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計算機教育中實踐能力培養問題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作為計算機教育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是當前計算機教育的有益補充和延伸。本文分析了當前計算機教育中實踐能力培養方面存在的問題并有針對性的提出了完善計算機教育中實踐能力培養的措施,以期為提高計算機教學實踐教學實效提供參考。
【關鍵詞】計算機;實踐能力;培養;問題;對策
1.當前計算機教育中實踐能力培養方面存在的問題
1.1計算機實踐教學方法落后。當前計算機教學過程中所采取的方式多為:教師進行示范,而后學生進行操作。學生看似己經掌握所學的知識,然而學生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無法獲得發散性的學習方法和能力,熟練掌握計算機的操作方式就更是無從談起[1]。加之仍有一些計算機教師尚未充分利用多媒體等現代化手段向學生傳授實踐知識,師生之間缺乏必要的互動,沒能通過給學生布置實踐任務對學生的計算機實踐能力進行培養。在這種情況下,很難提高學生創造性思維,不僅會限制課堂生命力,而且不利于學生探索精神的培養。
1.2計算機實踐教學考核不夠。部分學校制定的計算機考核標準較低,電腦數量無法滿足將學生間隔開來考核的要求,在考核學生計算機實踐能力時無法排除作弊行為。還有一些學校為了避免補考的繁雜事務,就大幅降低計算機實踐能力考核標準,學生不論能力強弱與否都以及格為標準,大多能順利通過考試,這就使得學生缺乏學習動力,很難切實提高學生計算機實踐能力。
1.3學生計算機實踐水平高低不一。學生們所掌握的計算機實踐知識程度差距較大,一些學生存在片面注重理論知識而忽視實踐操作的現象,學生大多沒有意識到計算機技能在其將來工作生活中的重要性,因而認為只需要掌握理論知識用以在計算機考試中獲得好成績即可。許多學生學習計算機實踐技能時,缺乏毅力,遇到困難就選擇放棄,不僅不具備直面困難解決問題的信心,而且對計算機實踐學習產生厭倦,態度十分消極。
1.4計算機實踐教學內容滯后。目前許多學校沒能充分重視計算機實踐教學,大多隨意安排計算機教學,采取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不注重對學生計算機方面潛能的開發與培養,缺乏一套完善的計算機實踐教學方案,未能妥善合理安排計算機實踐教學。
2.完善計算機教育中實踐能力培養的措施
2.1精心設計教學內容。計算機任課老師應當以計算機實踐應用為中心,并且大量收集與計算機實踐相關的計算機知識與信息,指定合理的教學計劃,摒棄繁冗且無實際意義的計算機實踐內容。處理好計算機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二者之間的關系,在梳理原有計算機實踐教學的基礎上,形成全新的科學合理的教學體系。要結合計算機教學大綱,對計算機實驗課件以及相關的計算機硬件予以妥善安排。當今世界,計算機技術飛速發展,計算機操作系統等也是日新月異,教師只有不斷更新自身知識內容和計算機教學內容,在教學過程中補充一些必要的實踐內容,緊密將計算機實踐教學與計算機新科技聯系起來,才能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2.2培養學生計算機實踐綜合運用能力。進行計算機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在老師的實踐操作指導下,自行尋找思考計算機操作方式。倘若遇到問題,應當要求學生借助計算機相關材料,歸納總結相關問題,嘗試自行解決,克服所遇到的實踐操作問題。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對學生提出此項要求,鼓勵學生獨立自主思考。倡導解放思想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學會對所學的計算機實踐操作技能學以致用。如果遇到無法自行解決的問題,學生可以向老師反映,老師再結合同學們的反饋作歸納性的解說,幫助學生解決相關問題。利用變式引申的訓練方式,讓學生經過多次實際操作的訓練,掌握計算機操作能力,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學習能力。老師應當帶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適當給予學生必要的指導,提高學生實踐操作能力,激發學習興趣,切實提高學生的計算機實踐能力。
2.3充分發揮案例教學的優勢。應當在計算機教學伊始進行案例展示,展示過程中需要充分結合教學任務,明確計算機教學的目標。幫助學生充分了解計算機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之間的聯系,為以后教學打好基礎。在使用案例教學時,應當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發揮主導作用。設計課程時,通過樹形結構對計算機的相關內容予以展示,體現各個標題與題干之間的關系,實現各分節之間的有效溝通[2]。此外,可以通過小組學習的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各個組討論學習,并由教師與學生共同探討實施步驟。
2.4制定科學、合理的學生實踐成績考核辦法。計算機教學活動中的一大重要環節就是考核評價。計算機實踐教學大綱中規定:“重視科學的態度和方法”。嚴謹的科學態度指的是學生對自然、對科學的基本觀念,比如科學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以及審美觀。如果學生的計算機實踐操作與理論產生了不同的結果,教師就應當對學生的操作加以分析,找出錯誤所在,加以更正。學生要想在計算機實踐能力上有所提升離不開教師必要的分析與評價。教師除了應該對學生的計算機實踐操作予以客觀評價之外,還應該適時鼓勵學生,幫助學生梳理操作過程,對有難度的問題,給予學生必要的幫助和指導。幫助學生對計算機的實踐操作構建起一個清晰完整的知識體系,從根本上提高學生實踐操作能力。此外,教師還應當留出一部分時間給學生自主思考和解決問題,提高其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獲取操作計算機的能力的同時,獲得相應的思想成果,在反思中成長,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更為輕松地處理計算機相關問題。考核學生計算機成績時,應當調整實踐成績與理論成績的比重,加大實踐成績的比重。通過多次實踐考核,對學生每個單元的學習情況加以考核與評估,考核未通過的應當讓其參加補考。對學生進行考核時,應當對學生的計算機實踐能力以及師生之間的交流合作予以充分重視。對計算機教學方法進行考核便是旨在對學生和教師在教學與學習過程中所取得的效果加以考核。
參考文獻:
[1]楊鵬,胡兆方.計算機網絡教學體系與實踐能力培養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5(12).
[2]張俞玲.淺談計算機網絡實踐教學和能力培養[J].才智,2015(32).
作者:王奇 曹艷龍 王妍 單位:華北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