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計算機輔助對翻譯生態系統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所謂破壞性創新即顛覆性創新,屬于一種商業理念。本文基于計算機輔助翻譯生態系統設計,詳細分析了破壞性創新的具體表現,即業余翻譯者、計算機輔助翻譯技術、及其翻譯技術、翻譯眾包等等。研究結果表明,翻譯領域的破壞性創新,極有可能突破翻譯服務產業既有形態,實現翻譯服務行業的長遠創新性發展。
關鍵詞:計算機;輔助翻譯;生態系統;破壞性創新
1引言
就ClaytonChristensen等對于破壞性創新的明確定義可知,翻譯生態系統中逐漸衍生了破壞性創新,特別是低階破壞性技術,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翻譯行業的健康生存與發展。具體來講,破壞性創新主要包含業余翻譯者、計算機輔助翻譯技術、機器翻譯技術、譯后編輯生產模式等技術與生產模式。這些技術與生產模式處于初級階段時,主要表征為低階性破壞,其中破壞性技術創新的產生是由于翻譯生產效率要求提高,單位價格下降,面向只能夠帶來最低利潤的客戶提供服務,使得翻譯生態系統遭受了巨大沖擊[1]。
2翻譯與破壞性創新的關系
破壞性創新即基于科學技術創新改變既有產品或者服務,獨具價格低的特性,面向特殊目標消費群體,破壞了市場預期,改變了消費方式。近年來,翻譯服務行業衍生了大量新型技術與生產模式,即計算機輔助翻譯技術、機器翻譯技術等,符合破壞性創新定義,這些創新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翻譯生態系統。而正確認知評判翻譯技術的破壞性創新,并充分考察其影響,不僅與翻譯教育規劃與社會密切關聯,還直接影響著翻譯從業人員的職業生涯規劃與發展。目前,我國語言服務/翻譯行業對于破壞性創新的重視依舊有待加強。有研究表明破壞性創新技術特性即技術缺乏較強專有性,技術機會較多,此體制性特征導致顛覆機會更大,顛覆程度也更大。而當前既有翻譯教育機構對于破壞性創新缺乏充分認識,極易引發經營難題[2]。
3計算機輔助翻譯生態系統設計
3.1系統總結構
就翻譯服務而言,設計計算機輔助翻譯生態系統,可支持在線B/S工作模式,可防止不同翻譯人員回收庫的時候發生冗余現象,可減少反復勞動。系統基于自動翻譯結果,通過機器翻譯解碼器中間結果、記憶庫、詞典等相關信息,進行機器自動翻譯結果優化與完善,同時為人工編輯修改結果提供多元化交互模式,如此便可實現機器翻譯與人工翻譯的有機結合,優化用戶體驗,同時還可保障翻譯效率與整體質量。系統總結構[3]具體如圖1所示。輸入輸出功能模塊向系統翻譯模塊傳輸原文,然后基于翻譯模塊輸出結果;語料庫模塊以數據庫形式為載體存在,通過語篇級、語句級、語塊級,實現相平衡的雙語平行語料庫,庫中數據與翻譯模塊之間彼此實現數據銜接;翻譯模塊基于輸入輸出模塊接受原文,在翻譯處理過程中,結合式分割所需翻譯的漢語語句、語塊,同時基于最大逆向匹配法與語料庫模塊相匹配,其中句式主要通過誘導詞實現匹配,以提供最為適配的譯文語句[4]。計算機輔助翻譯生態系統具體翻譯流程,即通過機器翻譯面向源語言文檔,自動化翻譯并生成中間結果數據;通過機器翻譯解碼中間結果,與記憶庫、詞典等信息共同作用,生成輔助翻譯信息;人工基于輔助翻譯信息,以輔助翻譯調整方式,修正自動翻譯結果,從而生成目標語言文檔。
3.2翻譯策略設計
就計算機輔助翻譯生態系統設計而言,翻譯策略面向翻譯用戶實際需要,通過系統人機界面,以翻譯語料庫為載體輸出翻譯結果,幫助用戶完成翻譯任務。翻譯策略結構[5]具體如圖2所示。在計算機輔助翻譯系統設計時,翻譯策略語料庫可支持大量雙語原文語句輔助性平衡對齊,支持各種文件格式轉換與字數統計分析,具備功能健全的語料對齊設備;具有搜索功能,可在翻譯記憶庫中面向詞句查詢并提供翻譯建議;具備句段篩選功能,可就原文與譯文篩選所需句段;支持翻譯管理功能,便于翻譯人員實現多文件同時管理,管理人員可通過管理端分配文件,查看翻譯進程,導出翻譯結果。
4翻譯生態性的破壞性創新分析
4.1業余翻譯者增多
語言教學的快速穩定發展,導致雙語與多語翻譯者持續增加。在我國越來越的學生可以接受高等教育,并由此獲得了高層次外語技能訓練,逐步發展成了雙語使用者,其中大量非語言專業學生在畢業后也會選擇從事專業翻譯工作。就整體形勢而言,缺少統一嚴格的準入標準,很多沒有經過翻譯專業訓練的學生畢業后進入翻譯行業,使得我國翻譯服務行業整體水平明顯降低,且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翻譯服務價格下降。就高素質翻譯人員緊缺的現象,高校專門設置了本科與研究生層次的翻譯專業,但是所培養的畢業生就業擇業時,受勞動強度與薪酬標準等要素影響,極少選擇語言服務行業,這樣一來,不僅導致社會嚴重缺乏高水平、高素質翻譯人才,還引發了翻譯碩士等高等教育專業畢業生很少投入翻譯服務行業的怪象,從而直接影響了高校翻譯教育的穩定長遠發展[6]。
4.2翻譯眾包模式
