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與防護策略思考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電子信息的飛速發展,計算機信息技術已被運用到人們日常的生產與生活中。隨著人們對計算機依賴程度的增加,信息安全的隱患漸漸暴露了出來,非法入侵、泄露個人隱私的案件層出不窮,嚴重的信息安全問題亟待解決。基于此,就結合計算機威脅因素,提出了相關的計算機安全防護措施。
互聯網科技時代來臨,計算機的使用已深入到了現代人們生產、生活的每一個角落,網絡逐漸得到廣泛應用,現代網絡不僅可以實現電話、視頻,還可以儲存、交易,提供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隱患。據360網絡詐騙舉報平臺統計,2015年全國舉報的網絡詐騙就有24886例,涉案金額高達1.27億元,據警方介紹網絡詐騙案例的發生多半與受害者的信息泄露有關。網絡安全是近些年來的熱點問題,得到了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
1威脅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的因素
1.1黑客的威脅和攻擊
黑客常常先會利用網絡進行掃描,廣泛尋找存在弱點的計算機,然后對有弱點的計算機投擲信息,當用戶不小心點擊該鏈接后,電腦會自動安裝偵聽器監視程序,程序會自動收集用戶的網絡數據流,這樣就可以輕而易舉地得到用戶電腦的密碼和口令,然后就能對用戶的個人信息了如指掌。黑客的信息投擲一般會偽造電子郵件地址、Web頁地址,用戶對此卻毫無察覺,利用獲得的信息又可以進行二次再騙,使得用戶親近的人認為是其自身發出的。
1.2計算機病毒
計算機病毒是能夠破壞計算機功能或者毀壞數據,影響計算機使用,并可以完成自我復制的計算機指令或程序代碼。計算機病毒往往對計算機的破壞力極強,嚴重的會導致計算機無法啟動,輕微的會影響運行速度,改變磁盤存儲空間,破壞文件格式,有的甚至影響外部設備。計算機病毒傳播的途徑既可以通過存儲介質傳播,也可以通過網頁下載和電子郵件的形式進行傳播,因此,計算機病毒也是信息安全問題的主要誘因之一。
1.3網絡軟件漏洞
系統本身的漏洞是不可避免的,隨著系統用戶的使用深入,系統的漏洞會慢慢顯露,因此網絡漏洞成了黑客攻擊的首選目標,黑客可以通過軟件的漏洞入侵到后臺,實施網絡攻擊。
2計算機安全防護措施
2.1設置身份鑒別系統
計算機的第一道防線就是限制用戶的使用,以判別該用戶是否是本人操作,可以計算機設置身份鑒別系統,身份鑒別系統對于用戶的隱私能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可以有效防止使用者不慎泄露信息。計算機身份鑒別可以是單向的鑒別,也可以是雙向的鑒別,單向的身份鑒別只對一方進行限制,鑒別的一方被稱為驗證者,這種鑒別方式只適合于人們的日常生活,對一些不太重要的個人隱私進行保護。雙向的身份鑒別既可以對發出者進行鑒別,又能夠對驗證者進行限制,同時實現通信雙方的互相鑒別,這樣可以對隱私實現雙重的保護,既能夠防止非法者實現單方面入侵,也可以防止非法者入侵用戶后進行再次對子關系用戶進行入侵。設置身份鑒別系統是保護計算機免入侵,維護信息安全的第一屏障。
2.2設置口令識別
口令是計算機安全的防線之一,計算機的信息系統需要經過口令的身份驗證,才能具備訪問權限。值得注意的是,涉密計算機的口令一定要是符合保密要求的,否則計算機口令很容易被破解,一旦口令破解,入侵者就會以用戶的身份訪問計算機隱私,盜取機主的個人信息,因此,涉密計算機的口令設置一定要嚴格按照保密協議規定進行。通常保密規定對信息進行隱藏的口令不少于8位數,并且要求口令必須在一個月之內更換。而對于機密類型的信息則有更高的要求,口令長度為4位數,但采用的是IC卡或者USBKey與口令結合的方式,口令的更換周期要縮短為一周更換一次。設置的口令盡量是字母與數字混合的形式,處理絕密文件有條件的可以采用特有的生理特征作為口令,例如指紋或者虹膜。
