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醫學院校計算機基礎教學面臨的挑戰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互聯網+”這種發展的新形態互聯網時代的來臨,其與社會各個領域都有較為深入的結合,其和醫學院校的計算機基礎教學聯系緊密,正是由于我國互聯網的高速發展,醫學院校的計算機課程將會有著重大改變,主要是從傳統的計算機教學到新型的“互聯網+”教學,其中有很多需要面臨的問題和挑戰。[1]本文對當前醫學院校的計算機基礎教學出現的挑戰進行闡述,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有效的對策。
【關鍵詞】計算機基礎教學醫學院校教學現狀
一、我國醫學院校計算機基礎教學的現狀及所面臨的挑戰
首先是我國醫學院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的構成,我國大多數醫學高校是以《大學計算機基礎》和《醫學多媒體實用技術教程》這兩種教材來進行教學的,其中《大學計算機基礎》主要是針對計算機二級考試的知識來編排的,該教材對學生的計算機基礎有一個較為深入的認識,主要涉及Windows系統的Office辦公系統和其他網絡應用的一些基礎操作和應用。《醫學多媒體實用技術教程》主要是講述計算機在醫學圖像上的應用,涉及現代醫學設備操作和數據檢索與管理等方面的內容,而這門課主要是以《大學計算機基礎》為基礎。對于大多數醫學院校的學生來說,培養他們的計算機思維尤為重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除了要幫助學生理解計算機原理,更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計算機思維。我國醫學院校的計算機基礎教學主要面臨的挑戰是,隨著高校對學生的計算機基礎理論知識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很多學生面臨的壓力也是巨大的,且除了計算機基礎知識,學生還要能夠熟練掌握一些寫程序的方法,熟練運用寫程序用的基礎軟件。但由于大多數學生本身對計算機軟件的學習并不重視,在面對編程序時,更是很難集中注意力認真學習,根本無法提起興趣來學習。很多醫學高校更是認為計算機基礎教學課程是可有可惡,這就讓醫學院校的計算機基礎教學陷入了一種尷尬的境地,學生對計算機的一些原理還是似懂非懂,更不必說培養學生的計算機思維了。
二、醫學院校在面臨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挑戰時的相關對策
1、利用“互聯網+”戰略所帶來的機遇,高效進行技算機基礎教學。“互聯網+”在2015年就已提出,主要是一種基于創新2.0的新形態互聯網發展形勢,曾提出,要重視互聯網與社會各個行業的深入融合,科學合理地利用信息技術,創造新型的發展形態。由于“互聯網+”強調計算機技術與各個行業的融合共同發展,這一點在一定程度上會讓學生對計算機基礎教學產生興趣,學生對自己的未來有一定的安排的話,會明白學習計算機基礎知識的重要性,畢竟互聯網的應用十分廣泛,涉及到社會的各個領域。如此,教師可以利用這一點,在課堂教學中多多提及所講內容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讓學生將所學的計算機理論知識和生活中的實際應用聯系起來,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又潛移默化地培養了學生的計算機思維。
2、一改傳統的教學模式,重視“線上線下”共同教學。傳統的計算機基礎教學是在機房進行課堂教學的,這一教學形式過于單一,為了豐富教學形式和內容,可以采取“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教學模式。由于當前高校對學生的計算機教學還不夠重視,在排課方面最能體現,很多班級一周的計算機課程只有一節,交由學生的學習任務也只有那一節課的時間完成,正是因為如此,為了增加學生學習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時間,可以安排線上教學,要求學生進行網絡課程的學習,要完成一定的學習任務,網絡課程的內容形式除了視頻還可以安排一些游戲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2]線下方面除了課堂教學還可以安排學生進行課外活動,主要是一些創新競賽、計算機知識競賽之類的活動,鍛煉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計算機思維能力,課外活動可以針對一些學習較好的學生進行知識的深入運用,滿足一些學生的課外活動要求。
結語:
“互聯網+”時代下的醫學院校計算機基礎教學面臨著一些挑戰主要是學生對計算機基礎知識和編程知識的學習興趣不濃厚,在解決這些問題的同時,可以對課程的教學形式進行創新,改變傳統的計算機教學模式,開始“線上線下”的教學形式,重視由“互聯網+”戰略所強調的信息技術與社會各個領域的融合,將課堂中所學的計算機理論知識聯系生活實際進行充分合理的應用。事實上,“互聯網+”在教學中的應用本就是教學研究的重點,除了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在一方面提升學生的計算機思維。
參考文獻
[1]尚紅.互聯網+時代下的高校計算機基礎教學研究[J].電子制作,2016(4):62-63.
作者:劉磊 單位:甘肅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