物聯網技術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核心基礎,正在加速推進產業分工深化和經濟結構調整,重塑經濟競爭格局。未來幾年物聯網技術人才需求市場廣闊,高職院校開辦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正在起步階段。為了促進校企共同發展,根據《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精神,依照“資源共享,優勢互補,責任同擔,利益共享”的原則,加快打造現代化高等職業教育體系,培養更多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物聯網專業建設需要探索諸多問題。
一、物聯網專業建設要立足于地方經濟轉型發展的客觀需要
以甘肅省為例,當下正面臨六大轉型重點任務,經濟發展方式轉型、經濟增長動力轉型、產業發展模式轉型、城鄉發展關系轉型、空間經濟格局轉型、行政體制轉型,試圖從根本上提高綜合競爭力,實現甘肅省經濟質量和效益的提升。目前產業發展轉型正致力于借助“互聯網+”模式,物聯網與人工智能也在大力發展中。甘肅省根據國家戰略,出臺了《甘肅省工業互聯網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加速推動互聯網在工業領域的深度融合,促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的密切結合,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產業競爭力。此外為落實《中國制造2025》總體部署,深入實施智能制造工程,助推制造業轉型升級,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聯合開展智能制造綜合標準化與新模式應用項目工程。甘肅省3個項目已列入國家智能制造綜合標準化與新模式應用項目,分別是甘肅銀光化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含能材料高能炸藥數字化車間通用模型綜合標準化與試驗驗證”、大禹節水股份有限公司“農業精量灌溉裝備智能制造新模式建設項目”、天水長城開關廠有限公司“中高壓氣體絕緣開關設備智能制造系統”。在智能制造領域,物聯網技術可連接大量不同的工業設備,嵌入在各個工業設備中的傳感器會不斷地將新數據上傳至云端,然后在云端進行人工智能處理和分析,以生成所需要的信息并繼續積累知識,形成生產制造的重大決策依據,最終建設成智能制造生態體系。為了實現這個目標,甘肅在未來必須大力發展物聯網產業,而物聯網作為萬物互聯、萬物智能的基礎,將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蘭州市物聯網的發展,也將進入全新的軌道。由此來看,甘肅省蘭州市的未來經濟發展已經與科技創新應用緊密結合起來,而物聯網將是科技創新與應用的重要風口,需要大量的應用型人才。作為應用型人才培養的主力軍,高職院校將肩負著培育物聯網、大數據等科技創新人才的重任。
二、校企深度合作共同設計人才培養模式
校企共同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由學校專業教師與企業工程師合作制定進行人才培養方案。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可以實行基于“校企共培、協同創新”的人才培養模。學生在校內學習階段,重點學習本專業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實訓案例,校外學習階段重點是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在校期間應該積極參與國內各種創新創業大賽,將物聯網相關知識融入各行各業的應用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創業素質。人才培養方案可以嘗試實行基于工作過程的項目導向式教學、物聯網創新創業工作室、頂崗實習帶動就業的總體方案。物聯網創新創業工作室是該方案的特色,不僅讓學生處于真實工作環境中承擔各種崗位角色,還可以在教師指導下合作完成一些較為復雜的物聯網工程項目。在完成這些工程項目的時候可以結合地方經濟特色,融合地方特色產業的物聯網發展項目。通過地方特色產業項目來挖掘物聯網創新創業項目,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職業能力,還能夠培育創業團隊和創業項目。一旦創業團隊的創業項目獲得成功,整個專業的發展就會步入坦途。
三、校企雙方共同開發校本教材和教學項目
