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職計算機類專業教材開發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教材是高職院校技能人才培養的重要資料。現有傳統教材普遍存在重知識輕技能的情況。教材的內容無法滿足企業的崗位需求。本文針對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開發高職計算機類專業教材進行了研究實踐,提出了校企合作開發教材的有效機制和實踐途徑。
關鍵詞:工學結合;教材開發;校企合
引言
教材是高職院校技能人才培養的重要資料。教材建設是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途徑,也是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條件,對提高高職人才培養質量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傳統教材普遍存在重知識輕技能的情況。教材的內容無法滿足企業的崗位需求。開發滿足企業崗位需求、體現工作過程的教材是當前計算機類專業發展的當務之急。目前,許多職業院校還沒有準確把握核心課程的開設狀況。同一專業不同教材之間存在內容重合度高、缺乏體系性等缺點。因此,研究校企合作,開發適合計算機類專業系列教材就顯得尤其重要。[1]
一、當前計算機類教材存在的一些問題
(一)缺乏校企合作的開發模式,教材不能適應工學結合缺乏校企合作的基礎。高職計算機類專業教材開發環節缺乏優質的企業資源。專業課程的教材開發往往是長期講授某門課的教師或者是某門課程的教學團隊成員共同開發。教材開發團隊中很少有來自企業的一線工程師。
(二)教材之間內容的重合度高,不適應模塊化教學要求目前,市面上計算機類課程的教材內容比較單一,同一類課程的教材數量眾多,真正體現企業真實崗位需求的高質量教材不多。教材內容重理論輕實踐,滯后于企業崗位的實際需求,不適應模塊化的教學要求[1]。
(三)教材配套資源形式單一,教材應用推廣缺乏保障目前,高職計算機類教材有相當一部分沿用的是傳統教材的編寫模式,教材配套資源只有PPT,甚至有些教材沒有配套資源。當今社會是一個資訊高度發達的社會,學生的學習形式也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對教材的要求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例如,配套微課資源的新形態一體化教材和利用教學資源庫開發的活頁式教材逐步受到青睞。
(四)計算機類專業教材的實踐配套資源不足對于高職教育而言,實踐技能是職業教育在人才培養目標上區別于本科院校的一大特色。目前,高職計算機類教材沿用的是本科教學的編寫思路,為教材提供的實踐配套教學資源不足。造成這種原因的一個主要因素是教材開發缺乏有效的企業資源,缺乏企業的實踐案例。
二、建立校企合作開發教材的有效機制
校企合作開發教材最重要的因素是要有企業資源。目前,大部分的學校在專業建設過程中校企合作企業的規模小,有的長期固定合作的只有一到兩家。不僅如此,有些企業與學校的合作不深入,企業只看中短期利益。企業與學校合作希望能夠給學校銷售相關的專業實習實訓設備或者是通過承接學校項目來盈利。企業合作的重點沒放在學校專業建設上,這就導致校企合作在學校專業建設、教材開發等工作上流于形式,合作質量不高。[2]如何調動企業和學校合作的積極性,讓企業的利益、需求與學校的人才培養、專業建設相契合,是目前校企合作面臨的一個難題。具有相同特色和共同辦學優勢的學校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地域優勢、政策優勢、行業優勢以及人才優勢,與區域內多家企業合作共同成立校企聯盟,并以此為平臺共同促進人才培養、學生就業、企業人才招聘和教材開發等工作。學校通過校企平臺遴選優質的多家企業共同參與教材開發。企業提供技術工程師組成校外教材開發專家組,并與學校的教學團隊組成的校內教材開發專家組共同開發教材。通過引入競爭機制,學校可以選擇技術實力強的優質企業聯手打造工學結合教材。這種校企合作保證了教材的開發進度和開發質量,同時也為教材的后續推廣打下了良好的基礎。[3]
三、創建校企合作、工學結合課程開發模式
校企合作、工學結合課程開發模式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行業調研階段,主要任務是總結信息安全技術專業的主要職業崗位和技能要求。該任務主要通過兩個方法來完成,一是教材開發組成員大量走訪企業并發放崗位人才需求調查表,二是網上查詢和分析用人單位的招聘啟事。第二個階段,召開校企專家座談會,確定典型工作任務和信息安全專業核心課程體系。第三個階段,課程開發小組討論確定每門課程對應的教材名字及所包含的典型工作任務。第四個階段,校企分工協作,共同完成教材的設計與開發,并建設教材的相關資源庫。企業編寫者提供真實項目案例,主要負責技能點的編寫工作。學校編寫者主要負責知識點的編寫、統稿和校對。[4]
四、校企合作構建立體化教材新形式
立體教材、新形態化教材以及活頁式教材,這類多維立體教材越來越受到讀者和學生的喜愛。中國高教出版社基于國家教學資源庫項目校企合作推出的新形態一體化教材,采用新穎的形式融合了視頻動畫等網絡教學資源,為學生和讀者提供了多種渠道、多種媒介的學習資源。例如,教材在某個章節的知識點上嵌入二維碼,提供在線的動畫、視頻等多媒體資源,為讀者提供“立體”的教材內容。這就極大地豐富了教材的形式,提高了學生的興趣[2]。在多媒體和互聯網的時代,學生多樣化的需求對計算機專業教材開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的專業教師也是教材開發的主體,應積極探索同企業合作開發教材的途徑和渠道,并深入企業實踐。這樣才能開發出適應工作崗位需求的學生喜愛的高職計算機類專業教材。
參考文獻:
[1]張海燕.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高職管理類教材開發問題研究[J].智庫時代,2019(32):211-212.
[2]“互聯網+”背景下職業教育教材新形態一體化建設[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8,(20):76-79.
[3]李敏,等.校企深度合作開發高職工學結合特色教材探析[J],中國現代裝備,2017(3):78-80.
[4]成維莉,王永紅.高職計算機網絡專業理實一體化特色教材建設[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7(26):123-124.
作者:魯先志 單位: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