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計算機基礎教學混合式學習設計與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移動學習技術不斷發展中,多種教學方式融合在一起,針對中職計算機的基礎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教師優化教學設計,改進不足之處,不斷提高教學質量,來為中職學生基礎知識的有效學習以及個性化發展提供強大助力。混合式學習理念的全面滲透至關重要,育人計劃的具體執行始終圍繞中職學生,同時展開針對性的教學指導,是中職計算機教師的職責所在。本文主要分析了中職計算機基礎教學中混合式學習的科學設計與有效應用。
關鍵詞:中職計算機;基礎教學;混合式學習;設計分析;有效應用
現代教育事業的未來發展前景一片大好,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給予了中職學生更多發展機會,也增強了他們的實踐信心,提升了他們的主體優勢。優化中職計算機的基礎教學效果,創建混合式學習模式,豐富教學內容后使枯燥乏味的教學過程足夠精彩,逐漸縮小學生個體之間的差距,形成和諧的師生互動關系。中職學生不再處于被動狀態,混合式學習體驗更多,計算機技能熟練度更高,善于利用各類資源,創造更加精彩的人生。
一、中職計算機基礎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課堂灌輸指導,教學效果不佳。部分教師仍以灌輸指導的方式,要求中職學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及安排進行理論知識的死記硬背,過分忽視了中職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沒有給他們提供獨立思考、小組合作的機會等。中職學生很容易產生抵觸情緒,學習質量不高,專業水平、學習興趣、探究積極性的提升因此變得阻力重重[1]。基礎教學的效果不佳,后續教學活動的開展以及教學計劃的具體執行就會顯得異常困難。第二,學生素質偏低,學習趨于應付。學生的整體素質偏低,學習態度并不積極,對于教師布置的作業任務趨于應付,沒有信心突破自我、挑戰自我,容易被貼上“學困”標簽,更難實現自我規范、自我管理、自主學習。中職學生不愛參與形式單一的課堂活動,學科成績的進步空間十分有限,知識視野較為狹窄,職業規劃也將受到不良影響,整體發展目標的實現可謂難上加難。第三,互動過于形式,缺乏職業特色。計算機的基礎教學偏重理論,課堂的師生互動過于形式化。針對教材內容的講解、介紹,并不能使所有學生充分理解、深刻感悟,這種形式的教育教學毫無意義,不過是浪費時間的教學活動。無法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職計算機基礎教學工作停滯不前,培育出的學習機器只會“盲目思考”,不可能成為社會所需的時代新人。中職計算機基礎教學缺乏職業教育的特色,理論教學無法聯系實際,他們的創新思維不夠活躍,學習熱情越來越低,個性化的發展之路必然走得愈發困難。
二、混合式學習在中職計算機基礎教學中的科學設計
中職學校可以通過加大教學資源的投入,為教師提供教學實踐的機會,為學生提供混合式學習的條件。還可以實現多種教學思想、教學觀念、教學目標的有效融合,搜集整理特色的課程資源,借此拓寬中職學生的視野范圍,豐富他們的知識儲備,增強他們混合式學習的自信心[2]。第一,教師應立足實際,縱觀全局,結合中職學生的實際發展需求調整教學計劃,明確不同學生的興趣愛好、認知特點后,為其提供優質的教學服務,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學習發展觀。課堂互動實效性高,有利于中職學生學習任務的優質完成,學習目標的順利達成,能力水平的全面提升。第二,始終圍繞課程內容、教學目標,優化中職計算機的基礎教學環境,引導學生在多媒體教室、網絡實驗室等場所進行混合式學習,使他們善于動手制作,主動參與技能訓練,針對性鍛煉了自主學習能力。期間嘗試小組互動,合作探究收獲更多,獲取不一樣的認知體驗后,共同進步、整體發展也就變得異常順利。第三,組織環節實行混合式學習,使得中職學生有著濃厚的學習興趣,他們的集體精神隨之提升。充分活躍邏輯思維、創新思維、抽象思維后,拓展性實驗學習成果顯著。并在教師的即時評價、小組的互相評價中積極改進不足之處,取得最優化的學習效果,使得更多學生真正熱愛計算機課程,用心學好基礎知識。學以致用的同時主體學會創造,混合式學習理念的有效滲透可以突顯出更高價值。
三、混合式學習在中職計算機基礎教學中的有效應用