職業技能型課程的校本教材開發,可以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典型工作任務提煉。通過細化的崗位需求,全面細化了解相關崗位對本專業方向學生的職業能力要求,并完成典型工作任務提煉;第二階段,確立課程框架。課程框架按照人才培養方案的要求來設定;第三階段,制定課程標準。通過課程標準,全面描述課程基本信息、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及教學建議。課程標準是僅次于人才培養方案的綱領性教學文件,物聯網專業的課程標準一定要企業工程師深度參與制定過程,否則專業教師制定的課程標準很難體現校企合作的特色內容;第四階段,建設專業資源庫。建設內容主要包括教材、項目案例、開源軟件資源建設。其中,教材是指用于教學的課本、作業習題集、工具書及企業物聯網產品的技術資料。資源庫建設的重點是企業已經實施的物聯網項目案例,例如,已經成功實現的智慧農業建設項目案例、智慧倉儲項目等。資源庫可以將校企合作形成的課程和資源形成共享,服務于當地繼續教育和成人職業教育領域。如何獲得這些成功案例并將其轉化為教學案例,可以借助有實力龍頭的企業在物聯網感知層、網絡層和應用層開發教學項目。校企雙方在合作的基礎上可以就物聯網專業進行教學項目的共同開發,如“食品追溯”“智能交通”“智能倉儲”等項目,進行項目式教學。學校與龍頭企業合作以后,企業可進行資源轉化,把自己多家子公司的實際業務轉換成可以教學的案例,這樣學生學到的知識、接觸到的場景都是真實的市場需求,以保障學生未來的就業和社會接軌。
四、基于物聯網的創新創業團隊建設
自從2015年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以來,創新創業就一直是職業院校教學改革的熱點。物聯網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整個產業尚處于初創階段,未來其應用場景非常廣闊。在校企深度合作模式下,建立一個依托企業的基于物聯網的創新創業基地,對學生來說,可以培養一批優秀學生的創業團隊,讓專業充滿活力;對教師來說,可以探索產教結合模式對職業教育的影響,通過創業實踐交流科研論文、調研報告、教學案例,研究創業案例經驗,最終提高教師科研教學水平。物聯網創新創業團隊建設的具體目標主要有:
(一)培養本專業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業意識,借助企業項目挖掘創業能力,帶領優秀學生進行創業實踐,一旦有物聯網創業成功的案例,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對整個專業建設的方方面面都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另外,也要培養學生人生規劃能力,提高社交能力,還可以通過創業緩解學習、就業的壓力,保持師生身心健康發展。
(二)培養學生職業道德,提高職業素養與職業能力、團隊管理能力和項目管理能力。物聯網領域有很多新的知識,創新創業團隊可以探索域內知識產權問題,申請實用新型專利和軟件著作權,提高學生知識產權意識,突破高職生低層次創業的局限,提高創業質量。
(三)高職院校計算機類專業的畢業生就業存在著嚴重的結構性矛盾:一方面是信息化時代企業急需大批量的專業技術人才;另一方面是大量的畢業生就業難,就業崗位質量低。創新創業團隊建設不僅可以改善這種結構性矛盾,還可以物聯網創新創業為突破口提高計算機類畢業生就業質量,從而促進專業群建設和教學改革。
五、結語
物聯網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整個產業目前尚處于初始階段,未來必將成為我國的新型戰略產業之一。我國物聯網的發展已經到了產業化推廣的關鍵時期,在產業化和物聯網通信核心關鍵技術方面有太多的創新創業機遇。國內5G技術的逐步商用化預示著萬物互聯、萬物智能時代的到來。物聯網作為萬物互聯的基礎,將在未來智慧城市建設、智慧農業、智慧工業物聯網等領域發揮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見,物聯網市場潛力巨大、發展前景廣闊,給了職業院校辦好物聯網專業帶來了極大的信心。
參考文獻:
[1]錢彬,孫春義,等.高職院校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建設探析[J].河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03):77-78.
[2]李向文.物聯網技術發展新趨勢對高職院校物聯網專業建設的啟示[J].教育教學論壇,2019(37):7-8.
[3]郭蘇玲,張素平.關于高職院校物聯網專業建設分析[J].科學與信息化,2018(21):134+136.
作者:李文強 單位:甘肅財貿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