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計算機基礎教育中誘思探究的運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經過多年的實踐,我們已經感受到,在傳統的教授式的教學課堂上,教師幾乎占去了所有時間,很多學生并沒有真正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出現本末倒置的局面。
預計突破的難題
1挑戰傳統
挑戰傳統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16世紀以前,人們一直都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陽繞著地球轉,星星是鑲在天上的釘子。直到16世紀哥白尼推翻了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陽繞著地球轉,星星是鑲在天上的釘子,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星星也不是鑲在天上的釘子。這些在當今家喻戶曉的常識,在當時被認為是可怕的想法,哥白尼在提出這些理論時,當時不僅沒有受到獎勵,而是受到了嚴厲的懲罰。即便如此,公理還是漸漸的證實,不可阻擋的被人人接受。我們應該在必要的時候勇敢地挑戰傳統,就算要排除萬難也絕不退縮。萬事開頭難,我相信新的理念能夠被大家認可。
2改變評價機制
在西部,從小學到大學,學?;旧鲜且詫W生的考試分數來評價一個學生的一切。以分數評價學生,在中小學都已經受到了廣泛的質疑。但是,以高考成績的高低擇優錄取卻體現出了它無可替代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因此,以分數評價中小學學生雖然不合理,但還是被大家默許了。大學原本是培養各種應用型人才的殿堂,而計算機基礎教育的目的是使學生掌握使用計算機處理各種信息的技能。如果計算機基礎考試還是延續中小學的做法,考試內容仍然死扣課本,一切題目都有標準答案,哪里還有創新?如何談得上培養應用型人才?如果計算機基礎的平時作業,讓學生做章節設計;到期末考試,給學生幾個主題后,讓學生自由發揮,做出一個作品,由老師和學生一起評價,是否會更好?
應用“誘思探究”教學論的預期效果
前面分析了傳統的講授法滿堂灌式的教學模式并不適合用在計算機基礎教育的課堂上,也簡單的介紹了誘思探究教學理念的核心思想。通俗說,誘思探究教學理念就是主張教師把一節課分割成若干連續的有梯度的小塊,然后引導學生步步深入,讓學生獨自或者以組為單位在教師的誘導、指導下自主探究,自己完成課堂的教學內容。傳統的教學模式是教師把一節課的任務全部演示完,學生能理解多少就理解多少,學生很少參與課堂任務。學生的主體地位根本沒有得到體現。應用本理念有以下三方面預期效果。
1教與學
顛覆傳統教育模式,教師把大量的時間交給學生,并按自己預先設計好的思路一步步開展教學。學生在教師的誘導、引導、指導下親自完成課堂任務。
2評價
(1)課堂評價。在課堂上,教師注意觀察完成任務又快又好的那部分同學,向全班展示他們的作品。學生在欣賞他人的作品時,找到自己的不足之處。長時間采用這種教學模式,學生可以在評價同學的作品時揚長避短,實現共同提高。(2)期末評價。傳統的期末評價都是標準化試題,學生死記書本上的條條框框、角角落落,然后根據記憶毫無改變、毫無創新的寫上答案。預期的期末評價應該以體現學生的綜合能力為出發點,教師應該提供一些主題,讓學生制作一些電子板報、個性網站、或者動畫等等。
3師生的變化
其實我們都已經意識到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并不再適合大學教育。大學課堂上學生睡倒一大片早已不是什么稀罕事,許多教師面對這樣的課堂時,仍然無可奈何站在講臺上給學生唱著催眠曲。傳統的教學模式讓教師和學生都處在一種無奈的境地。采用新理念、新模式后,師生必然都積極思維,共同投入到課堂中來。
結語
還是那句話,挑戰傳統從來都不是容易的事情。但是我還是要勇敢的設想,畢竟我們看到了傳統教學模式弊端。教育是百年大計,作為老師,我們不能誤人子弟、坐視不理。新理念是否能實現預期的目標,有待課題完成時求證。我相信新的教學理念會有燦爛的明天。(本文作者:郭玉坤、王忠紅 單位:河西學院、張掖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