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醫學院校計算機基礎教學創客思維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計算機基礎教學中引入創客思維,通過構建新型創客課堂環境;改革教學方法,個性化培養學生;精心設計每一堂課、每一項任務;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共享能力等進行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改革,對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對促進素質教育的發展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創客思維;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
“創客”其英語源自“maker"一詞,是“創造者”的意思,創客是一群具有創造精神,具有創新精神的人,在這里理解為廣義的創客。創客空間是指為創客進行實踐操作的場地。隨著創客運動的開展,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呼吁將創客教育帶入教室、引入課程教學,而且不僅是整合于工程技術類和藝術設計類學科,甚至應該整合于學校的課程體系,整合于各個學科的教與學過程[1]。當“創客”遇到“教育”,就出現“創客教育”。創客教育是融項目學習、創新教育、體驗教育等思想為一體,符合學生好奇心強和想象力豐富的特點[2]。創客教育可以理解為培養創客人才的“創客的教育”和用創客的理念與方式去改造教育的“創客式教育”[3]。本文研究偏向于后者,將創客思維引入到日常教學中,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創客精神,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及創新能力。因為,創客在實際操作中時往往需要多學科知識的碰撞和融合,將多種知識和技能有效結合在一起,再不斷進行探究、體驗、實驗并檢驗。由此,創客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接受新知識,通過實踐完成內化、鞏固和提升的過程。這種創客精神、創客思維是值得我們學習的,需要灌輸給每一位學生的。為了讓創客思維更好地融入到計算機基礎教學中,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構建新型創客課堂環境
創客環境是實施創客教育的基礎條件。高校的計算機基礎課程由于理論教學和實踐操作常常是交叉進行,所以,開課場地一般設在機房。就此,可以將機房打造成一個“創客空間”:一是機房的電腦除了平時授課,還可以給學生提供網上虛擬實驗室來進行模擬實踐;二是在機房提供充足的計算機硬件設備和軟件、在機房展示架上提供與他們專業相關的一些設備和器材、物品或作品,讓學生們隨時都在輕松自由選擇的氛圍中隨時進行交流、合作、創造,探索、研究,給他們提供多學科交叉融合,思維碰撞的環境基礎。力求在環境的影響和作用下創造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2混合式學習,個性化的培養學生
每個學生性格迥異,學習能力、學習習慣也不盡相同,利用慕課平臺、自建SPOC以及翻轉課堂等混合式學習,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讓學習更靈活、主動,讓學生的參與度更強。根據布魯姆教育目標分類學理論問題的層次,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豐富教學資源,把握線上線下的知識關聯度,給予充足的線上和線下時間,將寶貴的課堂時間用于高級認知—即創新、評價和分析。用于激勵學生更主動的學習,通過讓學生團隊協作完成作品,或者通過掌握生活中的其他應用以獲得對主題的深度理解。
3精心設計每一堂課、每一項任務
基于創造的學習(LearningbyMaking)是學生真正需要的學習方式[3]。創客教育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通過創新思維的培養,其最終目的是提升學生在真實情境下的生存能力。因此,在設計課程時,應以能解決學生日常生活、學習、工作中實際遇到的問題為主,通過模擬創設情境來組織學生了解和體驗計算機課程能給他們帶來什么,讓學生在每次課堂都有“創客的體驗”。在促進課程教學的同時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
4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共享
創客除了進行基于個體的自行設計和制造(DIY)外,更多的是進行集體的、跨界的合作創造(DoItTogether)[3]。而在傳統課堂上,通常是老師臺上講授,學生則更多的是對知識、技能的接收和存儲,缺少同伴間的互助與交流。在智慧共享的新型學習環境下,課堂教學應進行轉變,注重培養和鍛煉學生的表達、創造和共享,課堂學習不再是單純的個人學習,而應轉變為參與式的,與他人合作式學習,以課堂活躍的氣氛,帶動每位學生的思維跳躍,參與其中,從而培養學生的創客思維。
5加強教師創新培訓
雖然創客教育已吸引眾多教師,但很多教師空有熱情,對創客教育的本質和內涵并不是很清楚,因而無處使力。創客教育《創新:新工業革命》的作者安德森說“我們都是創客,生來如此”。事實上,教學中的老師們就是一群創客,在教學中通過不斷創新,追求卓越,為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及創新能力不斷努力。就此,學校要加強培訓教師,讓教師的創新意識“走在學生的前面”,這樣才能順利的引導和組織學生進行創新學習。學校可以通過開展相關講座或者到校外進行學習,讓教師對創客教育有更直觀的認識,了解創客教育的核心、架構和實施方式。從而將其更好的應用到教學課堂中。此外,作為超級創客身份的教師,在創客背景下,其知識儲備量要更大,涉及面要更廣,要想真正培育出具備創新思維的學生,教師培訓這個環節必不可少。
6小結
作為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的計算機基礎課,依托信息技術的環境和學習,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創新思維上更應走在其他學科之前,計算機教師應積極轉變角色和觀念,更新教學方法和教學設計,將傳統的只教授學生基礎知識的觀念改變為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創新能力上來。通過創設空間,引導學生進行多學科融合,推動創新型課堂的建設、創新型學生的培養。
參考文獻:
[1]GregT.Themakermovementconquerstheclassroom[OL].thejournal.com/articles/2014/04/30/the-maker-movement-conquers-the-classroom.aspx.
[2]搜狐教育.創客教育:當“創客”精神遇到教育[OL].<learning.sohu.com/20150227/n409207508.shtml>
[3]楊現民,李冀紅.創客教育的價值潛能及其爭議[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5(2).
[4]鄭燕林,李盧一.技術支持的基于創造的學習——美國中小學創客教育的內涵、特征與實施路徑[J].開放教育研究,2014(6).
作者:謝銘瑤 單位:湖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計算機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