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現狀成因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社會競爭的日趨激烈,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也逐漸顯露,這對大學生的健康發展來說是非常不利的。如何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切實提高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眾多高校需要面臨的一項重要工作任務。由此可見,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現狀成因分析及對策進行詳細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通過概述大學生心理健康現狀,分析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成因,并結合這些成因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以供人們參考。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健康;現狀;成因;分析;對策
前言
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但從目前來看,大學生并不具備較強的心理素質,這就需要高校必須重視大學生的心理素質教育,為社會提供更多高素質人才。所以,詳細研究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現狀成因分析及對策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夠切實提高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從而促進大學生的健康發展。
1.大學生心理健康現狀
大學生作為我國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應當積極向上、思想活躍、奮發成才、追求進步、渴求知識。但從目前來看,大學生并不具備較強的心理素質,他們在心理上存在很多問題,例如,恐懼、焦慮、神經衰弱、強迫以及抑郁等。隨著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正處青春期的大學生由于需要面臨求職就業、理想、專業學習以及人生等一系列重大現實問題,會產生越來越大的心理壓力,由此引起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從目前來看,由于心理健康問題而選擇輕生的大學生連年增多,這充分表明大學生心理承受能力很差,經不住社會競爭日趨激烈的沖擊。對于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來說,主要體現在以下五方面:第一,學習目的不明確,缺乏較強的自我控制能力。總是沉溺于玩游戲、看小說,致使產生一定的厭學心理;第二,人際關系適應不良。總是迷戀于虛擬世界,不愿與人面對面交往,致使產生一定的自我封閉心理;第三,情緒起伏大,變化無常。一旦遇到挫折,就會陷入深淵。一旦遇到幸事,就會立刻開心,久而久之就會產生一定的抑郁心理;第四,就業心理困惑。很多學生在擇業中過于急功近利,不想努力奮進,只想一步登天,致使產生一定的僥幸心理;第五,缺乏堅定的意志,一遇到困難就想著放棄。由此可見,大學生的心理素質令人堪憂,高校必須重視大學生的心理素質教育,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大學生的健康發展。
2.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成因
2.1社會環境的影響。一方面,社會競爭的壓力。從目前來看,社會競爭日趨激烈,大學生要想在如此激烈的社會競爭中立足,就必須不斷奮進,這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加劇大學生的壓力,讓大學生時而感到前途渺茫,時而產生巨大的失落感,久而久之就會出現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另一方面,信息矛盾引起的認知問題。在網絡時代下,各種信息良莠共存,尚處于青春期的大學生缺乏正確分辨信息的能力,使理論與現實產生矛盾沖突,久而久之就會產生各種心理健康問題。2.2校園環境的影響。步入大學之后,大學生需要具備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但從目前來看,很多大學生都缺乏這種能力,對集體生活還不能完全適應,進而產生一定的壓抑心理。除此之外,與中學相比較而言,大學的學習方法也發生了很大變化,適應能力不強的大學生會感到挫敗,進而產生一定的自卑心理。與此同時,大學生也會面臨各種復雜的人際關系,由于大學生們的地域不同,習慣不同,觀念不同,所以他們的在交往中必然會引發沖突,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大學生的焦慮心理。2.3家庭環境的影響。一方面,父母期望值過高的壓力,很多父母都期望子女越來越好,致使大學生的心理負擔加重;另一方面,經濟困難的壓力,有些大學生的家境并不好,他們會選擇勤工儉學來維持生活和學習,他們所承受的心理負擔明顯多于其他大學生,這不利于他們的健康發展。
3.高校應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
3.1開設系統的心理素質教育課程。開設系統的心理素質教育課程,是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徑。學生通過對心理素質教育課程的學習,不僅可以掌握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識,還可以樹立正確的心理健康意識,從而達到排除心理障礙、順利成才的目的。3.2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首先,高校應當充分利用校刊、學報、廣播來開展各種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以此來喚起大學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自覺要求;其次,高校應當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宣傳月(周)活動,以此來提高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意識;最后,高校還應當大力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將心理素質教育與社會實踐相融合,以此來提高大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3.3開展心理咨詢與輔導。要想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僅需要開設系統的心理素質教育課程,還需要開展心理咨詢與輔導。高校應當建立心理咨詢與輔導中心,通過開設咨詢網站、心理門診、咨詢信箱以及咨詢熱線電話等形式,為大學生提供一定的傾訴平臺,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幫助大學生排憂解難,讓大學生可以健康快樂的成長。
結語
總而言之,詳細研究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現狀成因分析及對策是尤為重要的,通過概述大學生心理健康現狀,分析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成因,社會環境的影響,校園環境的影響,家庭環境的影響。并結合這些成因采取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開設系統的心理素質教育課程,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開展心理咨詢與輔導,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咨詢工作隊伍的建設。只有這樣,才能切實提高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從而促進大學生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饒麗君.90后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探微[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四)[C].2009年.
[2]袁東.高心理健康水平教師的心理調整策略研究報告[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四)[C].2009年
作者:余鵬江 單位:重慶師范大學音樂學院