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被需值教育下的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實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被需值教育是個人的被需求程度。個人被需值包括他的社會價值、服務價值和市場價值等。對于泉州輕工職業學院來說,被需值教育理念指導的計算機基礎教學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培養了學生各方面的綜合能力?!队嬎銠C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可參照被需值教育理念,分析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中存在的不足,采用基于案例的教學內容,基于層次化和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實現對傳統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改革,以提高學生的實踐和創新能力,從而培養學生成為高被需值人才。
[關鍵詞]被需值;計算機基礎;層次化;合作學習
一、被需值概述
人的一切活動,都存在一個為什么做和怎樣去做的問題,這便是活動的目的和方式。目的和方式的根據都來自人的需要,人的需要是一切活動的動力。人的社會價值,是由他滿足社會需要的程度來決定的。一個人在社會中生存,就必須意識到他賴以生存的社會的需要,要和這種社會需要打交道,必定會影響到他的行為。一個人的價值滿足社會需要,他的個人價值就大,反之就小。人的自我價值,則取決于他的行為滿足自我需要的程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需要,都在這種需要的支配下確定目標,開始一定的行動,這都是人所共知的事實。人的價值是通過創造活動來滿足自我需要和社會需要來體現的,即他對社會和工作的貢獻大,個人價值就越大,越覺得自己活得有價值。反之,他對社會和工作的貢獻小,個人價值就越小,越覺得自己多余。被需值教育理念最早是由泉州輕工職業學院執行董事王樹生博士提出的。王樹生博士認為,在市場經濟時代,個人價值體現在他的被需求程度。個人被需值包括他的社會價值、服務價值和市場價值等,要努力做到有責任、有本事、有情義,當一個被需要、受歡迎的人。學院培養出的人才,不僅要懂技術,還要懂藝術、懂生活,是具有高被需值的人才。從經濟學角度看,被需值是市場潛力。在市場經濟制度下,任何東西都有價格。換而言之,每一個人在這個社會里,都是某種形式的商品,都需要花時間去經營自己的品牌,只有這樣才能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為自己爭取到最好的價值,這樣自己的被需值自然而然就提升了。
二、被需值教育與計算機基礎課程
對于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育,改變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已經成為當前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也是一線計算機基礎教師必須面對而且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計算機教學要求真務實,扎實地從基本功教起,一步一個腳印。提升被需值,要從提升個人的影響力做起,而打造影響力,首先要具備專業性,必須先在自己專業基礎方面努力,有了堅強的專業技術,才能讓別人對你的決策與判斷產生信任感和依賴感。計算機課程本身操作性比較強,需要教師巧妙設計實踐教學環節,精心設計實踐案例,真正提升學生計算機技術的綜合應用能力。因此,計算機基礎課的教學不僅是讓學生學習知識和技能,更為關鍵的是提升學生的被需值。在計算機課程教學中,需更加注重將計算機理論知識應用在實際生活中,解決實際問題,適應步入社會后工作的需要,培養學生成為高被需值的人才。
三、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課程存在的問題與分析
當前,高職院校計算機課程教學中突出存在以下幾個問題:1.學生基礎水平參差不齊,因受教育、家庭經濟條件等影響所掌握的計算機能力存在很大差異。2.教學內容以單一案例為主,教學資源匱乏,不能滿足所有學生的需要。3.教學模式過于傳統,課堂面授+上機實踐模式,教師講的多,學生練的少,課堂容量有限,課堂教學無法延伸到課外。4.學生缺乏團隊合作精神。傳統的計算機基礎教學,只注重學生個人能力的培養,忽略了學生整體的團隊合作能力、溝通能力和組織管理能力。針對這些問題,學校結合被需值教育理念,以培養學生成為高被需值人才為目標,對計算機課程進行改革,結合信息化教學,以層次化案例、小組合作學習等形式,著重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解決計算機基礎課程面臨的問題和困境。四、計算機基礎課程建設1.培養目標計算機基礎是高職院校所有專業學生必修的一門職業素養基礎課,在培養學生的計算機技能和信息素養方面,起著基礎性和先導性的關鍵作用,是為培養學生成為技能應用型人才而服務的一門操作課。