翻譯眾包模式是基于高速互聯網衍生的新型翻譯服務形態,但是翻譯界對于其評價褒貶不一。目前部分研究表明大多數職業翻譯人員對翻譯眾包模式一直保留反對意見。其中Flanagan明確指出,眾包并非勞動力免費,但是極有可能代表著所需支付費用比職業翻譯人員較少。而且就可為自身或者他人帶來一定利益的項目而言,一旦有機構選擇翻譯眾包模式,利用低價甚至免費翻譯人員,便會引發一系列翻譯服務倫理性問題,因為翻譯服務所產生的經濟效益與低價、免費利用專業翻譯人員存在嚴重的矛盾性。除此之外,翻譯眾包模式還面臨著質量管理失控的不良現象。其中最為典型的翻譯眾包于短期內招聘許多自由翻譯人員或者業務雙語翻譯人員參與翻譯活動,其水平與態度存在明顯差異。基于翻譯眾包模式雖然能短時間完成翻譯任務,但是根本無法保障翻譯質量。
4.3計算機輔助翻譯技術
計算機輔助翻譯技術實現了從專業領域向通用領域的轉移。在不斷推廣發展過程中,計算機輔助翻譯技術逐步構建了獨屬壁壘,即可熟練應用此技術的翻譯人員,效率可顯著提升,更易于與他人組建隊伍,更易于接受外包翻譯工作,但是不會此技術的翻譯人員極易被排斥。大多數企業在外包翻譯工作時,會明確指出翻譯人員必須使用規定軟件,以此不會使用特定計算機輔助翻譯軟件的人員便不會被考慮聘用。而且部分客戶在購置翻譯服務時,同樣會明確指出翻譯服務提供人員利用計算機輔助翻譯軟件,或以特定格式整合翻譯結果。不僅如此,計算機輔助翻譯還會造成價格與產出質量降低。而基于互聯網的翻譯平臺是當下計算機輔助翻譯發展的主要趨勢,其部署便捷,價格成本低,這種破壞性創新更加凸顯[7]。
4.4機器翻譯技術
機器翻譯技術所生成的翻譯文檔,在語序與選詞方面依舊存在各式各樣的問題,然而可讀性卻相對較高。在谷歌與百度等各家企業逐步推行在線機器翻譯引擎之后,翻譯文檔的語序在某種程度上實現了相近于人工語言的水平,并且在初步翻譯參考文獻資料以篩選關鍵性信息,翻譯引擎界面,日常口譯等方面,呈現出了一種可取代初級翻譯人員的趨勢。盡管機器翻譯尚未直接阻礙口筆譯核心工作,但在機器翻譯逐步完善成熟形勢下,其逐漸呈現為所謂的破壞性創新,具備可直接顛覆翻譯生態系統的潛力。
4.5譯后編輯生產模式
譯后編輯即人工修正機器翻譯生成翻譯文檔,以滿足翻譯質量要求。譯后編輯主要包括簡略譯后編輯與全面譯后編輯,在實際落實時,譯后編輯人員應提前與客戶達成一致,遵守合理質量標準。其中,簡略譯后編輯即最小程度地干預機器翻譯生成文檔,摒除比較明顯的錯誤,以獲取相對通順流暢的翻譯文檔,以助于客戶了解文檔大概內容;全面譯后編輯即譯后編輯人員全方位深層修正機器翻譯文檔,以促使其達到人工翻譯質量標準。谷歌推行的譯者工具包可默認通過機器翻譯預處理文檔,其標志著大規模使用機器翻譯完成譯后編輯工作的生產模式面世。就目前現狀可見,譯后編輯生產模式與機器翻譯技術發展密切關聯,即優質機器翻譯引擎可帶來良好譯后編輯體驗[8]。
5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基于計算機輔助翻譯技術設計了翻譯生態系統,其操作性與實踐性較強,且能有效保證翻譯效率與質量,實現不同語言文化的深入交流溝通。而翻譯生態系統所呈現的破壞性創新包含兩個層面,即技術與生產模式。所謂破壞性創新不僅會促使翻譯市場格局發生轉變,還會提高市場對于翻譯人員總能的要求。就翻譯教育機構、學習者而言,都應全面做到高度關注創新發展,根據具體形勢,適度調整應對策略。其中翻譯教育機構則應根據破壞性創新現狀,調整教學內容與教育模式,以最大程度適應市場與企業的人才要求;學習者則應就自身需要,注重提高譯后編輯水平與能力,健全職業規劃。
參考文獻:
[1]滿德亮,皮強,莫愛屏.譯者工作臺的生態系統——以職業為導向的翻譯技術教學模式[J].外語電化教學,2018(6):78-83.
[2]汪輝,徐蘊雪,盧思琪,等.恢復力、彈性或韌性?——社會—生態系統及其相關研究領域中“Resilience”一詞翻譯之辨析[J].國際城市規劃,2017,32(4):29-39.
[3]姜秋霞,權曉輝.翻譯在社會系統中的文化生態位研究[J].中國外語,2015,12(5):100-105.
[4]王雪明.多元系統論的制衡機制:一個生態翻譯學的視角[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29(2):30-33,45.
[5]錢春花.基于譯者認知的翻譯生態系統構成要素實證研究[J].外語教學,2012(2):98-101.
[6]王朝暉,余軍.計算機輔助典籍英譯生態系統的構建[C].//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十一次全國學術研討會暨2014英漢語比較與翻譯研究國際研討會論文集,2014:140.
[7]徐彬,楊珍.翻譯生態系統中的破壞性創新[J].山東外語教學,2019,40(6):123-130.
[8]馬麗娜.生態翻譯學視角下外宣漢英翻譯研究——以《中國文化讀本》為例[D].內蒙古:內蒙古大學,2018.
作者:張蕾 單位:西安航空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