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體育教師教學效能感的提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教師教學效能感在教育信念中處于重要地位,與學生的成績息息相關。體育教師的自我效能感對體育教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然而當前體育教師的效能感普遍較低,那么要提高體育教學質量,體育教師教學效能感的認知和理解、培養與提升顯得尤為重要。通過各種途徑提升體育教師效能感,更好的為體育教學質量奠定基礎,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本文旨在提升體育教師效能感進行研究。
【關鍵詞】體育教師效能感提升研究
1.體育教師教學效能感的來源
體育教師效能感來源于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包括兩個成分:結果預期和效能預期。其中,結果預期是指個體對自己的某種行為可能導致什么樣結果的推測;效能預期是指個體對自己實施某種行為的能力的主觀判斷。將這一理論應用到教師的效能感上,則結果預期反映了教師相信環境能被控制的程度。
2.體育教師教學效能感的作用
教師教學效能感是學生學習成績好壞的重要預測,而且教師的教學效能感與學生的成績之間存在著顯著的正相關。教師的教學效能感在教育信念中處于核心地位。如果一名教師不相信自己能對學生產生影響,他就不會主動檢查自己的教學實踐活動,并探究其更深意義的動機。在體育教學中,高自我效能感的老師為了促進學生運動成績的提高,會采取更多的策略讓學生更好地掌握運動技能。高自我效能感的教師能自覺自愿地進行教學改革和創新,能及時處理和反饋教學信息,能預測突發事件,能對教學過程進行總結和反思,能經常主動地檢查自己的實踐活動。因此,體育教師的自我效能感對提高體育教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3.提升體育教師效能感的方法
3.1加強教學反思
體育教學是一個復雜的師生互動過程,需要體育教師較強的監控能力,這就要求不斷地對教學狀況進行反思。反思是一種通過提高參與者的自我覺察水平來促進專業能力的途徑。自我反思能力是對自己的教學狀況進行正確評估的能力,教師要善于對自己教學的全過程進行反思。首先是自己教學活動的事前計劃和安排。教師要善于進行教學設計,對教學目的、內容、程序、方法等進行整體的構思。如為了確保練習的成功,在上課之前就需考慮到學生的整體水平,制定好練習的方式和難易程度等等。其次是對實際教學活動進行有意識的監察、評價和反饋。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善于觀察整個教學情景,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獲得教學多方面的信息反饋。如當學生表現出焦慮或不感興趣時,教師要及時地與學生溝通,以便對教學目的及時進行調節、校正和有意識地自我控制。然后在前兩個過程的基礎上,及時地更正自己的教學方法和形式,使教學按照自己所設想的理想狀態實施。
3.2提升自己的教育理論水平
由于現階段體育老師的培養模式還存在著重技術、輕理論的弊端,這導致了體育教師的教育理論水平處于劣勢。隨著世界教育的發展和我國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教師不僅要具備本性知識、實踐性知識和條件性知識,還必須要有深厚的教育理論水平。教育理論來源于教育實踐,而教育實踐又離不開教育理論的指導。很多現代教育理論都是值得我們學習和研究的。如布魯納的結構課理論、贊科夫的教學與發展理論等等。體育教師應該不斷吸取現代教育的思想,形成現代教育理念,不斷學習提升自己的教育理論水平,在發揮自己長處的基礎上,清楚自己的教育教學改革和實踐,創造性地完成教學任務。
3.3提升體育教師科研能力
不少調查顯示,我國很多地方體育科研整體水平較低,體育科研工作尚停留在起步階段,科研意識不強,科研能力較差,這是體育教學的一個缺口。因此,提高體育教師的科研能力刻不容緩。專家型和教育型的教師不僅是教育者更是一位研究者、創造者和開拓者。首先,應該轉變觀念,樹立科研意識。一個優秀的專家型教師必須是一個研究者。其次,應努力掌握教育科研方法。很多體育教師在教學經驗中積累了很多的教學經驗、感性認識,但由于不懂得教育科研方法,無法從感性認識、教學經驗中找到規律性的,使之上升為指導教育實踐的理論。因此,必須學習現代教育科研方法。同時,體育教師應該大膽實踐,善于總結,創造性地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不斷建構合理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不斷優化自己的性格,形成適合自己的獨特的教學風格。外因固然重要,但內因更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教師的自我教育應跟上步伐,自我教育應貫穿始終。這也是提高教師教學效能感的一個重要方式。
參考文獻:
[1]張力為,任未多.體育運動心理學研究進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19-121.
作者:陳雷生 楊永娃 單位:蘭州市城關區雁東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