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研討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目前,高等職業學院在計算機基礎課程的考試工作中存在不少需要改進的問題,考評方法相對老舊:大多只單純的采用筆試或機試,不能綜合考評出學生的學習成果。并且不論是哪種考評方式,試題基本都是前幾年試題的改版,無法體現技術的發展變革。考試的不嚴格或質量不高,使很多期末拿高分的同學,也未必能通過相關等級考試,造成了明顯的理論脫離實際。
改進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方法
1實施分層教學,因材施教
計算機基礎課程所面對的學生水平參差不齊,有的學生在初高中階段已經系統的學習過相關的知識,具備很好的操作水平;有的學生只會基本的操作,如開關機等;有的學生根本沒有接觸過計算機,沒有任何的操作經驗。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按照統一的標準進行教學或實訓,將造成部分學生沒興趣,不想做;部分學生聽不懂,無法發,不能達到理想的教學目標。故而,需要根據學生計算機水平的不同,因材施教,實施分級教學,使得基礎好的學生有事做,基礎不好的學生能夠做。具體的作法是,先對授課學生進行基礎測評,掌握學生的基礎程度;再將授課內容及操作內容分為易、中、難;最后對應學情和課情布置不同的完成梯度,在都完成簡單題的基礎上,重點照顧基本不好的學生完成中等難度的題目,同時以分數鼓勵學生完成有難度的題目。
2以不同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安排合理的授課內容
計算機基礎課程作為全院的必修課,開設在各個不同專業,而各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是不盡相同的,故而課程不應內容一致,要求一致,應該按照所學專業,合理安排課程內容,更好的為其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服務。例如,對于財會、經管專業的學生,需要具備一定的數據處理能力,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增加EXCEL、ACCESS等內容的課時量;對于文秘、辦公自動化專業的學生,需要具備較強的文字處理和排版能力,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增加WORD排版、打字練習以及PPT制作的課時量;對于電氣等工科專業的學生,需要具備制圖、程序設計能力,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增加CAD、VB等方面的課時量。這樣安排課程內容,使得學生能夠將計算機技術運用到自己的專業中,更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3精講多練,以練為主,加強能力培養
作為一門操作性強的基礎性課程,為了培養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和實際動手能力,需要精講多練,側重練習。以往是講課程分為理論課和上機課,比例為1:1,學生在理論課上不愿聽,上機課用到理論知識需要重新講,影響了授課效率。目前,講課程整體搬到一體化教師,邊講邊練,從練中講,提高了學生學習的專注度。另外,加強實踐教學,從實際問題的解決講到相關的理論知識,既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又使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得到加強。
4改革并建立完善的考試制度
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的考試應側重在能力的考核,計算機操作水平對后續課程的影響,所以需要改革并且建立完善的考試制度。以往多采用筆試與上機相結合的考試模式,無法突出能力考核,應該著重考核計算機知識的實際應用,如Word圖文混排,Excel制表和PowerPoint演示等。加強平時考核,做到每練有記錄,每練有分數,隨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同時可以采取以證代考,以國家或省級的計算機等級考試成績代替期末考試成績。
綜上所述,目前高職院校的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還存在著許多問題,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作為一名從事該領域的教師要注意抓住其精髓,突出其特點,努力改進教學方法,增強學生所學知識的實用性,讓學生成為有較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本文作者:郭芊羽、郭彥婷 單位:廊坊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