第一,創新教學模式。中職計算機的基礎教學中應用混合式學習方法,打破傳統固化的教學模式后,從教師的灌輸指導變成了學生的自主探究,形成全新的授課局面。強化中職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適時介入但不直接干預,對于學生而言更加尊重、充分信任,必然提升他們的混合式學習信心,更好地完成基礎教學目標[3]。比如,在學習“使用Flash軟件制作動畫短片”時,筆者特意利用了視頻演示法,互動環節提醒學生注意事項,要求他們規范操作,確保每名學生對于知識要點、關鍵內容充分理解后,組織自主演練活動,使學生在自主演練的過程當中學習、思考、感悟、想象,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最終制作完成的動畫短片風格不同,各具特色。筆者注意觀察了不同學生的課堂表現,也針對他們的不足之處予以明確。通過有效溝通、和諧互動,中職學生基礎知識的學習質量顯著提高。順利達成學習目標后,對于接下來的學習活動充滿期待,學習態度非常積極,探究熱情愈發高漲,整體的學習質量慢慢達到了新的標準。第二,進行合作探究。在中職計算機基礎教學環節,構建混合式學習為主的教學模式,直接引入“團隊協作”模塊,而后加強系統整合,方便中職學生及時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養成主動的學習習慣。注意相關模塊的科學劃分,引導中職學生熟練運用計算機的基礎操作技能,做好數據錄入、信息處理、軟件應用等。同時實施啟發性的教學策略,讓學生從網絡中搜集自己真正需要的學習材料,拓展信息資源,開闊視野范圍。中職學生職業能力的全面發展有了扎實基礎,未來的職業發展之路可以走得越來越順利。比如,布置制作電子相冊的任務,中職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混合式學習,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投入情境中思考問題、推理問題。關于如何插入圖片、合理排版、調整字體、優化整體結構等也可以一起討論,深化基礎知識的專注度,這樣大大提升了中職學生的學習效率,也彌補了自學環節的諸多不足,不用教師費心引導,最終的教學效果可令更多人滿意。第三,網絡平臺支持。網絡化的學習方式較受歡迎,現已成為混合式學習的主要形式。網絡在線學習基礎知識,將有效彌補中職學生基礎知識薄弱、自學能力不強、探究熱情不高等方面的短板。這一環節,教師要發揮重要的協調作用,結合學生的實際學情分享優質資源,整個過程連續性強。在此基礎上進行有效的教學評價,動態化管理,師生有效互動,開啟全新的教學時代后,中職教育事業長遠規劃進程的加快指日可待[4]。比如,教師先用網絡平臺創設有效情境,開啟中職學生的“頭腦風暴”,鼓勵他們小組合作探究。在內容豐富的合作學習活動中大膽想象、大膽創造,相互評價對方的課堂表現,通過網絡平臺進行合理打分,借此提升合作學習的積極性,成功拉近個體之間的距離。再如,啟發學生通過網絡平臺深入進行混合式學習,針對計算機教材內容的重點、難點和關鍵點展開深層探討,自我評價,及時反思。認真檢驗自己的學習成果后,在小組分享自己的成功經驗,助力其他同學的共同進步,既改進了自身不足,又學習了他人經驗。中職學生計算機課程基礎知識的理解記憶更加深刻,主體發展也將走向更大成功。第四,移動智能設備。現代教育背景下,WiFi技術、互聯網技術的推廣范圍不斷擴大,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已成為中職學生溝通外界、獲取信息、開闊視野的主要工具。另外,互聯網、平板電腦等工具的普及應用,也豐富了中職學生的課余生活,使他們的休閑娛樂形式更加多樣。移動智能設備深深影響著中職計算機專業的基礎教學,教師將其作為主要的教學工具,課前導入階段、課中互動環節、課后總結層面,精心優化教學設計,實現整體教學效果的提升,實踐價值越來越高,教學計劃的實施因此變得格外順利[5]。比如,在Photoshop通道摳圖的教學中,教師先用移動智能設備將操作要點錄制下來,上傳網絡平臺后學生自行下載,課前預習、課后自主練習,循序漸進提高處理效果。另外,教師也可以用移動智能設備共享優質資源,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最大幫助,在線解答學生提出的各種疑問。微信群中溝通不同學生的作業情況,為個別學生提供專業指導,這是拉近師生距離的好機會。
四、結語
綜上所述,必須加強中職計算機的基礎教學,為學生的混合式學習提供良好的環境,必要的條件。通過實施有效策略,完美融合新思想、新方法、新資源等,混合式學習為主的教學模式優勢盡顯。中職學生熟練掌握相關技能,不斷提升專業素養,整體發展后就業選擇更多,真正成為不可多得的優秀人才,為社會現代化建設做出很大貢獻,中職教育事業的長遠規劃也將創造意外驚喜。
參考文獻:
[1]李云生,馬小平.試論混合式學習在中職計算機課程教學實踐中的應用效果[J].電子世界,2019(7):311-312.
[2]梁月月,吳秀麗,楊明.混合式學習在中職《計算機網絡基礎》中的教學設計與運用[J].信息記錄材料,2018(34):273-274.
[3]羅文欣,徐陽.中職計算機基礎課堂教學中混合學習模式的實踐運用分析[J].現代職業教育,2019(12):100-101.
[4]康淑華,韓麗麗,方芳.中職計算機基礎教學中混合式學習的應用分析[J].才智,2019(5):50-51.
[5]莫坤宇,朱澤明.混合式學習在中職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價值[J].絲路視野,2019(36):188-189.
作者:王勝和 單位:永定僑榮職業中專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