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計算機教育中復式分層教學法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現在社會正處于飛速發展的階段,越來越多的新發明出現在當今的生活中,不僅豐富了人們的生活,還便利了人們的工作等方面。計算機是對人們產生巨大影響的發明之一。在新課改的不斷推行實施中,職業學院開展了相應的計算機課程,計算機也在當今時代人們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要將計算機徹底地學懂學會,還是具有一定的難度,所以計算機課程在職業學院的開展及對學生學習相關的知識也有一定的難度。文章主要對分層教學法在職業學院教學課堂上的應用展開分析,更好地幫助教師開展相關課堂以及幫助學生在以后計算機相關課程的學習中打好基礎。
關鍵詞:職業學院計算機;復式分層;計算機教學
1復式分層教育的內容
復式分層教學方式是滿足新教育理念,以學生為教學課堂中心,體現了“以人為本”和“因材施教”新型/科學的教學理念。對不同能力的學生,教師要開展不同的教學,根據學生間的差異性設計符合學生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學習到自己理解能力范圍內的知識點。此教育理念不僅尊重個體與個體間的差異,還是對學生自我個性發展的尊重[1]。復式分層教育方法在職業學院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主要將傳統的計算機教學形式在教學的各個方面加以優化,使其更符合教學對象的發展及其接受度,也是對當今新型教育理念的積極響應。復式分層教育對象是職業學院的學生,根據學生個體間的差異,將其分成不同的小組,根據學生們的學習需求,相應地開展具有針對性的教學,針對不同的學生開展合適合相關學生的教學內容,來滿足不同學生在學習中的需求。在教學課堂中盡可能地滿足學生們的需求,同時調動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分層教學方式不僅有利于學生們的學習,還有利于教師學習課堂的開展。教師對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進行分層,使得處于同一層次的學生學習能力相當,教師在對優秀學生的教學中就可以更有針對性,不必像在未分層前,將一個基礎的知識點多次、反復地講述,可以更全面地照顧到較為優秀的學生和基礎相對薄弱的差等生。分層教學還可以更好地營造學生的學習氛圍。處在一個優秀層次的學生,會發現比自己更優秀的人,學生之間會形成良好的競爭關系[2]。學習較為困難的學生發現比自己優秀的人還在努力學習,就會激發學習欲望,會更好地投身于學習。同學間友好的競爭關系,會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更有助于學生們的學習。
2職業學院教學所存在的問題
職業學院教學時間主要以3年為主,在較短的時間范圍內培養出現代社會所需要的人才,以此滿足現代人才需求。計算機作為當今時代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職業學院學生們為了適應當代工作市場的需求,也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都應該全面地了解并掌握相關的應用技能。掌握先進的科學發展技術,有利于在生活中更好地實現職業技能。由于學生以往對計算機的接觸大多都是片面的東西,并不能進行系統性的全面認識,不能更好地將計算機應用在生活工作中,大多以打游戲的方式進行消遣,并不能將其合理應用在工作生活中。由此可見,計算機相關教學在職業學院教學中的教育至關重要,然而現開展的教學課程中依舊存在一些問題。
2.1學生認知不足
在現在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推動下,每一個人對計算機都有著一定程度的了解,但是由于學生之前所處的學習環境不同,不同的學校對計算機課程的開展不同,學生們對于計算機的了解有著一定差距,由于家庭環境的不同,學生們對計算的了解度和操作熟練度也存在差距。學生們原來對計算機的學習主要將計算機的簡單操作作為重點,但是在職業學院教學中,計算機課程不僅要求對計算機的相關應用軟件可以熟練地操作,還要了解計算機的運行原理及其相關的計算機基礎知識[3]。這些教學內容在學習中跨度很大,重新定義對計算機的認識,很多學生就會產生陌生感,對于接觸計算機較多的學生而言,會認為課堂教學內容無趣,因為這部分學生已經掌握相關知識了,他們無法在課堂上學習到想要的新知識,存在對課堂缺乏重視的心理現象。學生對計算機的認知不同導致學生與學生之間產生差異,造成教師在教學內容上難以安排相關進度。
2.2教師思維局限
現在職業學院的教師,大多是“70后”。在信息化快速發展的現代社會,學生們可以從各個渠道去發現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教師們的思維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舊思想觀念的束縛,對新事物、新思想的接受度同學生相比,具有很大的差距。傳統的、單一的教學模式已經滿足不了當代新思想學生的課堂需求。計算機課程是一個具有創新性的新型產物,教師應該用發展的眼光進行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熱情。在傳統教學中,教師更偏向于“填鴨式”教學方法。此方法忽略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與當今新課程教學理念相違背,無法滿足不同學生在計算機學習中的需求,會導致優秀的學生越來越優秀,學習困難的學生愈發感覺學習的壓力。
3復式分層教學法的應用
計算機教學存在的問題不僅不利于學生們對計算機的良好掌握,還會導致學生在課程結束后無法更好地適應人才市場的需求。學生不僅在學習期間浪費了時間和精力,還無法將其知識及技能應用到以后的工作需求中。
3.1將教學對象進行分層
在實施復式分層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學生們的計算機基礎及其操作水平加以了解,可以在計算機第一節課堂中進行較為基礎的小測試,從計算機相關基礎及操作熟練度等方面,了解學生們在哪方面比較薄弱,然后教師在此基礎上對學生進行不同的層次劃分。相關層次的標準教師可以根據學生普遍薄弱的方面進行劃分,借此方便教師在以后的教學。
3.2將教學目標進行分層
教師對學生按著一定的標準進行劃分以后,更有利于教師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開展針對性的教學,并根據該層次學生的薄弱方面制定相關的教學計劃及教學目標。讓學生在自己能夠接受的范圍內進行學習,不僅可以調動學生在學習上的積極性,還可以不斷地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新知識,體驗掌握新知識的喜悅。這樣學生不僅有效地學習完所有的計算機知識,還可以完全掌握,將知識消化為自己的知識財富。
3.3將教學過程進行分層
教師對學生進行分層后還需要對此分層進行不斷的調整。教師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跟進,并且不斷地了解學生們當前的學習水平及學習狀態[4]。有些學生看到自己的不足,會奮起直追,通過不斷學習提升自我;也有一部分同學,感覺當前狀態不錯就會對學習產生一種懈怠的想法,導致相關計算機知識的學習反而會落后。教師需要在教學中發現學生們的狀態,分層中的人員進行不定時的流動,以此保證學生在學習中的積極性。
3.4教師尊重新鮮事物的發展
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應該是友好的、和諧的,這樣不僅有利于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上的交流,還有利于教師對學生有更深層次的了解,便于教師的課堂開展。教師在對學生面對新事物的想法時,可以不理解、不接受,但是教師應該對其持以尊重的態度。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教學生知識,還應言傳身教的教授如何做一名優秀的人。
4結語
復式分層教學方式在職業學院計算機教育中的應用,更有利于學生對計算機的學習,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師教學水平,學生在以后的學習、工作中也可以更好地應用計算機。
[參考文獻]
[1]程銘瑾.復式分層教學法在職業學院計算機教育中的應用[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2019(7):138-139.
[2]靳啟健.復式分層教學法在高職計算機教育中的應用[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9(7):236-237.
[3]崔子燕.分層教學法在職業學院計算機教育中的應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2):234.
作者:韓亞利 單位:鄭州工業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