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金融會計實驗教學系統創建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金融企業作為特殊的企業,以其為主體的會計核算本身就具有直接完成性、廣泛社會性和會計核算電子網絡化等特點。針對金融會計課程開設的實驗教學由其理論課程的特殊性也衍生出自身的特征。
(一)知識聯系的廣泛性
金融機構是金融體系的構成主體,其業務活動與往來客戶有著密切的聯系。商業銀行日常的柜面業務與一般工商企業日常會計核算是分不開的[2]。例如,在銀行結算業務中,轉賬支票這一業務流程包括了出票人對銀行存款的日常核算、銀行對活期存款和銀行往來核算,還包括收款人接到收賬通知時對銀行存款的日常核算。因此,在金融會計實驗中,不僅涵蓋了金融機構會計核算的方法,也包含了與其往來的各種工商企業會計核算的知識,他們都是金融會計實驗課程中必須具備的基本知識。
(二)實踐性
金融理論的應用性和技術性要求進行金融實驗教學。金融會計實驗課程主要是通過仿真模擬各金融機構的內部環境,給學生提供實踐金融會計處理和操作的平臺,使學生很方便地掌握和熟練操作商業銀行、信貸、會計、結算及證券交易的基本程序,讓學生有機會實踐金融機構工作人員的實際操作,加深對所學理論知識的感性認識。
(三)實驗操作的合作性
金融會計具有嚴密的內部控制制度和風險防范機制。在會計部門的組織形式上往往需要按照自身經營規模和業務特點設置互不兼容的崗位,分工協作完成各項會計處理。相應的,金融會計實驗課程中,也需要通過設置不同的會計小組,對學生進行崗位分工,賦予不同的操作權限,通過同組及不同組之間的合作完成實驗項目。
二、目前金融會計實驗教學體系存在的問題
由于經濟管理實驗室的建設和金融專業實驗教學都是目前尚待進一步研究、完善的領域,在金融會計實驗教學中還未充分認識到上述特征,現有的實驗教學體系的建設過程中還存在以下幾方面:
(一)各模擬實驗相互獨立、分散
目前各高校金融專業的實驗教學多是與課堂理論教學的設置相對應,各門課程的實驗教學內容各自獨立,不同的實驗課程在不同的實驗室進行,由各理論課程的老師負責實驗指導,相互之間互不關聯,更沒有能夠聯系相關學科內容的實驗教學方案。這種分散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能力的培養和發揮,不利于交叉學科、前沿學科內容的引入,更不利于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等綜合能力的提高。
(二)實驗教學內容單一
由于分散模式下的實驗教學體系無法實現相關課程實驗內容的相互銜接,在一般企業會計實驗課程中只能接觸到工業企業的會計核算、在商業銀行會計實驗課程中就只能了解商業銀行會計處理程序和方法,使得實驗內容相對單一。
(三)擴展性實驗模式運用不足
目前在會計教學實踐中主要采用基礎性實驗教學模式,即要求學生閱讀并理解實驗原型,并在實驗原型的幫助下模仿原型逐步完成實驗作業,而激發學生思維與創新能力的擴展性與設計性實驗教學模式無法開展,使實驗教學的一些基本要求難以在教學過程中實現。
三、金融會計綜合實驗體系設計
就金融行業而言,銀行會計是各金融性公司以及一般工商企業資金運轉的樞紐部門,銀行結算業務的核算與這些企業日常核算是密切相關的。目前“分散型”和“獨立型”的實驗教學方式顯然已無法適應實際的需要,更無法培養出發展型和復合型的會計通才與會計專才。因此有必要探討銀行會計、企業會計證券業務、證券業務等金融業務進行結合實驗的新的實驗模式。
(一)體系結構