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熟悉計算機系統、網絡的操作和相關理論知識,能夠熟練操作office辦公軟件等職業通用能力,具備較強的文字處理、表格處理、演示文稿制作等能力,能得心應手地應用辦公軟件處理復雜的辦公業務,適應未來社會各方面管理工作的需要;培養學生的操作動手能力、自主學習探索新軟件的能力;培養學生創業精神、敬業精神和職業精神;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分析、處理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相互協作解決問題的意識,并為其后職業生涯的發展和終身學習奠定基礎。計算機基礎課程是一門應用性較強的課程,教學過程特別注重學生的動手操作和舉一反三。2.教學改革與創新(1)合作學習。合作學習利用小組學習的方式,讓學生很好地合作,最大程度地發揮他們自己及小組成員的學習能力。同時,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學會溝通和交流,學會與同學友好相處,這正是被需值教育理念的培養目標,即培育“會學習、會交往、會生活、會工作”的靈性高素養專業人才,培養學生做一個友愛的人,被別人需要的不自私的人。計算機課程教學中采用合作學習的教學組織形式,既能夠均衡學生的學習情況,又能夠促進學生之間和師生之間的交流。小組是合作學習的基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完成學習任務,小組成員要包含不同水平的學生,這樣,小組內有些學生計算機操作能力較強,有些學生計算機操作能力較弱,學生互相取長補短,共同進步。(2)以生為本,層次化設計案例。計算機課程教學中,普遍存在計算機基礎水平參次不齊的問題,這個問題給教學帶來了困難,在實踐教學過程中表現得更為突出。學生對計算機的操作技能熟悉度不同,差距較大。水平較低的學生對于最基本的計算機應用都需要從零學起,而水平較高的學生如果提供的教學案例過于簡單直接,學生便會缺乏學習興趣。在計算機課程實踐教學中,同一個案例,操作水平低的學生會有一定難度,需要一節課或更多的時間進行操作,而操作水平高的學生則能快速完成。因此,必須根據學生的水平設計教學案例和實踐案例。在實踐教學中,教師在設計教學案例時,可以分為基本案例和高階案例。(3)案例設計與專業相聯系,增強案例的實用性。大學計算機基礎課是向所有專業學生開設的課程,各個專業對于計算機應用能力有著不同的需求,教師在案例的設計制作過程中,必須將上機案例與學生的專業相聯系,上機案例也根據專業不同有不同的要求。如財務管理或會計專業學生,則可以在Excel軟件上機操作中加入財務函數計算、財務統計等方面的內容,并根據專業特點適當增加上機案例的難度,提升Excel應用軟件的能力。而室內設計專業的學生,可在word圖文混排上機案例的設計制作上增加自主設計環節,上機案例的內容與專業適當結合,增加學生操作的興趣。通過與專業相聯系的案例操作,加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為后續專業學習中應用計算機知識打下基礎。上機案例要與真實工作任務相聯系,與學生的實際學習和生活相聯系,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在實踐中創新,體現學生的自我價值。(4)應用信息化教學。微課是使用多媒體制作技術對一次課或一個知識點等有針對性地講解一段5~8分鐘的視頻,最長不超過10分鐘。授課過程中結合微課的應用,將實踐課中學生常遇到的操作難點、操作重點錄制成微課,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結合微課進行上機案例的操作,提高學生操作效率,同時也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微課圖文并茂、動靜結合,更能吸引學生去觀看和學習,能夠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學生還可以在課外時間,根據自身知識的掌握情況,結合微課視頻完成課下練習或課前預習。基于被需值教育理念的計算機基礎教學在泉州輕工職業學院全面展開,在師生的努力配合下,課堂的教學效率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新、創意的能力也得以發揮。在被需值教學理念的影響下,計算機課程不斷改革創新,培養學生成為全面發展、適應市場需求的高素養專業人才,成為真正被需要、受歡迎的人。
參考文獻:
[1]王曉陽,王紫怡.論本科教育的目標與通識教育有價值[J].大學教育科學,2017,(02).
[2]李振汕,蔣萍.“案例教學法”在Photoshop教學中的應用[J].計算機教育,2009,(02).
[3]朱紅求.《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設計探討與實踐[J].現代計算機,2009,(01).
作者:周文英 單位:福建省泉州輕工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