2.3安裝防火墻軟件
防火墻技術軟件是計算機軟件和硬件、專用網與公共網、內部網與外部網等共同作用,對數據流量進行截斷所形成界面上構造的保護屏障。防火墻是網絡通信監控的重要手段,能夠隔離內部和外部網絡,實現阻斷外部網絡對機體的入侵。防火墻按照實現的對象不同分為網絡防火墻和計算機防火墻,網絡防火墻是指在內外網絡之間安裝防火網,防火網一般是先通過路由器對可連接網絡進行篩選,準入的網絡又要經過目的地址、信息協議、端口及應用層的檢測,進而達到防火網過濾非法信息的目的。計算機防火墻與網絡防火墻不同,它是在外網與用戶之間構建防火墻,即防火墻成為了計算機的一部分。計算機防火墻是在外網與用戶的途徑中檢測傳輸協議、接口規程、目的地址和應用層,過濾掉不符合規定信息。計算機防火墻可以檢查計算機發出的信息,并對符合規定的信息加上協議標志,然后才能將信息傳輸出去。安裝防火墻是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能夠有效保護脆弱的服務器,限制非法用戶的訪問,并能實時的對網絡數據進行統計,方便對信息的集中監管,具有很強的保密性。
2.4信息數據加密處理
數據加密其實就是用戶雙方約定對信息處理的一種手段,即將明文文件按照某種算法進行特殊處理,使文件成為非法用戶不可讀的代碼。數據加密實質就是隱藏機要文件,文件成為密文后,只有通過得到密鑰才能顯示文件完整內容。通過信息數據加密處理過的文件,能夠放心安全地發送機要文件,有效防止第三方用戶竊取和閱讀信息。當前的主流加密技術為全盤加密技術和驅動級技術,全盤加密技術顧名思義就是進行磁盤全盤加密,并輔以主機監控、防火墻堵截等防護體系共同作用的技術。全盤加密技術又稱為磁盤加密,數據本身不加密只對磁盤進行加密處理,一旦操作系統啟動,數據只顯示在磁盤上是以明文形式存在,而磁盤在非法用戶計算機內是無法讀取。全盤加密能夠對全盤的信息安全進行有效管理,破解難度大,安全性能高。驅動級技術是當前機密信息加密的高級技術,采用的是進程和后綴式處理,用戶能夠靈活選擇加密方式,可以高效管理信息。驅動級技術主要可以為文件構建加密系統,用戶只能在安全環境下操作,但離開特定環境文件將無法讀取,數據安全性得到了大大提升。信息數據處理技術是網絡信息安全防護的另一大防護信息的安全措施,其主要是通過運用網絡定位系統,對發送的信息進行精確定位,能很好地監督和管理信息。信息數據處理技術能夠有效約束非法截流信息,消除不法分子的囂張氣焰。
2.5強化管理
信息技術的安全保護不光要從網絡系統的角度阻止信息的泄露,也要規范信息傳輸本人的操作,嚴格管理用戶的使用習慣是從源頭遏制信息泄露的重要手段。對于企業在對絕密信息的管理方面,一定制定嚴格的規范,計算機使用者只能使用自己特有的計算機,最好專人專用,人員一人一臺計算機,既可防止使用者利用職務便利泄露信息,也可以方便追查泄密相關責任。
3結語
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及防護是防護信息安全的重要議題,只有深入掌握了信息泄露的途徑,才能有效根據非法入侵渠道進行合理防范。信息安全是現代無法逃避的話題,對于信息的監管和預防是當前需要討論的熱點,也是論述本文的重要原因。
參考文獻
[1]梁敬黨.淺談信息安全問題[J].信息安全,2015(4).
[2]夏波.淺論計算機網絡安全及防護措施[J].計算機信息報,2015(2).
[3]許蜀玲.黑客入侵的手段與方法[J].信息安全,2014,12(17):237-238.
作者:李祎明 單位:洛陽市第一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