由于金融會計課程與其他學科知識的相關滲透性強,金融會計綜合性實驗教學體系旨在已有的各分散實驗內容的基礎上構建一個以商業銀行綜合業務處理系統為核心,融合企業會計、證券業務會計、保險業務會計和信貸業務會計核算為一體的金融會計綜合實驗教學體系。為金融學和會計學等專業的學生提供驗證有關理論知識、綜合掌握基本技能和培養創造性思維的載體。該綜合實驗教學體系的特點是使會計實驗完全模擬銀企之間交互式的業務往來核算,充分體現企業會計與銀行會計的結合,讓學生體驗到與各關系人的業務交往,從而增強綜合素質的培養。
(二)金融會計綜合實驗體系操作流程設計
金融會計綜合實驗體系是以商業銀行會計核算為核心,涵蓋了工商企業會計、金融會計的相關知識內容的新型實驗體系,因此在實驗教學中,實驗流程和實驗內容應該充分體現金融企業與工商企業頻繁、雙向的交互式業務往來模式。在實驗操作中,首先將學生分為企業組和銀行組。企業組學生登錄企業會計核算系統后,根據系統模擬案例完成從建賬———基本業務處理———成本核算———利潤計算及分配———編制財務會計報告———編制下年財務計劃等程序;各企業組將其中涉及到銀行存款賬戶的業務處理結果以憑證形式打印(或手工編制),匯總到資料匯集與發放總臺,由銀行組的實驗學生到總臺領取這些資料作為銀行業務的原始憑證,按照登錄銀行會計核算系統———憑證審查———業務處理———輸出回單———總臺的程序進行處理,再由企業組的學生領回本組回單,通過企業會計系統進行賬務處理。
四、綜合實驗教學模式與教學內容的設計
上述綜合實驗教學體系要求在金融會計實驗教學實現銀行會計、工商企業會計和金融業務知識的融合。因此在實驗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的設計上都應充分體現這一特點。
(一)實驗教學模式的運用
在實驗教學模式方面應同時運用基礎性實驗教學模式和擴展性實驗教學模式。基礎性實驗教學模式主要適用于學生對綜合實驗教學體系各組成模塊的了解。要求能夠閱讀并理解實驗原型,并在實驗原型的幫助下模仿原型逐步完成實驗作業。擴展性實驗教學模式的運用是綜合實驗體系的關鍵和特點,此模式是要求學生在完成基礎性實驗后,將各模塊實驗資料匯集,依次序完成某一綜合實驗方案的各步操作。運用此教學模式的關鍵在于科學合理設計各獨立部分的實驗內容和綜合實驗部分的實驗方案。
(二)實驗方案的設計
各獨立部分的實驗內容目前已有較為成熟的研究,針對綜合實驗部分,本文提出一個實驗方案:
1.實驗人員分組。將參加實驗的學生分為四大組,每一大組中又可以分若干小組。企業A組分配到工商企業會計實驗模擬系統,證券公司B組分配到證券交易模擬系統,銀行A組與銀行B組分配到商業銀行會計模擬系統。
2.實驗內容設計。企業A與證券公司B簽訂證券承銷合同,由企業A向證券公司B支付手續費及傭金共計50000元,證券公司B采用倒進賬方式通過銀行轉賬。
3.實驗操作步驟。(1)企業A與證券公司B簽訂股票發行承銷協議;(2)企業A開出轉賬支票(支票出票人為企業A,付款人為銀行A,收款人和收款人開戶銀行分別為證券公司B及銀行B)及填寫一式兩聯進賬單,并登錄企業會計核算系統,編制記賬憑證、登記銀行存款和財務費用賬戶;(3)企業A將支票和進賬單提交給銀行A;(4)銀行A審核后,進入商業銀行會計核算系統結算業務模塊進行賬務處理;(5)銀行A通過同城業務模塊向銀行B提出進賬單第二聯;(6)銀行B提回進賬單后,為收款人證券公司B收款入賬;并將收賬交證券公司B;(7)證券公司接到收賬通知,登錄企業會計核算系統編制記賬憑證,登記銀行存款等賬戶。實驗項目及其內容的設計是開展金融會計綜合實驗教學的基礎工作,以上只是其中一個實驗項目,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根據課時及實驗對象的情況實現設計好若干實驗項目供學生選擇;當學生了解整個實驗系統的運作程序后可以進行創新性實驗,即由學生以小組形式,自行設計實驗項目然后再通過實驗室展開交互式的模擬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