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計算機病毒及預防的現實意義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這個網絡信息爆炸的時代,信息技術迅猛發展,隨之而來的便是是網絡病的快速傳播。病毒的出現不僅對人類的生活造成很大干擾,而且使計算機系統發展的道路,以及隱私安全方面都造成了很大的威脅。因此,加強計算機的防護系統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要著眼當下計算機發展趨勢,以及隨之而來的病毒威脅,研究其特征、類型,對其加以分析并且提高預防,使計算機的發展道路更加平坦安全。
關鍵詞:計算機;防范;病毒;發展
得益于信息全球化的趨勢,當代的信息技術發展迅猛,極大的促進了資源空間的共享。在共享資源過程,計算機病毒所帶來的安全問題卻越來越突出。因此,針對計算機病毒分析并且提高安全防護的緊迫性進一步凸顯。
1計算機病毒的含義、類型
計算機病毒再計算機中加入的惡意的能夠破壞信息以及電腦技能的程序,能影響計算機使用性能,降低使用效率的一系列代碼。計算機病毒具有傳播性快、隱蔽性強、感染性強、潛伏時間不定、可激發性、表現性或破壞性等突出特點,可對電腦硬盤數據進行惡意破壞,導致其無法正常使用。如早些年出現的熊貓燒香病毒,CIH病毒等。常見的計算機病毒類型有許多,其中包括包括引導區病毒,文件型病毒,扇區病毒以及木馬等程序。
2常見的計算機病毒傳染方式以及特征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趨于多想話,病毒的類型衍生也越來越多,傳播的途徑也越來越隱蔽,造成當今網絡病毒的防范手段越來越復雜,以及對信息造成的損害也更大。在前些年,病毒使通過u盤、光盤、軟盤、硬盤等移動存儲進行傳播,這種傳播的效率不是很高。目前的病毒主要是通過網絡傳播,在上網時被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捆綁至電腦,有極強的隱蔽性。當前存在的病毒絕大多數都使通過互聯網進行傳播的。之所以病毒區別于其他正常程序,是因為除了一般普通的程序重所具有的存儲信息的正常特征以外,還具有四個基本特性。(1)隱蔽性。病毒均可能藏在電腦硬盤不同扇區不同位置,而且出現具有隨機性,普通用戶很難察覺一個文件是否含有病毒。(2)感染性強。作為計算機病毒最常見的屬性,寄生性傳染使判別計算機惡意程序區別其他程序的基本特征。(3)潛伏時間不定。病毒可能隨時會在計算機中發生作用,也可能等待盜取有用的信息之后才破壞信息文件。(4)破壞性大。病毒能一般受到其作者能力及其目的性的制約。可能只是簡單盜取資料,也可能使破壞整個計算機的文件,導致重要的文件無法使用。這也是病毒帶來的最大的危害。(5)可觸發性特征。計算機病毒為了防止被用戶清除,可以自己隱藏進某些文件,不被用戶輕易發現,減少不必要的作用,待到特定時間才發揮作用。但是如果病毒抑制潛伏,就無法發揮其感染性功能。只有具備相應的可觸發性,才能保持殺傷力,進行破壞文件盜取目標文件的目的。
3采取有效措施應對以及防護病毒
3.1主動采取預防措施
由于病毒的啟動機制基本都是固定的,都是在開機時就隨即運行至隨即存儲里,占用計算機的內存,同時導致計算機運行變慢。針對此情況,在啟動計算機時候避免插入u盤、光盤等存儲介質,防止病毒由此進行傳播。此外,還要注重平時使用習慣,利用存儲介質對計算機硬盤進行有效保護,對文件備份等操作。
3.2充分利用沙盒軟件
對于網上下載的文件,可能無法預測文件是否含有病毒,可以先在沙盒軟件中運行該軟件,就算有病毒也對自己點計算機沒有影響,重置下沙盒軟件即可。這樣既可以成功的運行目標軟件,也能有效防范病毒再計算機中傳播。
3.3加強信息人員網絡素養以及職業道德修養
加強網絡安全防護,不僅要加強信息端技術安全管理,加強IT人員的道德修養也同樣重要,是從病毒的起始源預防之策。只要信息技術人員擁有一定的職業道德與素養,就會自覺維護網絡安全。
3.4有關部門應該健全相關法律
現在的網絡,如同法外之地一般,網絡犯罪、侵犯隱私、信息安全問題時刻都有發生。有關部門要充分重視網絡安全問題,建立健全法律法規政策,有了完善的法律作為支撐,才能有效的防止不法分子做出逾矩之事,并且在網絡上收斂自我。同時要加強對不法人員的懲罰力度。
3.5加強網絡空間國際合作
隨著經濟、信息全球化以及信息技術迅猛發展,跨國病毒隨之萌生。全球各國家也應該加強國際網絡空間合作,攜手共建“網絡命運共同體”,共同創立網絡安全體系,加強網絡安全管理,才能促進計算機技術發展邁向更加平穩的方向。治理好網絡空間,加大對網絡違法人員打擊力度,使計算機技術真正的造福人類而不是造福于不法分子。
4結束語
計算機的迅猛發展的確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很大的幫助,但是隨之而來的病毒威脅不容小覷,其危害在當今技術發達的時代仍然可見一斑。在利用計算機的簡便性的同時,還要注意計算機維護與安全,有效預防病毒威脅,學習安全防護知識,減少病毒攻擊,使計算機不斷發揮其造福人類作用。同時計算機領域安全管理問題也十分重要,應該加大力度進行治理。同時,每個人也都該擔起維護網絡安全的責任,共同營造一個良好的網絡空間。
參考文獻
[1]成昱昊.淺析計算機病毒及預防的現實意義[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3(21):150-151.
[2]梅珊.基于復雜agent網絡的病毒傳播建模和仿真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0.
[3]馬宗亞,張會彥,安二紅.計算機安全與計算機病毒的預防分析研究[J].煤炭技術,2013,32(5):180-181.
[4]李廈.談圖書館計算機系統中的病毒及其預防[J].現代情報,2004,24(7):122-122.
[5]邢永剛,劉蕓,晉永.計算機病毒對C4I系統的攻擊和預防[J].微機發展,2004,14(12):70-72.
[6]鄒磊,鄭小訊.論計算機病毒與防治的現實意義[J].科學之友,2010(33):149-150.
作者:孫昌輝 劉理佳 詹晨 單位:沈陽理工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